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模拟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探究

体育模拟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探究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有以下要求。准备部分的课堂常规要包括检查服装和安排见习生,这是体育教师对安全细节重视的体现。(二)情境真实,组织连贯1.情境真实模拟教学是对真实体育课堂的模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整个教学情境必须做到真实,应符合正常上课的要求。

体育模拟教学是教师通过肢体语言、讲解语言、动作示范和组织走位等,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模拟课堂教学的情景,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有以下要求。

(一)过程完整,重点突出

1.过程完整

根据体育课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活动组织、观察休息、保护帮助,把教学技能分为学习指导技能、内容编制技能、活动组织技能、负荷调控技能、保护帮助技能,这五项技能在教学中缺一不可,而模拟教学是真实课堂的模拟,因此,在模拟教学中,也要体现出教学技能的完整性。

同时,模拟教学是基于真实课堂教学的模拟,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完整的。准备部分的课堂常规要包括检查服装和安排见习生,这是体育教师对安全细节重视的体现。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能为基本部分服务。基本部分是课的主要部分,在模拟上课中要重点发力,要立足于学生的学,采用合适的学法指导,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结束部分要根据教师的特长,设计要做到新颖有趣,使课堂耐人回味,并给人启发。这也是模拟上课中内容编制技能的体现。

2.重点突出

模拟教学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因此时间分配要紧凑、合理,有的环节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教学重点、重视教学难点、凸显教学亮点。例如,在准备活动中,教师一个动作带一个八拍,那么其他重复动作的部分就可以一笔带过,从而节省了模拟教学的时间。教材的教学是重点,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步骤、学法指导、纠错、组织和评价等都要认真对待,做到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自身教师的优势,有侧重性地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巧妙地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充分体现出上课者娴熟的教学技能。

(二)情境真实,组织连贯

1.情境真实

模拟教学是对真实体育课堂的模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整个教学情境必须做到真实,应符合正常上课的要求。例如,合理的活动分组,科学的队伍调动,不可以空穴来风,要合理、合情、巧妙、恰当。

在模拟教学中,要做到实事求是。比如,在进行前滚翻的教学中,要说明垫子的长度和场地的长宽。只有这样才能决定分成多少小组,怎样合理地摆放垫子,做到实事求是,基于真实的场地器材设计来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使看课者感觉到上课者在课前已经花了心思进行了准备,才能够做到使预设更加贴近实际。

2.组织连贯

准备活动队形如何过渡到基本部分练习队形,在练习过程中如何进行队形变化,讲解和评价时的队形,结束部分的队形等,所有这些都要精心设计,力求做到衔接巧妙。例如,从四列横队变成四个圆形练习队形,可以采用这样的口令调动:“一三排向左转,二四排向右转,跑步走!到达了指定位置后,围成一个圈,两臂侧平举,拉开距离,开始练习。”

另外,如何用语言衔接各个环节的练习,使练习过渡自然且流畅,这个过程就需要合适的衔接过渡语。过渡语设计的关键是教学内容中交换处的关键点,或者意义关联,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引路搭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学得轻松、学有所获,这也是教师活动组织技能高低的体现。(www.xing528.com)

(三)示范准确,指导到位

1.动作示范准确

动作示范就是通过视觉观察,使学生对要学习的技术动作产生深刻的、感性的知觉认识,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运动表象及动作概念。模拟教学中的动作示范可分为分解示范、完整示范、正误对比示范、徒手示范和持器械示范等。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采取合理的示范形式来进行示范,争取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示范动作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动作正确、美观、示范面利于学生的观察学习是示范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2.学习指导到位

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学习指导包括对个人或小组的学习、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以及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模拟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简明的语言,使学生对动作的要领形成抽象的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使学生对动作形成感知并掌握技术动作。

例如,在教授学生前滚翻的动作时,教师告诉学生手臂支撑要用力,低头团身是重点,蹬地发力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等,但是,在教学中,要实地指导学生如何做到支撑有力?如何保持低头状态?蹬地发力如何体现?团身动作如何做到?所有这些在模拟教学中都要模拟出来,体现出教师的学习指导技能。

(四)帮保及时,负荷科学

1.保护帮助及时

保护帮助既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生命安全的保障。模拟教学过程尽管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如果在预设的教学练习过程中,遇到危险需要保护或者帮助的环节,此时教师的保护帮助技能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上课中教师应能够提前预判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点,能够运用技巧化解危机,转危为安。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动作特征、思维水平、心理发展等,结合技术特点、技能的形成、技术的运用等,采取适当的保护时机、合理的保护站位、正确的保护手法等都要模拟出来。

在教学中,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是首要的,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规避危险,这是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保障,其目的是避免学生受伤,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教师在模拟教学时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给学生做好安全提示,同时提示用语要明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保护学生的作用,不能只简单地说一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2.负荷调控科学

模拟教学中虽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可以从安排学生的练习次数、组数以及各环节的衔接等体现出教师的负荷调控技能水平。模拟上课时负荷调控技能中应包括以下内容:生理负荷、心理负荷。在负荷调控技能中,要注重合理性与科学性,在避免负荷过大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负荷的大小并及时做出调整;同时注意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做到区别对待。

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作为教师,要了解运动负荷心率参数,比如什么是大负荷、中负荷和小负荷。指导学生测量心率的方法,明确健康心率的范围。学会通过观察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教师能够用放慢教学节奏和加强教学节奏的策略来进行负荷调控。告诉学生自我的感觉和疲劳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自己调控。注重每个练习后的放松和学习结束时的放松,学会针对疲劳部位的放松技巧,例如,牵拉、拍打、抖动、深呼吸等方法。能够采用音乐、舞蹈、游戏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放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