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在广告配音中,“情”就是配音员以心灵映射具象,代产品而立言,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的情调。而“景”则是一种“意象”,它可以用声音来营造,也可以用画面来渲染。
马致远有一首词: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前四句皆为对“景”的描写,这些景的意象其实是“哀愁”“孤寂”,在这种“景”的氛围烘托下,词人发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慨叹,这便是“情”的抒发,甚至“景”已经铺垫得让“情”不得不迸发。试想,如果将这首词拍成一部广告片,那将是多么富有“意境”的作品,而其配音的表达,也会在这种情景交融之中,自然地流淌而出,一诉衷肠。
现代汉语的某些词在古时都是要分开理解的,例如“命”和“运”,“运”和“动”等。意境一词也是如此,“意”与“境”,是创作的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构成的。有声语言表达的创作主体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感情,以及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声音的客观外在形式来进行表现,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景”需要经过感情的熔铸,才被注入生命;“情”,需在景中得以幻化成形。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强称景,景也,恰能传神。”
情景交融体现出来的情与景合、心与物合、神与形合是广告配音所需要的。在利用有声语言去营造意境的过程中,可以使目标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情实感的关怀,与配音员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效果,使人不自觉地就会把广告内容深深地刻在心里。(www.xing528.com)
配音员应该学会运用类比联想、再造想象等手段,使自己完全沉浸在广告所描写的情境当中,以此调动内心的情绪,将情感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达之中,达到情与景的融合,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应与广告营造的情境相和谐。
通过画面可以感受到广告所营造的意境是:驾驶这款车,不仅可以感受到坐在驾驶室中的安静感和汽车的速度感,驾驶者还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如果仅是看画面,意境的表现尚未淋漓尽致。当加入了配音之后,整个意境就明了地显现在屏幕之上。如第1个至第7个画面中,小鸟在驾驶室挥动着翅膀,此时配音员用了一种极其微弱的虚声,耳语到“风动,移动,似动非动的……皆系心之动”,省略掉的地方是根本没有办法听清楚说的是什么。如果按照一般语言表达的标准来说,连最基本的“清晰”都没有保证,可是这样的表达在“此情此景”当中显得非常合适,虚虚实实、忽明忽暗的声音表现形式与该广告创造的意境相辅相成,体现出的是汽车发动机的安静、良好的封闭性和驰骋的速度感。而后的第9个至第10个画面中,一个年轻但不失磁性的实声说出“动不动,驰骋千里”。之所以改变了结尾处的声音形式,一来画面是一辆汽车在急速前进,在车的外部就可以打破这种安静了,要体现出一种速度与马达的力量,产生“动”与“静”的对比,这不也正是广告语“动”“不动”的创意所在嘛;二来也到了广告落版的时刻,声音形式的变化符合了广告内容本身所营造的情境的改变。
王国维主张“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把“意境”这个概念从美学中生硬地移植到广告配音中来,而是在这种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中,确实存在着“意境”。此意境通过情景交融、主客体统一,达到时空上的无限回旋和回归式的现实超越,从而产生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意境,只是“此时”为目标消费者营造了一个“境”,更应该在欣赏之后,还能够蕴含着令广告的接受者咀嚼不尽的韵味,让受众从广告所提供的声音意象中去领略其深度与广度。这种深层意蕴并不是直接体现在表层的意象本身或者产品上,而是存在于意象与意向之间构成的艺术空间之中。可以借助于比喻、象征和暗示,委婉道出,使人心领神会,百思而得之。
【注释】
[1]陈雪军:《超越与回归—意境的当代阐释》,《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2月。
[2]陈雪军:《超越与回归——意境的当代阐释》,《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2月。
[3]李燕临、王蕊:《电视广告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