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大力抢救的政策之前,有关部门就开始重视民间艺术的挖掘保护工作了。1996年组建了“黄土地艺术团”,打造了一台以民间歌舞为主的“黄土风情”文艺节目;2003年启动了《绥德文库》的编撰工作,秧歌卷里收集了大量踢场子图片和文字资料;2005年进行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北秧歌的申报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踢场子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建立了系统规范的踢场子艺人的个人档案,也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踢场子传承培训班。因为踢场子是高于陕北秧歌普通扭走的技巧性舞蹈,文字、图片、影像只能记录其大概的方位和扇绢四肢的流动线路,具体的韵味神态和肢体的进退屈伸等许多表演“小法”,只能靠老师现场的言传身教和学生亲历的眼观身仿,用心体会感受领悟才可掌握。所以,传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主要面临如下困难:
1.爱好者越来越少
踢场子是带有一定技巧的半专业民间舞蹈,要掌握其表演套路、风格,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过去冬闲时间长,又缺乏文化娱乐活动,一些爱红火和有文艺表演细胞的青年男女都热衷于闹秧歌、踢场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年纷纷走出家乡、走向都市,加之网络、歌厅各种新潮舞蹈、多元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很少有人迷恋或参与原始的踢场子的娱乐和表演。因而,踢场子爱好者,在当今的陕北成了稀有之人。(www.xing528.com)
2.传承条件受限
踢场子不同于普通陕北秧歌的扭走,要很好地保护传承下去,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条件。目前,身怀此技的人越来越少,且大都已离世或年高多病无法亲历传授;同时,又没有专职传承机构和具体传承人以及长期规范的传承活动时间、场地、经费等,这就形成了说得多,干得少;文字资料多,具体实践少等许多解决不了的传承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