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华夏传播理论?我们需要用“他山之石”启示“本土之路”,一方面,厘清什么是理论、如何建构理论等知识论问题;另一方面,吸收理论建构的实践智慧,从而推进华夏传播理论的建构。在西方理论观的脉络中,韦伯提倡兼顾因果与意义的解释性社会学,吉登斯进一步提出用双重解释建构理论;格尔茨继承韦伯,阐述了文化解释及其理论的复杂性,需要对解释进行解释;凯瑞追随格尔茨,提出传播的文化研究旨在解读有意义的符号行为或行动。华人学者与西方思想家展开对话,如赵鼎新对话韦伯与格尔茨,比较了解读与解释两种传统;李金铨则融会了韦伯与米尔斯的理论观,提倡“韦伯式的现象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黄光国融合西方科学哲学精神,将传统观念发展为学术概念,建构出“人情与面子”理论。在“他山之石”的映照之下,华夏传播理论的“本土之路”有很大进展。体现为两种路径,一是从传播结构考察中国历史,二是试图将观念胚胎发展为传播理论。对前者而言,人们对作为传播结构的“无形的网络”(吴予敏)理解得越来越深入,涌现出一大批结构视角的研究(胡河宁、刘大明、黄春平、巫称喜、潘祥辉等);对后者而言,研究者不仅完成了对“从胚胎到理论”路径的知识论论证(邵培仁、姚锦云),还共同梳理出“风草论”(黄星民、邵培仁、谢清果等)、“和”(陈国明、邵培仁、贾文山、芮必峰等)、“阴—阳”“感—应”“时—位”(陈国明、萧小穗、邵培仁等)、“和—合”“交—通”“心—受”“中—正”“名—实”“言—行”“易—简”(邵培仁、姚锦云等)等观念和命题胚胎,并开始了概念化、命题化乃至理论化的工作。
【注释】
[1]“华夏传播”的说法已大致被本领域研究者认同和接受。最早的系统性著作是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1997),此后有郑学檬主编的“华夏传播研究丛书”(2001)一套三册,近年有谢清果《华夏传播学引论》(2017)和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2018)等。其他相关研究参见:孙旭培:《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一个硕果——〈华夏传播论〉评介》,《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黄星民:《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周伟业:《东方范式: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与价值——以汉语成语、谚语、俗语为中心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邵培仁、姚锦云:《传播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邵培仁、姚锦云:《为历史辩护: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谢清果:《2011—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
[2]关绍箕:《中国传播理论》,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第5页。
[3]周伟业:《东方范式: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与价值——以汉语成语、谚语、俗语为中心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4]祝建华:《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5]祝建华:《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6]李国正:《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81—86页。
[7]郑学檬主编的“华夏传播研究丛书”,一套三册。分别是郑学檬:《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李国正:《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黄鸣奋:《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8]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
[9]吴予敏:《中国传播观念史研究的进路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10]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11]〔美〕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2]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13]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14]张祥龙:《中国古代思想能否被概念化?》,《读书》1999年第7期。
[15]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16]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1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页。
[18]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7页。
[19]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9页。
[20]〔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4页。
[21]〔英〕彼得·柯文尼、〔英〕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江涛、向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2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3页。
[23]〔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24]Immanuel Wallerstein,Open the Social Sciences Report of the Gulbenkian Commiss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2.
[2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26]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p.4.
[27]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p.5.
[2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2—93页。
[2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5页。
[3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3页。
[3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5—75页。
[3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6页。〔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页。
[33]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9.
[34]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9.
[3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36]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5.
[37]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5.
[3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页。
[3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1]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Inc.,1973,p.5.
[4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页。
[4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4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4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33—534页。
[4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4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5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34页。
[5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52]〔美〕A.爱因斯坦、〔波兰〕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第213页。
[5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2—43页。
[54]〔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55]〔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5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40页。
[5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页。
[58]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页。
[5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9页。
[6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6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6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6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64]〔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6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8页。
[6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67]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2页。
[68]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6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70]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7页。
[71]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5页。
[72]李金铨:《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开放时代》2014年第2期。
[73]两个内地译本(陈强、张永强译本,李康译本)都将biography译为“人生”,而李金铨将其译为“传记”,更强调了社会科学的建构论意义。
[74]C.Wright 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6.
