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交往史与当代传播问题:华夏传播理论

华夏交往史与当代传播问题:华夏传播理论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学家看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交往与传播的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恰好是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历史。一方面,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夏大地上就存在多个文化系统,几千年来往来不绝,彼此互渗,相互之间的交往问题,历来就是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儒释道三教在历史上相互交织,最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

华夏交往史与当代传播问题:华夏传播理论

历史学家看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交往与传播的历史。正如《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的作者所提出的,“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它们体现为“把人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彼此交换信息,并且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当然交换还包括技术、物品、发明和观念;“塑造人类历史的,正是这些信息、事物、发明的交换与传播,以及人类对此作出的各种反应”。[1]实际上,传播概念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而交往就是其中重要、并且越来越重要的层面。法国传播学者吴尔敦说:“传通越来越不是信息的传递,也很难得分享共同的观点,而更多地意味着协商以及最终的共处。”[2]黄旦也认为传播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功能层面上的信息传递过程;第二,关系层面上的意义理解和分享;第三,生存层面上的人类日常交往。”[3]

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过交往的重大问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系辞上》)这一论断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现象:人和物一样,都是以类和群来聚合的,不同类和群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周易》的前八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易·序卦传》说得最明白:“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意思是说,世界有天有地(《乾》卦第一、《坤》卦第二),天地产生了万物包括生命,人类就是其中之一(《屯》卦第三)。人类出生后完全是蒙昧无知的(《蒙》卦第四)。为了生存,人首先要满足吃饭的需求(《需》卦第五),在需求问题上容易发生口角,产生矛盾(《讼》卦第六)。矛盾的激化就会升级为冲突,冲突的极端就会导致战争(《师》卦第七)。战争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一致,战争之后更需要回归相互亲比的状态(《比》卦第八)。(www.xing528.com)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4]这似乎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的现代注脚,只是“类”与“群”被定义成了文化系统。虽然亨廷顿关于“当今文明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世界主要冲突”的论断引发了大量争议,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他所提的“文明间交往”的问题确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世界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应该如何交往?如何避免与化解矛盾?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恰好是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历史。一方面,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夏大地上就存在多个文化系统,几千年来往来不绝,彼此互渗,相互之间的交往问题,历来就是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儒释道三教在历史上相互交织,最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中国文化发展的这两条线索,体现出两个重要的共同特征:一方面,各文化系统虽然也有过矛盾与冲突,但总体上却保持了“和而不同”;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吸收各自的长处以发展自己,相互之间实现了融通,即“交而遂通”。这正是对“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实践回答,由于当代也面临这个重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交往观也就具有历久弥新的当代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