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传播理论:历史正名与现实寻根

华夏传播理论:历史正名与现实寻根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以往人们对“释义系统”的解释,也将成为理论建构的历史资源。总之,不存在“无根的现实”,一切现实经验都渗入了历史经验,理解现实的最好办法是回顾过去。[12]邵培仁、姚锦云:《为历史辩护: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33]石里克认为,认识论主要探讨“一般有效的知识成为可能的普遍根据”。

华夏传播理论:历史正名与现实寻根

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之路走得通吗?尽管以往研究遭受了诸多批评,但只能说“经”念得不好,而不是“经”本身有问题。实际上,任何社会科学都可以看作历史学科,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人,其行为和行动依赖于自身所建构的“意义之网”。“意义之网”使得前人的经验通过语言和思想在后人的经验中延续,因而一切现实经验都渗入了历史经验。这些“意义之网”也是社会科学家借以分析的“释义系统”,社会科学家要建构理论,就必须理解这些“意义之网”。而以往人们对“释义系统”的解释,也将成为理论建构的历史资源。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历史理解当下,而要理解研究对象,就必须研究历史。实际上,自然科学也开始提倡面向宇宙历史的研究。总之,不存在“无根的现实”,一切现实经验都渗入了历史经验,理解现实的最好办法是回顾过去。

【注释】

[1]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吴予敏:《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

[3]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4]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谢清果:《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6]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7]陈世敏:《华夏传播学方法论初探》,《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8]黄星民:《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9]周伟业:《东方范式: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与价值——以汉语成语、谚语、俗语为中心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0]谢清果:《华夏传播学勃兴的东方视维、问题意识与方法自觉》,《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

[11]邵培仁、姚锦云:《传播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

[12]邵培仁、姚锦云:《为历史辩护: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13]谢清果:《2011—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

[14]谢清果:《华夏传播研究文献编目(一)》,《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

[15]黄星民:《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16]黄星民:《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17]余也鲁:《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代序)》,见〔美〕W.宣伟伯:《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译述,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Ⅺ页。

[18]陈培爱:《记华夏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余也鲁教授》,《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

[19]之前的译本为〔美〕W.宣伟伯:《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译述,香港:海天书楼,1983年。这里引自〔美〕W.宣伟伯:《新订本序》,见〔美〕W.宣伟伯:《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译述,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Ⅵ页。

[20]孙旭培:《行进在华夏传播研究的路上——记我与余也鲁教授的相识相交》,《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

[21]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言”第1页。

[22]郑学檬:《〈华夏传播研究丛书〉总序》,见郑学檬:《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23]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25]吴予敏:《中国传播观念史研究的进路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26]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27]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28]胡翼青:《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9]黄旦:《问题的“中国”与中国的“问题”——对于中国大陆传播研究“本土化”讨论的思考》,见黄旦、沈国麟编:《理论与经验——中国传播研究的问题及路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5页。

[30]黄旦:《问题的“中国”与中国的“问题”——对于中国大陆传播研究“本土化”讨论的思考》,见黄旦、沈国麟编:《理论与经验——中国传播研究的问题及路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4页。

[31]〔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6页。

[32]〔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页。

[33]石里克(Moritz Schlick)认为,认识论主要探讨“一般有效的知识成为可能的普遍根据”。见〔德〕M.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页。

[34]〔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页。

[35]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36]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7]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5.

[3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页。

[3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4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41]王士元:《语言、演化与大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页。

[42]王士元:《语言、演化与大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8页。

[4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44]杨中芳认为,文化是人们相互沟通及理解的意义系统,也是研究者要用之来理解其研究对象的释义系统。参见杨中芳:《我的“自我”探索:一个本土研究者的自述》,见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45]〔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46]〔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第34页。

[47]〔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9页。

[48]〔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41页。

[49]〔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50]〔英〕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37页。

[5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41页。

[52]转引自王士元:《语言、演化与大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页。

[53]〔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页。

[54]王士元:《语言、演化与大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7页。

[55]〔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24页。

[56]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57]〔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82页。

[58]〔美〕海伦·凯勒:《海伦·凯勒自传》,张雪兰、谢萍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59]〔美〕海伦·凯勒:《海伦·凯勒自传》,张雪兰、谢萍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60]〔美〕乔治·莱考夫、〔美〕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6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1页。

[6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63]〔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www.xing528.com)

[64]〔英〕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80页。

[65]〔英〕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朱生豪译,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第107页。

[66]〔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67]Gliffod Geertz,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New York:Basic Books,Inc.,1983,p.3(introduction).

[68]马一浮:《拟浙江大学校歌》,见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编:《马一浮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特刊》,1987年,第8页。

[69]〔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7页。

[70]〔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2页。

[71]〔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6页。

[72]〔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9页。

[73]〔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页。

[7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168页。

[75]〔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2页。

[76]〔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52页。

[77]〔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78]〔奥〕艾哈德·厄泽尔:《开普勒传》,任立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79]〔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前言”第xxii页。

[80]〔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41页。

[8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372页。

[8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375页。

[83]C.Wright.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46.

[8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4页。

[85]C.Wright.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8.

[86]C.Wright.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7.

[8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20页。

[88]〔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21页。

[89]〔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8页。

[90]〔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7页。

[9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4页。

[92]〔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6页。

[93]〔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6页。

[94]〔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英文版序言”第19页。

[95]〔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9页。

[96]〔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25页。

[97]C.Wright.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0.

[98]〔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166页。

[99]〔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166页。

[100]〔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言》,见〔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页。

[101]〔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6页。

[102]〔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

[103]〔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22页。

[10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4页。

[105]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见陈忠实:《我与白鹿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

[106]〔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2页。

[107]〔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0页。

[108]〔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2页。英文版参见Alfred North Whitehead,Modes of Thought,New York:Macmillan,1938,p.87.

[109]〔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9页。

[110]〔英〕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2页。

[111]观点摘自李金铨教授2015年11月8日在“2015中国传播学论坛:传媒业变革与传播学创新”上的发言《我对美国主流传播文献的述评》。

[112]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113]〔英〕彼得·柯文尼、〔英〕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114]〔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8页。

[115]〔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3页。

[116]〔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117]Immanuel Wallerstein,Open the Social Sciences:Report of the Gulbenkian Commiss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2.

[118]〔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0页。

[119]〔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2页。

[120]〔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0页。

[121]〔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4页。

[122]1989年,明尼苏达州圣彼得城举行了一次诺贝尔会议,专门讨论了一个挑战性的题目“科学的终结”,以上观点及评论引自普里高津为《时间之箭》一书写的“前言”。参见〔英〕彼得·柯文尼、〔英〕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前言”第3页。

[123]〔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田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124]〔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插图版),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第228页。

[125]〔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插图版),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126]具体方式为:马克和NASA分别在“探路者”号(复制品)周围放16块牌子,NASA把想说的话(由英语字母组成的单词和语句)转换成16进制代码,然后通过控制摄像头的旋转,一个一个地指给马克看,马克把代码一个一个地抄写下来,然后对照16进制编码表,再转换成正常的英语字母(从而组成单词和语句),终于实现了双向沟通。

[127]〔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