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分为大场子、小场子。大场子是在伞头的引领下,全体秧歌队员手舞伞、扇,腰系红绸,在开阔之地扭出各种图形;小场子是群体表演结束后少数人的演出节目,主要内容就是踢场子和地方小戏曲。
踢场子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内容表现的是夫妻之间的取笑逗趣、嬉戏玩耍,其肢体动作源于古典戏曲舞蹈,而后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男角动作潇洒俊秀、质朴明快、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动作柔美飘逸、细腻传情、雅秀玲珑、婀娜娇媚。表演时情感纯朴、真挚、热烈、自然,有触景生情、即兴发挥的特点。
踢场子是在走、扭、摇、摆、踢、闪、颠、颤、抖、飘等基本动律中,将表演者个体的气、意、神、韵、形,融汇糅合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发泄方式。民间舞蹈家的表演之所以摄人魂魄,迷人心神,就是因为这种扭跳的舞动形式,把人精神中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表的情感,外化为肢体动作,具象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审美对象的内心“情绪”得以舒展,生命得以张扬,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到慰藉,精神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充。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派生物,兴起于明末清初。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闹秧歌时一些有编才的艺人便根据新婚男女生活中的一些挑逗调情、打闹嬉戏的情节,编创成一种即唱即说还夹有踢飞脚、放大叉等武功表演的“对对戏”。后来,艺人们在继承前人“对对戏”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舞蹈性和技巧性,逐步演化为一种只舞不歌的民间舞蹈。(www.xing528.com)
原初的陕北人踢场子不是为了艺术,更不是为了表演,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懂艺术是什么,表演为何物,人们只是通过扬胳膊摆腿来宣泄一种情绪,在观赏和参与这种无拘无束的娱乐中获取一种奇特的、在日常生活里难以找到的美妙感觉。
过去,陕北人都生活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困境之中。男人们为了转移内心的苦痛,把那种言不清、道不明、抓不住、逮不着的情绪,外化在“闹红火”的走扭摇摆中,通过四肢体态的进退屈伸、离合变化,释放出刚、健、稳、坚的黄土高原般的雄浑气概;女人们为了抚慰情感的空虚,借用彩扇的绕、扬、缠、抖把体内的气、意、神、韵呈现在闪、颠、颤、飘、移的姿态中,以彰显她们心志的高旷、雅淡、灵秀。
从这些空灵的踢场子动作名称里,人们便可揣摩咀嚼出陕北人闹红火、扭秧歌、踢场子的真实意蕴。“劈石捣山拳”“盘臂推风掌”“提步踏云”“喜鹊登枝”“抽身拂尘”“飞蝶扑面”……平素泥胎、树根般的木讷汉子,在踢场子时的神态是那样的玄妙,感到自己变成了魔力无边的超人,出掌开石,挥拳平山,双掌一推风起云涌,时而飘逸成春风里的杨柳,时而威壮成啸吼山林的猛虎;往常老实本分的女人,在闹红火时,气色陡然就变得灿烂娇艳,觉得自己就是那奔月的嫦娥、凌空的喜鹊、飘飞的彩蝶。在狂放的走扭跳跃中,血液在奔流、毛孔在膨胀、肌肉在颤动,天人合一的豪壮、浩然之感在踢场子的过程中得到了莫大的呈现和真实的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