[75]C.Wright Mills,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7.
[76]〔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7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页。
[78]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4页。
[79]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7页。
[80]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4页。
[81]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5页。
[82]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7页。
[83]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6页。
[84]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7页。
[85]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06页。
[86]李金铨:《记者与时代相遇》,见李金铨编:《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49—450页。
[8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8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9页。
[89]〔美〕斯蒂芬·图尔敏:《常规科学和革命科学的区别能成立吗?》,见〔英〕伊雷姆·拉卡托斯、〔美〕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90]〔美〕斯蒂芬·图尔敏:《常规科学和革命科学的区别能成立吗?》,见〔英〕伊雷姆·拉卡托斯、〔美〕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55页。
[91]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1页。
[92]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4页。
[93]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2页。
[94]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95]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新版序言”第1页。
[96]〔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5、27页。
[97]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0—271页。
[98]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6页。(www.xing528.com)
[99]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8—29页。
[100]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101]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0—271页。
[102]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103]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04]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105]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106]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2页。
[107]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1页。
[108]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0页。
[109]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页。
[110]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1]吴予敏:《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
[112]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113]陈世敏:《华夏传播学方法论初探》,《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114]陈国明:《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前言”第1页。
[115]黄星民:《华夏传播研究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116]陈力丹:《论孔子的传播思想——读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1期。
[117]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7页。
[118]黄旦:《历史学的想象力:在事与叙之间》,《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
[119]〔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3页。
[120]〔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121]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09页。
[122]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10页。
[123]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11—212页。
[124]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22页。
[12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15—219页。
[126]观点源自2017年11月18日吴予敏在厦门大学举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年会”上的主题发言。
[127]胡翼青:《超越功能主义意识形态:再论传播社会功能研究》,见〔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3—108页。
[128]刘海龙:《一篇存在争议的传播学奠基文献》,见〔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2—28页。
[129]余也鲁提出了12个探索的入口,包括:(1)传与创新;(2)政治传通的结构与途径;(3)传与革命;(4)人际传播的特征;(5)说服的理论与实际;(6)环境(setting)与传通;(7)符号与传;(8)民间传通途径;(9)传播工具及其影响;(10)中外文化接触中“传”的活动;(11)从语言的浓缩与过滤中找“传”的原理;(12)基本的传的观念的研究。参见余也鲁:《论探索——回到历史,回到中国》,见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130]吴予敏:《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
[131]吴予敏:《从“礼治”到“法治”:传的观念》,见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0—51页。
[132]吴予敏:《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
[133]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第77期。潘祥辉:《“歌以咏政”:作为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及其政治传播功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6期。
[134]崔炼农:《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7页。
[135]胡河宁:《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组织传播的前科学叙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136]王醒:《春秋战国时期的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6期。
[137]刘大明:《试论宋代谣言传播的政治风险防控》,《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
[138]黄春平:《汉代朝政消息的发布——布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139]黄春平:《汉代军事信息的传播——檄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140]杨军:《宋代榜的传播学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141]巫称喜:《神权政治与商代信息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142]潘祥辉:《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殷周青铜器的文化与政治传播功能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2期。
[143]潘祥辉:《“歌以咏政”:作为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及其政治传播功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6期。
[144]邵培仁:《一部视野开阔的华夏传播专论——〈华夏传播新探〉序》,见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序言”第1页。
[145]孙旭培:《质量上乘 坚持探索 必成大器——〈华夏传播新探〉序》,见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序言”第1页。
[146]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6—94页。
[147]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89—227页。
[148]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41—188页。
[149]潘祥辉:《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29—262页。
[150]参见本书第二章“路径与方法: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151]〔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152]参见本书第二章“路径与方法: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153]〔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第34页。
[154]〔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9页。
[15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41页。
[156]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30页。
[157]杨中芳:《我的“自我”探索:一个本土研究者的自述(代序)》,见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158]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159]参见本书第四章“寻找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
[160]邵培仁:《传播观念断想》,《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6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参见本书第十章“价值传播模式:《论语》与‘德之流行’的意义因果论”。
[162]观点引自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2014年7月12日在“第十期复旦暑期学校”上的讲座发言。
[16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164]〔美〕乔治·莱考夫、〔美〕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165]参见本书第一章“历史与当下: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
[166]Gliffod Geertz,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New York:Basic Books,Inc.,1983,p.3(introduction).
