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传播理论:揭示交流困境中的成心问题

华夏传播理论:揭示交流困境中的成心问题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时代的百家学说,基本是基于各自的政治诉求,针对政治问题而展开。交流的困境,恰恰源于这种绝对化和对立的思维,庄子称之为“成心”。成心中的成见,并非已有的见地,而是偏执于己见,陷入了自我封闭的境地。庄子认为,以儒墨为代表的各家学说之争,人之非即己之是,己之是即人之非。在庄子看来,人类在思想上“交流的无奈”源于“成心”,这是由知识的起源和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得出的。

华夏传播理论:揭示交流困境中的成心问题

庄子时代的百家学说,基本是基于各自的政治诉求,针对政治问题而展开。因而百家学说的是与非,就必然会涉及价值判断。但在庄子看来,价值判断不是绝对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的,是讲求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因而是相对的。庄子认为,百家争鸣的实质是他们将价值判断“绝对化”,实际上是将人与物对立、“我”与“非我”对立。交流的困境,恰恰源于这种绝对化和对立的思维,庄子称之为“成心”。

“成心”即成见之心,也就是“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成玄英语[5]。成心中的成见,并非已有的见地,而是偏执于己见,陷入了自我封闭的境地。在庄子看来,当时的百家之辩,并非纯粹的学术争鸣,也不是出于纯粹的求知欲,而是学者们在政治诉求的刺激下,标榜自己、压倒别人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获得君主的赏识而得到任用,从而实现政治抱负。如公孙龙用“坚白论”强行说服别人,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论》,本部分其他相同引用不再注明;不同引用只注篇名)庄子认为,这就是“成心”,其背后是我与物对立、我与人对立的思维方式,即“偶”。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我”是小我,是相对于万物或他人而存在的“我”,因而“我”被置于世界的中心。这样的思维容易产生是非判断上的偏执,即陷入“是我而非物,是我而非人”的偏执。“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庄子认为,以儒墨为代表的各家学说之争,人之非即己之是,己之是即人之非。因而庄子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有此就有彼,有是就有非,对立的双方是相对而存在的;反之亦然。一种学说获得了主导地位,另一种与之对立的学说就面临消亡;一种学说被认可,那么另一种与之对立的学说就不被认可,即“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此,庄子感叹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如果成心都可以成为标准,那么谁没有标准?

面对“成心”,庄子提出了“道枢”的概念:“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原本指门轴,引申为关键。但“枢”还有一层意思,即轴的圆心,门总是围绕着轴心转动。门的角度不同,所指的方向就不同。但对于轴心的那一点来说,所有的方向都失去了意义。“道枢”就好比“道”是这样一个原点,所有思想或学说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它们就像是“道”在不同方向的不同表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偏差和正反之别。方东美认为,从相对性看称之为“两行”,从共同的真理焦点来看称之为“道枢”。[6]所有的“边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无穷系统,好比在一个圆形里各占其位,“道枢”就是该圆形的核心,是各“边见/理论/观点”的共同焦点。从作为焦点的“道枢”看各种“边见/理论/观点”,它们都在圆形里各占其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相对理由,这种相对性状态就是“两行”。[7]因而一种思想或学说,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来认识“道”,难免有局限,这是“小成”;但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还要用尽各种辩术来博得信任与接受。因此庄子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小成”也意味着作为整体的“道”,被分析肢解的方式来认识,虽看清了局部,但丧失了全貌。“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因此,“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皆因人而起,而“道”无所谓是非,不存在对立。如果回到“道枢”的原点,那么表面上的差别就不见了,彼和此、是与非的对立也消失了,“成心”也就自然消除了。(www.xing528.com)

在庄子看来,人类在思想上“交流的无奈”源于“成心”,这是由知识的起源和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得出的。正如方东美说:“每一个理论都有它独特的观点,每一个理论都有它成立的理由,每一个理论都得到真理的一面。若能如此想,则当我们在参加学术讨论时,才可以拿出一个‘公心’,而不是拿‘私心’来表现自己的偏见,也就是要能容纳别人的立场与见解,容纳并承认别人的理由。”[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