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传播理论:心即理,内向超越

华夏传播理论:心即理,内向超越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心有本体,知善知恶”,自然推出第二个命题:不假外求和“心即理”。对于求知的“不假外求”,王阳明和慧能恐怕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名的两位代表人物。不仅如此,对于书本中的“知”,也要辩证地认识。因而王阳明心与理合一的思路,实际上是将外向路径转为内向路径,用内在性来保持价值传递和传承的稳定性。这就是“不假外求”和“心即理”的真实意涵。王阳明“心即理”的命题意义非凡,使得道德传播的外向路径转为内向超越。

华夏传播理论:心即理,内向超越

既然“心有本体,知善知恶”,自然推出第二个命题:不假外求和“心即理”。对于求知的“不假外求”,王阳明和慧能恐怕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名的两位代表人物。王阳明的知,是德性之知;慧能的知,是佛教义理。但两种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认识论上讲,人要认识两个世界:一是认识客观的自然世界,二是认识主观的心灵世界。因而从知识论上讲,人要获取两种知识:一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二是关于人心的主观知识。前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万有引力能量守恒等;后者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伦理道德宗教观念等。宋代张载的创造性洞见,就是提出了“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并正式将这两种知识和两个世界区别开来。张载认为,一般的知识属于“见闻之知”(相当于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是人通过观察获取的;而“德性之知”(属于关于人心的主观知识)与“见闻之知”不同,并非通过观察而获取。“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篇》)对于“见闻之知”的传播来说,关键在“传”,因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只要获得就能避免“无知”,从而使人有效利用这种知识;对于“德性之知”的传播来说,关键不在“传”,因为道德判断能力实际上人人皆有,但人的道德行为却不尽相同,因而最重要的是人能否真正接受并实践这种知识,即关键在“受”。而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一致,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这种“知行合一”的本体就是“良知”,它决定了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一致性。

王阳明重新诠释了“格物致知”,几乎与朱熹的解释完全相反。王阳明认为,朱熹所谓的“格物穷理”,是从人心之外的“物物之中”求得“理”,“理”在心外;这样的后果,就使得德性之知依赖于外物,一旦外物丧失或变化,这种德性知识也就消失或变化了,极不稳固。以“孝”为例,外在的“格物穷理”法,就是从父母之身上求得“孝”之理。然而一旦父母逝去,“孝”之理何在?“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中·第135条》)不仅如此,对于书本中的“知”,也要辩证地认识。王阳明认为,学者读书,其目的是明“道”,书只不过是明“道”的工具或途径;一旦明“道”,书就完成了其使命,可以丢弃,正如得鱼则渔网可弃,酒成则糟粕可弃。“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王文成全书·五经臆说序》)对书的态度,既不能一味外求,也不能无视读书。读书的过程就类似去糟粕而取酒的过程,有糟粕就有酒,酒就存于糟粕之中;但如果想一味通过糟粕来找到酒,就如同认为只有渔网才能抓鱼,那反而远离了鱼。“窃尝怪夫世之儒者求鱼于筌,而谓糟粕之为醪也。夫谓糟粕之为醪,犹近也,糟粕之中而醪存。求鱼于筌,则筌与鱼远矣。”(《王文成全书·五经臆说序》)

因而王阳明心与理合一的思路,实际上是将外向路径转为内向路径,用内在性来保持价值传递和传承的稳定性。“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中·第135条》)“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上·第3条》)因而为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恢复良知的本体,即“致良知”;道德的传播不在于外在的媒介和符号,而在于内在的接受与实践。这就是“不假外求”和“心即理”的真实意涵。(www.xing528.com)

王阳明“心即理”的命题意义非凡,使得道德传播的外向路径转为内向超越。德性知识的传递与一般知识的传递不同,不是通过书本就可以完成的;德性知识的意义,也不是通过解读文字(符号)就能获取的。因为德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哲学,是不可能脱离人的内心体验和亲身实践的;而内心体验和亲身实践,本来就是合为一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