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明清时期的陕北踢场子与殃歌到秧歌的变迁

宋明清时期的陕北踢场子与殃歌到秧歌的变迁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料记载,“秧歌”在南宋时期叫“村田乐”。“秧歌”一称,起源于明清时期。秧歌发展到此时,名称也由以前的“殃歌”变为了“秧歌”,已经具备了现代秧歌的雏形了。明初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采取歌舞相结合的方式,也称“秧歌”。其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主体上分“大秧歌”和“小秧歌”。明清、民国时期,是陕北秧歌的成熟时期。

宋明清时期的陕北踢场子与殃歌到秧歌的变迁

由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南方,秧歌中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南方生产生活的内容,如插秧等,以祈求丰收、娱人娱神为目的,秧歌的名称也由以前的“殃歌”嬗变为“秧歌”。

宋代仍有宫廷大傩,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分别记载了北宋和南宋宫廷大傩的情况。无论是北宋或南宋,宫廷大傩在歌舞之后要把“祟”赶到城外,在河边埋掉,即所谓的“埋祟”,都是汉代以来宫廷大傩“持炬火送疫出端门”“弃洛水中”的一种演变和发展。所不同的是,宋代傩祭即“殃歌”,在唐代“殃歌”世俗化的基础之上,更有明显的变化和创新:其一,传统的方相氏、十二兽神已经不见,而改成了后世信仰的诸多神灵,如门神判官钟馗、土地、灶神、六丁、六甲之类。其二,在傩祭中表演歌舞的是一些专职的歌舞演员——“教坊使”和“教乐所伶工”,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傩祭(殃歌)的艺术性,突出了它的娱人特征。

陕北这一带一直是关中文化胡人文化、军队文化的融合地带,这就决定了陕北秧歌的独特性。陕北秧歌与中国的传统“傩”联系密切,无论是原始社会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事舞蹈,还是西周“六大舞”中的“武舞”,甚或汉代的“建鼓舞”“巴俞舞”,他们的共同特点不外乎古朴、厚重、雄健、猛锐,而“胡舞”的特点却是奔放、痴狂、潇洒、明快。“或蛹、或跃”的动势特征,“醉却东倾西倒”的痴狂情调,无拘无束,放浪纵情。宋金时期,这里一直是主战场。宋代名将范仲淹曾在这里驻军、屯兵,所带兵士皆南方人,此时军队中的军傩也很盛行。由于长期的作战生活,南方兵士的军傩与陕北秧歌相互吸收融合,为陕北秧歌带来了南方生产生活的内容。两宋时期,作为民间娱乐主要形式之一的秧歌一直蓬勃发展。这是秧歌嬗变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使秧歌由此前的“殃歌”变为“村田乐”。

史料记载,“秧歌”在南宋时期叫“村田乐”。清代的《武林新年杂咏》中“秧歌”条有序曰:“南宋灯宵舞队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秧歌表演已经淡化了此前傩舞浓厚的宗教祈福驱灾色彩,而平添了浓郁的世俗玩乐色彩。秧歌表演时,参加人数由十几人到几百人不等,多执扇、帕或鼓、伞,在鼓、锣、钹、唢呐乐器的伴奏下舞蹈。表演时,舞者多扮演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从表演时间来说,似乎应该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至少应该是在晚上。

“秧歌”一称,起源于明清时期。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云:“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锤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明正德版《东乡县志·风俗篇》记载,当时元宵灯市活动“杂以秧歌采茶”。而在山西,“万历应天丙子(1576)……(熊氏人家)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此时,秧歌已经进入农耕中的插秧活动中,而且演出场所也普及到家庭聚会当中,由此可见其普及程度。秧歌发展到此时,名称也由以前的“殃歌”变为了“秧歌”,已经具备了现代秧歌的雏形了。(www.xing528.com)

明初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采取歌舞相结合的方式,也称“秧歌”。据《吴堡县志》记载,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陕北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转九曲等歌舞形式统称“秧歌”。其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主体上分“大秧歌”和“小秧歌”。大秧歌,俗称“绦大肠”,是庆祝新春秧歌活动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唐宋时期“合生”、宋代“村田乐”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之所以叫大秧歌,是因为其属于大型舞蹈艺术,凡参加春节文艺活动的人都上场参加,不论男女老少。与大秧歌相比,小秧歌则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由于表演者多是大秧歌的主要角色,所以规模较小,其得名也源于此。与表演形式相关,也出现了众多的表演流派,仅以吴堡为例,秧歌就分为三大流派,北部地区多带拳术小耍,如劈刀、耍棒、玩杖、耍花棍等;东部地区拐上一带,秧歌则具有山西风味和唱腔;南部地区则多是文场舞蹈。

明清、民国时期,是陕北秧歌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陕北秧歌的演唱内容与形式,显然有别于宋元时期流行于南中国的秧歌的表演。清代前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秧歌十分流行,由田间地头走上广场,从农村进入了繁华城镇。春节和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两个,闹秧歌也成为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清代文人创作的《竹枝词》,通俗而生动地描绘了春节、元宵期间人们在街头和广场闹秧歌、看秧歌的热烈场景。“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柯煜《燕九竹枝词》);“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鹜。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曹源邺《燕九竹枝词》)随着秧歌与戏曲杂演,由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发展为表演艺术,清人陆又嘉《燕九竹枝词》云:“早春戏馆换新装,半杂秧歌侑客觞。”台上演戏、跳秧歌,伴客饮酒。另外,随着地方戏曲的普及和发展,秧歌的表演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秧歌有时则与宗教活动同时进行,善男信女朝山进香时大跳秧歌。

陕北传统民间舞蹈中大都具有祭祀的内涵,祭祀成为民间舞蹈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之一。人们把秧歌与腰鼓、蹩鼓、胸鼓、老秧歌、水船、狮子、跑驴等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结合起来,利用节庆和各地的庙会习俗,组成综合性的社火舞队表演,以达到祭祀、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