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忠
偶翻报纸,一个醒目的标题《陕北秧歌的传承人走了》映入眼帘,顿时,我大脑一片空白。
被人尊称为“六六旦”的陕北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李增恒,是我敬重的艺人和益友。他的艺名远播西安、北京。陕北有俗语:“看了六六旦,三天不吃饭”“想起水上漂,干活不觉熬(累)”。在认识他之前,我曾多次与人了解过他的情况,并期盼着与他结识的机会。
1984年夏,榆林民间艺术团成立,李增恒被调入该团做舞蹈演员兼教练。在成立当天的庆祝晚会上,他表演了二人场子,把一个与小伙调情逗趣的纯朴村姑塑造得惟妙惟肖,令人叫绝。晚会一谢幕,在时任地区文化局局长尚爱仁的引荐下,我与他结识。在频繁的接触中,我觉得增恒是位善良、热情、谦逊而又有着执着追求的老艺人。
后来,我与增恒出席了陕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式完毕,大会秘书处通知榆林代表团:省委书记马文瑞(子洲人)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延泽民(绥德人)要接见榆林代表。增恒是被接见者之一,回到宾馆,他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说:“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把艺术献给人民。”自此,增恒演出的场次更多,剧院、工厂、乡村、兵营和学校都成了他献艺的舞台。他还“带”了不少登门学艺的青年。(www.xing528.com)
增恒于1929年出生在绥德县韭园沟乡蒲家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小名“六儿”,又在村中闹秧歌时扮演旦角,故被当地乡亲们称为“六六旦”。一个终年从事体力劳动的男人,因何将扮演的姑娘塑造得那么婀娜多姿、招人喜爱呢?这全来自他的刻苦磨炼。每年农闲时节,他便在太阳下、月光中,看着自己映照在地上舞扇的影子,不断创作、矫正着自己的动作。手冻烂了,鞋磨破了,仍不停歇。平时走路、上工,他总走在姑娘们的背后,细心观察、认真模仿她们的神情举动。看戏时,他分外留心旦角的表演动作。然后,将这些糅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增恒表演的二人场子曾被拍过电影,上过电视,更获得过全国的表彰奖励。20世纪50年代,他两次参加过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均获表演一等奖,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直礼堂看过他的二人场子。1982年,他为亚洲地区15个国家的舞蹈专家做示范表演,博得国际友人的喝彩。在1999年全国秧歌比赛、2001年全省老年秧歌比赛、2002年全国老年秧歌比赛中,他分别荣获金奖和个人表演一等奖。他曾先后受到中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等10多个艺术团体和院校邀请,担任他们的舞蹈教练。
2008年春天,他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殊荣。增恒,陕北人的骄傲!
(《榆林日报》2009年1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