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后,人类社会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视、录影、录音、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明创造,使广告进入了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时代。广告传播可以依赖的技术手段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制作日益精美、多样化、富有创意,商品信息的传播效果也随之大大增强。这是现代广告走向成熟的标志。诚然,技术革新是广告配音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形式从广告中得以生发的催化剂。如果广告依然处于原始的状态或者单一的视觉表现形式,便也不可能出现广告配音艺术了。
(一)无线电技术——广告“播”音的开始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亨利·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一现象,为世界无线电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与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几乎同时完成了无线电通讯试验。该试验的成功使“电报”问世,它实现了人们在远距离空间进行信号传送的可能。
既然电波可以传输信号,那么,能不能利用它来传递声音呢?
1906年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当晚20时左右,新英格兰海岸附近的几艘轮船上,电报员们正在用耳机接收电报代码。意想不到的是,在“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中突然传来一个男士的声音——那不是摩尔斯码,而是人的声音。此人先朗读了一段《圣经》,随后播放了一段小提琴曲,接下来是《亨德尔的舒缓曲》,最后以“祝大家圣诞快乐”作为结束语完成“播音”。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播音;当然,此时还谈不上“广播”,因为仅有少数报务员在专门的设备上收听到了。
1916年,美国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想要设计生产一种能供家庭使用的“无线电收音盒”。但是,由于公司高层的偏见,他的想法没有被立即采纳。直到1921年,这一主张才得以实施,并大获成功,收音机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于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批无线电台建立起来,在家里收听广播成为可能。
在戴维·萨诺夫最初的想法中,有文艺作品、新闻消息、体育赛事……可能未曾想象过在无线电广播中还可以播放广告。1921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在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播出总统竞选的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无线电广播中播出的一条广告。其实,直至今日,美国广告配音员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大选广告。1922年,在美国,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WAAF开始播音,并向广告商出售空中时间,成为最早开播广告业务的广播网。
1922年,芝加哥AM(调幅广播)电台WMAQ开播,这家电台最初由Fair百货商店和《芝加哥时报》共有,信号从Fair百货商店内发出,充当一种新奇的宣传广告,吸引消费者眼球。
某种意义上讲,商业广告配音可谓由此诞生,但彼时的“配音”是以直播的方式“播”音,由播音员通过话筒在电台时段中进行广告的宣读。在《中国播音理论研究发端著作点校、整理及翻译》一书中,介绍了南加州大学广播播音与主持专业基础课程指定教材《广播播音》,其第六章为“广告播音”。这是美国最早的关于“广告配音”的教学内容,其中便详细介绍了那个时候美国播音员是如何进行广告“播”音而非“配”音的描述。
(二)电视技术——“播”转“配”需要
既然电波可以传输声音,那么能不能用它来传送图像呢?受众并不满足于仅依靠声音、通过想象来认识事物,还希望看见更加活灵活现的、动态的画面。
1926年,被誉为“电视之父”的英国人贝尔德成功完成了电视画面的放送与接收实验,并于1月26日在伦敦公开展示其成果,引起了巨大轰动。次年,贝尔德完成了从伦敦到格拉斯哥600余公里距离的电视画面的传送。
1929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利用贝尔德的机械电视开始了电视节目的试播。不过此次播出的仍是无声的画面。1930年,BBC首次播出了声画俱全的电视节目——舞台剧《口含一朵花的男士》(又译《花言巧语的人》)。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北郊的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7年5月12日,该公司建立了第一辆电视转播车,转播了英王乔治六世加冕的实况。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户外电视实况转播。4个月后,机械电视系统被更先进的电子电视系统所替代。
