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传播理论:返传统,开创新天地

华夏传播理论:返传统,开创新天地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应该努力将“返本”与“开新”结合起来,返传统思想和现实经验之“本”,开现代传播理论之“新”。[27]林耀华、陈永龄、王庆仁:《吴文藻传略》,见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01页。

华夏传播理论:返传统,开创新天地

传播学本土化”是一个持续被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章试图跳出传播学一隅,在更大的时空及学科层面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从历史的深处看,如何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脉络中定位“传播学本土化”?第二,从空间的广度看,如何在中西交流语境中看待“传播学本土化”?一方面,远在传播学“本土化”之前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就有一个“转化西学”的热潮,体现为清华学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现代新儒家的兴起和“返本开新”的努力,以及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思潮。从儒学、历史学人文研究到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都在这一思潮下涌动,并一直延续至今。“转化西学”的观念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以来直至宋明的“新儒学”运动。因此,传播学自从西方传到中国,出现“本土化”的思潮,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对“转化西学”和“返本开新”历史传统的承接。另一方面,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实际上从属于更大程度上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中国化”问题,与“西方中心主义”的隐含前提密切相关。“西方中心主义”使得华人学者的研究“自主性”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并经常在“本土化”的讨论中凸显出来。对“西方中心”的揭示与消解,并不是为了对抗,而是对话。对话的前提是平等,但平等也是需要争取的。总之,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应该努力将“返本”与“开新”结合起来,返传统思想和现实经验之“本”,开现代传播理论之“新”。努力将本土化与多元化、全球化的矛盾关系置于一种互动互助、共进共演、和谐协调、恰到好处的张力状态,在时间经线上立足本土、古今联通,在空间纬度上扎根本土、中外沟联,历史、现实与未来贯穿,全球化、亚洲化与本土化兼顾。

【注释】

[1]邵培仁、廖卫民:《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学术论争的历史考察:1978—2015》,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37—60页。

[2]李彬:《反思: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困惑》,《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3]王怡红:《对话:走出传播研究本土化的空谷》,《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4]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言”第4页。

[5]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言”第4页。

[6]胡翼青:《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7]参见《追寻传播的意义——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李彬》,见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88页。

[8]王怡红:《从历史到现实:“16字方针”的意义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9]〔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4页。

[10]〔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2页。

[1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3页。

[12]〔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页。

[13]〔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7页。

[14]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定位》,见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15]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4—285页。

[16]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序二”第4页。

[17]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74—276页。

[18]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74页。

[19]方克立:《关于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20]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2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2]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3]傅伟勋:《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24]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229页。

[26]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见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页。

[27]林耀华、陈永龄、王庆仁:《吴文藻传略》,见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01页。

[28]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见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29]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30]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31]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3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2页。

[33]〔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6页。

[34]〔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26页。

[35]〔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55页。

[36]〔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31页。

[37]〔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55页。

[38]〔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56页。(www.xing528.com)

[39]简单地说,“冲击—回应”框架认为近世的中国原本停滞不前,其变化完全由于西方的进入而发生;“帝国主义”框架则相反,认为中国原本有着自身的发展道路,由于西方的干扰而改变了方向;“近代化”框架认为,是西方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见〔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序言”第2—5页。

[40]〔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序言”第5页。

[41]〔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65页。

[42]〔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69页。

[43]杨国枢:《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见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13页。

[44]杨国枢:《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见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5页。

[45]杨中芳:《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46]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47]Ishii,S.,“An emerging rationale for triworld communication studies from Buddhist perspectives,”Human Communication,vol.4,no.1,2001,pp.1-10.转引自三池贤孝:《建立亚洲背景的文化与传播理论:一个假设性基础》,见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48]〔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49]汪琪:《欧洲中心主义及传播研究本土化》,《传播研究简讯》2010年第62期。

[50]陈国明:《中华传播学往何处去》,《传播与社会学刊》2007年第3期。

[51]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52]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53]Spitzberg,B.H.& W.R.Cupach,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Research,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转引自Xiaosui Xiao&Guo-Ming Chen,“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moral competence:A Confucian perspective,”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vol.4,no.1,2009,pp.61-74.

[54]按照Spitzberg(1988)的标准,传播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指“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的能力”,“好”的传播能力涉及这样一些指标:准确性(accuracy)、清晰性(clarity)、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一致性(coherence)、专业性(expertise)、高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当性(appropriateness)。儒家传播观的重要概念,就是“感—应”,这是一种“有机整体论”(organic holism)和“动态互动论”(dynamic vitalism)。见:Xiaosui Xiao&Guo-Ming Chen,“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moral competence:A Confucian perspective,”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vol.4,no.1,2009,pp.61-74.

[55]参见本书第七章“华夏交往观:从‘和而不同’到‘交而遂通’”。

[56]邵培仁、夏源:《媒介尺度论:对大众传播本土性和全球性的考察与度量》,《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3期。

[57]许倬云:《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见许倬云:《献曝集: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页。

[58]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页。

[59]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60]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61]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62]吴予敏:《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

[63]陈国明:《中华传播学研究简介》,见陈国明主编:《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1页。

[64]祝建华:《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土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的整合理论为例》,《新闻学研究》2001年第68期。

[65]祝建华:《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土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的整合理论为例》,《新闻学研究》2001年第68期。

[66]祝建华:《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土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的整合理论为例》,《新闻学研究》2001年第68期。

[67]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68]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69]黄懿慧:《华人传播研究:研究取向、辩论、共识与研究前提》,《新闻学研究》2010年第105期。

[70]黄懿慧:《华人传播研究:研究取向、辩论、共识与研究前提》,《新闻学研究》2010年第105期。

[71]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72]刘海龙:《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4页。

[73]《追寻传播的意义——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李彬》,见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74]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75]王怡红:《从历史到现实:“16字方针”的意义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76]邵培仁:《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的进路与策略》,《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