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踢场子》:陕北民间舞蹈的奇诡美妙感觉

《陕北踢场子》:陕北民间舞蹈的奇诡美妙感觉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秧歌演出中,最为精彩的是称为踢场子的一男一女逗趣嬉戏的民间舞蹈表演。踢场子是一种在乡村野场子里以“踢”为主的民间生活舞蹈。陕北人踢场子不是为艺术,更不是为表演,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懂艺术是什么,表演为何物,他们是通过扬胳膊摆腿来宣泄一种奇诡的、在日常生活里难以找到的美妙感觉。踢场子这种看似拙朴土垢的陕北民间舞蹈,悟得其真谛者,必将能踢出一片人生的大气象。

《陕北踢场子》:陕北民间舞蹈的奇诡美妙感觉

贺世成

秧歌活动,在陕北称为闹红火,一个“闹”字就足以表现出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心性,说白了,就是人们渴求在苦涩的现实中,让灵魂获得些许的超脱、释放、舒展、净化,使生存和精神空间得到一定的扩充。秧歌演出中,最为精彩的是称为踢场子的一男一女逗趣嬉戏的民间舞蹈表演。踢场子是一种在乡村野场子里以“踢”为主的民间生活舞蹈。表演风格讲究:拳出云卷波浪翻,脚起电闪箭离弦,身软如柳露明月,步飞似风水漂船。著名艺人们的表演犹如功底深厚的书法作品,流走停动、挥臂动腿、眉来眼去、出神入化,一场一种景观,一次一番风韵,令那些从大都市里来陕北采风的专业舞蹈家们瞠目结舌,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只能模仿到一些皮毛而已。

陕北人踢场子不是为艺术,更不是为表演,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懂艺术是什么,表演为何物,他们是通过扬胳膊摆腿来宣泄一种奇诡的、在日常生活里难以找到的美妙感觉。旧时,日子太苦,男人们为了转移内心的苦痛,把那种言不清、道不明、抓不住、逮不着的情绪,外化在走、扭、摇、摆、踢的动律中,通过四肢体态的进退屈伸、离合变化,释放出刚、健、稳、坚、爽的黄土山般的雄浑气概;生活太闷,女人们为了抚慰情感的残缺,借用彩扇的绕、扬、缠、甩,把体内的气、意、神、韵呈现在闪、颠、柔、脆、俏的姿态中,以彰显她们心志的高旷、雅淡、灵秀、悠远。

从这些空灵的踢场子动作名称里,便可揣摩咀嚼出陕北人闹秧歌的真实意蕴:“劈石捣山拳”“盘臂推风掌”“提步踏云”“杨柳摆身”“猛虎下山”“蛟龙腾空”“踏尘望月”“喜鹊登枝”“抽身拂尘”“飞蝶扑面”……平素泥胎、树根般木讷的汉子,在踢场子和观看踢场子时的神态是那样的玄妙,他们感到自己变成了魔力无边的超人,出掌开石,挥拳平山,双掌一推风起云涌,肉身时而飘逸成春风里的杨柳,时而威壮成啸吼山林的猛虎或横空出海的蛟龙;往常面色委顿无彩的女人,在闹红火和欣赏闹红火时,气色陡然就变得灿烂娇艳,可能觉得自己真就是那奔月嫦娥、凌空的喜鹊、自由飘飞的彩蝶,尘世的俗事在此时确实无法缠裹她们的灵魂。在狂放的走扭跳跃中,血液在奔流,毛孔在膨胀,颤动的肌肉里流淌出的不仅是汗珠,更是宇宙间滚动的有形云团、无形气体和流走的星宿。天人合一的豪壮、巨大、浩然之感,在那会儿得到了莫大的呈现和真实的体验。他们觉得心室噌噌地无限扩展着,虽然身子始终未离开山野小村的土院野场,可眼前确实出现了千万里之外的浩海碧波、风起云涌、万马奔腾、霞光夕照。虽然大字不识一筐,道理讲不出多少,可他们脑海里真的就显映出了千百年的日出月落、草枯草黄、春秋轮转、沧桑沉浮。他们的心脑似清泉冲洗过般澄明、透亮,许多深奥的理念便无师自通了,觉得尘世间不再有什么东西能迷惑住他们……(www.xing528.com)

踢过场子,闹完红火,出了正月,陕北的男女们种地的依然去种地,打工的照旧去打工,担挑背拉过河爬坡,从外表看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可内里精神的提升,他们自己是明确感觉到了。踢场子,踢的是一种心气,一种意念,踢宽了狭隘的胸襟,踢活了板结的脑筋,踢宽了浅陋的眼光,踢得血气贯通、心意畅达、神志清明,踢起了生活的舒爽和浪漫,踢出了生命的厚重和悠远。踢场子这种看似拙朴土垢的陕北民间舞蹈,悟得其真谛者,必将能踢出一片人生的大气象

(《延河》2008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