借助于电视,1979年,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出现了第一条广告,同年3月上海电视台播出英文原版配音的电视台广告。虽然中国的电视业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却厚积薄发,呈现出生机勃勃和强大的生命力。
电视技术的出现,使广告配音开启了由直播“播”音向幕后“配”音之路。由于电视广告通常是以带画面的广告片形式播出,因此就需要提前将广告语配合着画面完成提前的录制。即使有了“配片”的需要,但有一项技术如果没有出现,依然满足不了这种需求,那就是“录音”技术。
(三)录音技术
在广播、电视广告发展的初期,常常是播音员现场直“播”的,而非后期“配”音的,录音技术的出现使配音真正成了可能。然而,录音技术最初的发明并非为了广告配音,而是为了录制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音乐。
1. 圆筒留声机时代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记振仪,尽管这种仪器只能记录声波的“图像”,而不能再现出声音本身,但为后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1877年前后,爱迪生在其“圆筒留声机”上录下了他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短短几秒的声音成为人类录音史上的第一声。不过,这项成果没有立即得到推广。直至1887年左右,爱迪生才将改进后的留声机应用于商业生产。
早期的圆筒留声机录音被应用于音乐录制领域,无法流传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解决拷贝复制的技术难题。在1890年前后,这些精贵的“圆筒”只在宾馆、酒吧和药店等公共场所投币使用。一些大音乐家对录音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柴可夫斯基认为录音技术“是19世纪所有发明中最惊人、最美丽,也是最有趣的一例”。安东·鲁宾斯坦更是把爱迪生推崇为所有表演艺术家的“救世主”。虽然留声机的发明最初是为了解救音乐表演艺术,但同时也无心插柳般地为“声音表演艺术”的录制提供了技术前提。
2. 声学录音时代(www.xing528.com)
1894年左右,美国出现了一种播放蝶形唱片的留声机,唱片录音最大的优势在于容易复制,用母盘制作好模具后就可以不断地拷贝,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前景,也因此,圆筒式录音逐渐被淘汰。
1902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与胜利者公司决定合作经营唱片式录音的专利技术,人们开始越来越认真地看待音乐录音。20世纪初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录音,特别是一批作曲家、演奏家或指挥家诠释自己作品的权威版本。
3. 电声录音时代
直接拾取并记录微弱的声波能量是早期声学录音的主要困难所在,但人们意识到最好的解决途径是要设法把声波转换成电信号。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一设想逐渐变为现实。这主要得益于在广播和无线电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诞生了电气麦克风和功率放大器等必需的设备,1925年后,唱片公司纷纷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唱片录音,开始进入了电声录音时代。
电声录音的优势,首先在于可以把声音更加真实地录制,并且由于采用了电放大的麦克风系统,可以捕拾到相当广阔范围内的声响。早期电声录音的频率响应范围从原声学录音的200—2000赫兹拓展到了100—8000赫兹,用这种方式录制的声音虽算不上“高保真”,但至少将声音还原了。
在这一时期,录音技术还突破了录音时间的限制与立体声、多声道录音等藩篱。然而,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仍积极推动着录音技术不断地变革。
4. 数码录音时代
20世纪80年代后,数字录音技术开始普及。将“模拟”转为“数字”可以更加精确地记录声音,并把原先模拟录音中存在的噪声降至最小。采用数字方式录制原始声音素材并进行后期制作,还可以有助于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种编辑;而CD、MD、DVD等数字载体不仅在音质上有了新的飞跃,并且存储容量越来越大。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mp3等在线传播方式发展迅速;同时,由于个人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大,各种录音软件和相关硬件设备得到了普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在我国开始推广并使用,它是集录音采集、音频编辑、效果处理、自动缩混等功能于一身的专业软件。这对广告配音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只能“听”的声音变成能“见”的音频波形与数值。配音员可以调整声音,使其保持在最佳的数值范围内;有了可以精确到1/3子帧的波形显示,可以随意剪切、复制,也很方便地去除爆破、咂嘴等杂音;甚至能够进行人声音色的效果处理。数字化录音技术还完美地解决了声音保存的问题,广告客户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最合适的一条声音,当然这也增加了配音员的工作量,苛刻的客户往往会要求配音员录上几十甚至上百遍。
