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传播理论:传道的关键在于受者体悟

华夏传播理论:传道的关键在于受者体悟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的“因材施教”,实际上是一种传播者的主体性,针对不同特点的接受者而实施。不仅如此,孔子还非常注重知识接受者的主体性。孔子传授知识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自己主动求知却无所收获的时候不开导,不到学生自己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启发。注重对象的接受能力,即接受的主体性,这是传播的重要前提。不仅如此,即使是人所犯的错误,也各有其因。言外之意,无效传播还不如不传播。

华夏传播理论:传道的关键在于受者体悟

孔子的“因材施教”,实际上是一种传播者的主体性,针对不同特点的接受者而实施。例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仁”时,回答各不相同。颜回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属于“内圣”层面,要求极高,普通人难以做到;而“四非四勿”属于“外王”层面,虽然具备操作性,但要求也极为严苛;“克己复礼”则是将“内圣”与“外王”融为一体的体现,非高超境界不可行,由这三个层面可见孔子对颜回期望之高。通观《论语》就能发现,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之高,足以使颜回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一是颜回非常好学,而且自始至终都能听孔子的话,这在孔子的学生中找不出第二个;二是只有颜回可以长时间坚守住“仁”,其他学生则只能坚持很短时间,因而孔子认为其道德已经差不多了;三是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四是安贫乐道,别人都受不了的愁苦,他却可以乐在其中。这些评价可见于《论语》各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回也其庶乎,屡空”(《先进》);“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因此,孔子以最严格的“内圣”层面来告诉颜回什么是“仁”,是有其充分理由的。当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孔子的这个回答侧重于“外王”层面,因为子张志在政治,曾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尧曰》)、“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颜渊》),因而子张被认为是孔门“最热衷于政治的门徒之一”[50],而孔子所答的“恭、宽、信、敏、惠”针对为政的基本要求:“恭”(庄重)就不致受辱,“宽”(宽厚)就能博得拥护,“信”(诚实)就能得到任用,“敏”(勤敏)就能立功,“惠”(慈惠)就能够管理别人。

不仅如此,孔子还非常注重知识接受者的主体性。孔子传授知识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不到学生自己主动求知却无所收获的时候不开导,不到学生自己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启发。子贡问孔子如何看待“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持肯定态度,但认为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于是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很满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加工骨器玉石,切了要磋,磋了要琢,琢了还要磨。子贡通过与孔子的对话,领悟到君子的修养也是一个不断深入乃至永无止境的过程。孔子听后很高兴,认为可以和他谈论《诗经》了,因为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能举一反三。注重对象的接受能力,即接受的主体性,这是传播的重要前提。而一旦接受对象有了主体性,对方也就不仅是受体,反又成了传播主体,在双方的互动中,新的知识又得以产生。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夏问的是,“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啊,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51]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即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便问是不是礼乐也在仁义之后。孔子很满意,而且认为子夏还启发了自己,当然可以一起讨论《诗经》了,“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除了知识接受者的主体性,还需要注重其接受能力。传授高深的学问,需要中等水平以上,“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孔子对人的观察入微,甚至各人秉性的不同,在一类事情上能够相得益彰,不代表在另一类事情上也能共同进退。“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不仅如此,即使是人所犯的错误,也各有其因。“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孔子认为,人各种各样,其错误也各种各样;通过考察它们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对此孔子总结道:“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能与之言而不言,就会错过人才;不能与之言而言,那是浪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浪费口舌。言外之意,无效传播还不如不传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学生若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多言了。更有甚者,其接受态度就不端正。“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孔子感叹,对于那些不想想怎么办的人,他也无能为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