[167]当然还有一些思想家(如庄子)思想独特,依然具备理论价值,这另当别论。
[168]参见本书第四章“寻找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
[169]黄星民:《礼乐传播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170]黄星民:《礼乐传播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171]参见本书第十章“价值传播模式:《论语》与‘德之流行’的意义因果论”。
[172]谢清果、陈昱成:《“风草论”:建构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尝试》,《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9期。
[173]参见本书第十章“价值传播模式:《论语》与‘德之流行’的意义因果论”。
[174]参见本书第二章“路径与方法: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175]Guo-Ming Chen,“Bian(Change):A perpetual discourse of I 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vol.17,no.4,2008,pp.7-16.
[176]芮必峰、石庆生:《致中和:中国文化中的主流传播价值观》,《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77]陈国明提出的迈向跨文化理解的中国传播“和”理论,具体内容是: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在人类交流过程中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社会衡量传播能力的主要标准,指导着中国人的传播行为。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和谐或体现能力,需要一个体现中国传播的“和”理论。“和谐”是中国传播之轴,由九辐相持:仁、义、礼、时、位、幾、关系、面子和权力。首先,“仁、义、礼”构成了中国人传播过程中交流活动参与者的内心结构的基础,是实现和谐和发挥传播能力的根本。个人必须加以内化,才能称为中国文化环境中的成功传播者。其次,“仁、义、礼”需与三个外在因素“时、位、幾”相协调。内外因素的结合,将决定中国人传播活动能否在转变过程中成功。第三,这六种因素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的环境网络,中国人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策略性行为以应对日常交流,核心策略即“关系、面子和权力”,和谐的实现最终要建立在对这三个概念的运用上。参见陈国明:《有助于跨文化理解的中国传播和谐理论》,见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34页。
[178]参见邵培仁:《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6期。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9]参见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0]Xiaosui Xiao,“Yijing as a self-circulating and self-justified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vol.15,no.1,2006,pp.1-11.
[181]Xiaosui Xiao,“The narrative model of Yijing,”China Media Research,vol.5,no.3,2009,pp.102-109.中文版见:萧小穗:《易经的叙事模式》,徐俪成译,《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09年第4期。
[182]Xiaosui Xiao&Guo-Ming Chen,“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moral competence:A Confucian perspective,”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vol.4,no.1,2009,pp.61-74.
[183]参见Richard Holt&Hui-Ching Chang,“Lessons from I Ching:Reconcei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change,”China Media Research,vol.5,no.3,2009,pp.82-93.中文版见:〔美〕理查德·霍尔特、张惠晶:《〈易经〉的启示:于变化之概念重构跨文化传播》,康京京译,《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0年第3期。
[184]Mary Fong,“Developing self and communications through the spiritual wisdom of the I Ching,”China Media Research,vol.5,no.3,2009,pp.110-118.中文版见:〔美〕玛丽·冯:《通过〈易经〉的精神智慧发展自我和促进沟通》,黄清译,《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0年第3期。
[185]陈国明:《关于〈易经〉传播模式》,赵晶晶(J.Z.爱门森)译,《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1年第1期。
[186]Guo-Ming Chen,“Bian(Change):A perpetual discourse of I 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vol.17,no.4,2008,pp.7-16.
[187]陈国明:《易经八卦的人际关系发展模式》,见陈国明主编:《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25页。
[188]参见本书第七章“华夏交往观:从‘和而不同’到‘交而遂通’”。
[189]参见本书第八章“传播的交往观:从华夏交往史到《周易》交往图式”。
[190]参见本书第五章“从观念到概念:‘观—味—知’与‘接受主体性’”。
[191]参见本书第六章“传播的接受观:‘接受主体性’与儒释道”。
[192]参见本书第九章“传播的辩证观:先秦‘名实—言意’命题群的理论化”。
[193]参见本书第四章“寻找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
[194]参见本书第十章“价值传播模式:《论语》与‘德之流行’的意义因果论”。
[195]参见谢清果:《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196]姚锦云:《用“问题意识”观照“内在理路”——评谢清果〈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华夏传播研究》2018年第1期(创刊号)。
[197]参见本书第十一章“华夏传播理论的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