纵观录音技术发展史,人类为留住“音乐”的美妙而发明了“录音”。早在电声录音时代,录音技术就已经从音乐的录制开始向其他艺术拓展。巧合的是,在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批专门为广告配音的“录音棚”便是从接手音乐录音棚而来。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录音棚”是诸多配音员的梦想。正是在数码录音时代,录音制作机构开始走向工作室化和个人化,这对配音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配音员在家中都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棚”,一般的配音业务均可在家完成。
(四)话筒技术
每一次录音技术的进步,对配音创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直接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这种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依赖录音设备、声学环境、录音师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等,其中与配音员最“近”的便是拾音设备——话筒。
长期以来,在配音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只注重嘴上功夫、气息控制、表达技巧等练习,而忽略了对话筒技术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这也不该仅是录音师的授课内容,而恰恰应从有声语言创作者的角度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指导。特别是在配音的时候,还要懂得如何与话筒相处,借助话筒来完成声音的表现。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文“术”中还会探讨此事。此刻,先来认识一下话筒其物。
话筒,学名为传声器,也称麦克风(由其英文单词Microphone音译而来),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它是整个电声系统(包括扩音系统和录音系统)的入口,如果声音一开始受到污染或无法拾取,则无可救药。可见,话筒对整个音频录制系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1857年,在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发明唱片留声机的17年前,巴黎排字工人兼发明家斯科特(Édouard-Léon Scott de Martinville)发明了语音描记器,第一次将声音记录到了固定媒介——可以看得见的纸上。
19世纪末,贝尔等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拾声办法,用于改进当时的新发明——电话。其间,他们发明了液体话筒和碳粒话筒;但这些话筒效果并不理想,勉强能够使用。直到1876年,埃米尔·贝林纳发明了碳精电极话筒,它比液体话筒和碳粒话筒的设计更为实用;且打动了贝尔,使其当时用5万美元从贝林纳手里买下这项专利,将碳精电极话筒用在他的电话原型上,以提高拾音效果。
埃米尔·贝林纳设计的碳精电极话筒由两个电触头构成,触头由一层薄薄的碳层隔开。其中一个触头附在膜片上,膜片会在声波作用下发生振动。另一个与输出装置相连。然而,贝林纳并未在涉及这项专利的诉讼中获胜。根据1892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碳精电极话筒发明人的桂冠归属托马斯·爱迪生。
借助于确定的结构,碳精电极话筒可以像内置了放大器一样发挥作用,不仅能够将声音转化为电压信号,同时还能在话筒发出信号前增大电压。但是,这种原始的发射机需要高输入信号才能工作。当时,电子管还是新鲜物,而晶体管更是在很久以后才被发明出来。因此,这种话筒并未得到广泛使用,不过采用功率强大的碳精电极成为一种必然。
20世纪20年代,菲利普斯·托马斯为西屋电气公司工作时发明了超声话筒。之所以取名“超声”,是因为此装置非常灵敏,能够探测到人类听力范围以外的振动。
之后,爱迪生利用与留声机同样的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录音的电话。声音振动装置内的一根金属针,使其在旋转的蜡筒上刻出凹槽,这样蜡筒可以播放最初录制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听起来有些恐怖。
在1925年,贝尔实验室中研究电气录音的亨利·哈里森(Henry Harrison)研究发展出第一支电容式话筒,其拥有足够的灵敏度与频宽接收,可将各种声音转换成电气信号。与此同时,麦科斯菲德(Maxfield)设计的真空管扩大机,可将电气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刻片针的程度。二者相结合,亨利·哈里森使用真空管扩大机驱动自行设计的一套复杂的刻片刀,发明了实用可行的原始电气录音设备,并以“西方电气”的名义得到电气录音专利权。目前,在配音工作中所使用的话筒就多为电容话筒。
配音员,应该不仅是优秀的有声语言表达者、声音的表演者,同样也应该是一个“技术控”,一名音频工程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