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恒在满足一种单纯的自娱自乐的过程中,被人们发现,被社会发现,被舞蹈家们发现,实属无意。于是,大家都认为他了不起,很可贵,艺难得,舞难求。一时间,捧他进入了中国新舞蹈的大雅之堂,成为一名连他也不知道是何缘故的舞蹈艺术家的行列。他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是踢个场子,人们都叫好,说是艺术。再后来北京的舞蹈家纷纷跑来跟我学,我那几下有甚学头哩?”要说在这之前,他的确是用这种无心无意的艺术,感动了有心有意的人,可当他明白了这种无心无意之后,他的一种有心有意的艺术经营、再造、深化、丰富,却慢慢地从他的心灵深处展开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各地的舞蹈家纷纷上门求艺,他除了教别人自己的东西,也开始学别人的东西,它的学法是认识多少学多少,从不囫囵吞枣地去硬学。他的这般学法既是一种“化”了的学,也是一种学了的“化”。由于他的名声越来越响,故出外会演、教学、表演的机会逐渐增多,因而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家们展开了真心真意的交流学习。应该说他比别人聪明,且又下功夫,于是他的舞蹈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难怪许多大舞蹈家都说,李增恒的舞蹈高深莫测,取之不尽。看他的表演一次一个样,一次一个味,一次一个美,常看常新。他说:“我的舞蹈这些年之所以有进步,主要是‘偷’了别人的不少东西,只要有好的,我能学会的我就去模仿,但有一点,不离祖宗,不管学什么,都要把它学成我的舞蹈。”也许只有李增恒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太个性、太执着、太传统了,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能够长期繁衍生息的精神所在吧。
1988年,李增恒参加法国艺术节
1988年,李增恒在瑞士演出(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李增恒在全国三次露面后,沉默了近20年。1979年又重返舞台参加了全省民间舞蹈会演,一鸣惊人。从现在看,当时他的表演还不算很精彩,主要靠人们对他原有的美好印象而一炮打响。1980年至1983年这期间,他细磨苦研,利用一切外出的机会,不断吸收有益的养分来充实自己,使他的表演日臻完美。1984年可以说是他的艺术自觉的追求达到顶峰的一年,那时再看他的表演,无论精神状态、艺术情感、舞蹈灵性均达到了相当高的境地。1988年,李增恒随榆林民间艺术团出访欧洲三国艺术节,将自己的技艺打入了国际舞台。在这期间,他的舞蹈再不仅仅是原来的模样了,潜移默化的艺术感受,丰富多彩的舞蹈世界,著名舞蹈大师的精心指点,面向未来的自我奋斗,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此,他的舞蹈表演比原来更耐看、更厚实、更精致、更自然,这都是他后天勤奋努力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