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与语言共生机制揭秘

音乐与语言共生机制揭秘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语言输出假说Swain于1985年对加拿大沉浸法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64]Swain由此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认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对目的语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检验。在交际中,学习者会把输出当成一种手段,使用新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以便考察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促使学习者对语言形式进行反思。由此可见,歌曲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理想材料,能够贯穿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

音乐与语言共生机制揭秘

(一)语言输出假说

Swain于1985年对加拿大沉浸法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这种方法不把第二语言当成一门课程来教,而是用第二语言讲授数学科学等课程,因此学习者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但是,调查结果却告诉我们,沉浸式教学却并未达到输入假说预计的效果。虽然学习者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口语和写作能力方面却远不如同龄的母语者。[64]Swain由此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认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达到较高的语言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地输出。学习者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65]。输出在语言习得中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1)增强流利性。输出可以提供机会,对已有语言资源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使表达更为流畅。(2)引起注意,触发学习过程。理解语言时,人们常常只使用语义信息。输出语言时,人们会碰到形式方面的问题,从而注意自己的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别。(3)对目的语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检验。在交际中,学习者会把输出当成一种手段,使用新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以便考察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4)促使学习者对语言形式进行反思。输出代表着学习者对某种意思应该如何表达的猜测,在一定条件下,学习者不但能说出自己的假设,而且能用语言对这种假设进行反思,有助于学习者控制并且内化语言。[66]所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只有输入和输出最佳的结合,才能促进第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歌曲作为一种语言输出(www.xing528.com)

歌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音乐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在音乐家还是非音乐家身上得到了体现,几乎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演唱,甚至不需要专门地训练。[67]歌唱比说话存在更多脑区的活动,尤其是右脑区域会更加活跃。在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显示,合唱训练能够改善他们的语言能力,而合读没有这样的效果。[68]将歌曲作为一种语言输出,也就是把歌唱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还有以下诸多好处:(1)歌唱能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为使演唱更加生动、更有个性,学习者无法仅仅停留于对曲调的欣赏,而是对歌词作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处理,不但从歌词外深入到歌词内,而且反过来把理解的东西带到歌唱中演绎,把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拓展。[69](2)歌唱能培养发音能力。歌唱的语言有别于日常会话的语言,歌唱者需要建立起一种歌唱声音及元音统一的发声机制,力求发出的声音能如乐器般线条流畅、连贯优美,而且具有一定的力度,宏大而不粗糙,精细而不虚弱。比起歌唱者的嗓音,读字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语言不清晰,会使人难以分辨歌词的意义。[70]在中国戏曲的演唱艺术中有一个关键性的术语叫“字正腔圆”,也是指字音要读得准确、唱得清楚。[71](3)歌唱能提高语言流利度。歌曲具有重复性和趣味性,歌词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通过反复歌唱能被牢记,最终达成自动化的效果。

厦门大学郑通涛教授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兴趣”与“频率”,它们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兴奋性,促成对第二语言的习得。[72]歌曲完全符合这两种要求。与一般的学习材料相比,一方面,歌曲有新颖的形式、热烈的情感、丰富的文化,激发了学习者的强烈兴趣;另一方面,歌曲中通俗、简练、形象的语言伴随着优美的曲调反复出现,不断作用于学习者的听觉,又不会让他们感到厌倦。由此可见,歌曲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理想材料,能够贯穿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