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特殊和声手法的运用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特殊和声手法的运用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平行进行1.平行五八度的使用在大小调体系的和声写作中,平行进行是不多见的,尤其对平行五八度的使用更是加以禁止。第二小节右手部分连续使用平行和弦。从实际伴奏中看,高音区的线条补充使用较多。以上论述了伴奏中的一些特殊手法。综上所述,和声在声乐钢琴伴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特殊和声手法的运用

(一)平行进行

1.平行五八度的使用

在大小调体系的和声写作中,平行进行是不多见的,尤其对平行五八度的使用更是加以禁止。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尤其是钢琴伴奏),对平行五八度的运用却是较多的。这是因为平行五八度有着其他音程所不具备的特性——极强的写意性和描绘性。

平行五度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中比较普遍,例如歌曲《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的前奏。左手连续使用了三个不同音高的五度音程,音乐那种忧郁,伤感的情绪被充分地表达出来。

八度属于完全协和音程。平行八度的连续使用适合描绘空旷的景象,也可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空洞、失落。因而有时在伴奏中也会使用,不过其使用率不及平行五度。

2.平行和弦的使用

平行和弦是在三度、六度附加声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和声手法。相当于将原来单线条的旋律变成色彩化的和声式旋律。它一般有两种形态:一是按大小调自然音列的关系平行进行;二是根据旋律声部的音程关系做严格的平行进行。在实际运用中第一种形态较为多见。

组成平行和弦的,可以是原位三和弦、七和弦等,也可以是这些和弦的转位和弦。从音响效果上看,原位和弦沉稳,转位和弦则富有动势。其用法一般有三种:一是以旋律的附加和声声部出现;二是以旋律的和声背景形式出现;三是包括低音声部在内的平行和声进行。从实际伴奏的效果看,第一种形态更为我们所常用。

如《我爱你中国》歌曲高潮的前一句。第二小节右手部分连续使用平行和弦。它与左手的八度下行音阶一起营造出恢宏的气势,为高潮点的到来蓄积着力量,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旋律的补充手法

在旋律的进行中,受节奏变化、歌唱者换气、音乐结构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某些休止或者延长音。此时,为了避免给听众造成停滞感,伴奏应该对这些地方做出及时的补充,以确保音乐的流畅性。从手法上分析,旋律的补充可以分为:华彩性补充、模仿性补充和线条性补充。

1.华彩性补充

这是声乐钢琴伴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补充手段。其形式变化多样,且都很短小,具有流畅、明亮的色彩。它的音响构成材料可以是和弦、分解和弦、音阶、双音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补充材料,都应保证其与旋律性格相吻合、在和声和节拍上一定要与旋律相一致,与节奏、音区和和弦外音等形成一定的对比。例如,《送我一支玫瑰花》是一首新疆民歌,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歌曲第一句,旋律欢快、活泼。最后一小节是二分音符的“mi”,为了使音乐更流畅,伴奏在右手部分加入级进式的三度上行音程(华彩性补充),顺利地过渡到第二句。

2.模仿性补充

所谓模仿性补充,指的是作为补充的音调材料对于旋律具有模仿的因素。一般说来,在伴奏中使用的模仿性补充只是局部的,其结构很小。补充的音调与旋律的音调相似,加强了音调的统一。常见的有:(www.xing528.com)

动机性模仿:从旋律中截取片段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动机进行模仿。

节奏性模仿:选用旋律中某一特性节奏予以模仿补充,其音调可能与旋律不相同。

走向性模仿:选取旋律的音程关系或走向进行模仿补充,其节奏可以与旋律保持不同。

旋律性补充的声部可以在旋律声部的上方,也可以在下方,很少置于旋律所在的音区。因为此种做法不仅难以弹奏,而且效果很不理想。

以歌曲《在水一方》为例,《在水一方》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歌曲第一句,伴奏在右手部分对旋律进行高八度模仿,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加深听众对音乐的主题印象,还形成一种“追赶”,使音乐的情绪更加激昂。

除了上例的模仿补充外,在低声部也可以加入模仿性的补充。如《雁南飞》,歌曲讲述了苏联战争时期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歌曲开始部分,为了衬托出女主角忧伤、难过的心情,伴奏的左手部分在低声区一直模仿主旋律,仿佛是女主角正回忆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右手采用下行分解和弦式织体,既符合歌曲的抒情性,也好似新的生活在向女主角招手。

3.线条性补充

线条性补充是一种更富有抒情效果的补充,适合于中速、慢速的歌曲伴奏中,多在歌曲有较长时值间隙时使用。它可以分为高音区线条补充和低音区线条补充(二者也可以结合使用)。从实际伴奏中看,高音区的线条补充使用较多。这主要是因为线条性的补充在高音区有更多的设计可能,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线条性补充的特点是:在和弦音的基础上加入各种变化的和弦外音。其简单的形式类似于华彩性补充。如果将各种和弦外音结合使用,尤其在节奏、音调的走向上加以变化,形成起伏,则旋律线条就更加强烈。

我国五声调式和声中由于其独特的五声性要求,因此对民族歌曲做线条性补充时,应尽量突出五声性的特点。如歌曲《小背篓》旋律优美,感情真挚、亲切,叙述了童年的美好景象,借此表达对无私的母爱的赞美。歌曲高潮前一句“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通过乐谱可以看出,右手在第二小节最后两拍使用了线条性补充手法,左手采用八度低音级进下行,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上例是短小的线性补充,它可以使歌曲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潮。当线性补充具备一定规模时,就接近(形成)支声复调。由于它类似新增加的一个声部,因此在歌曲情绪的表达、升华等方面有着更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歌曲《母亲的眼睛》,歌曲讲述了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曲家对天下母亲的赞美之情。歌曲的高潮部分“早也眺望,晚也眺望。晴也担心,雨也担心”,通过伴奏谱可以发现,右手部分形成了一条与主旋律相交织的旋律(一定规模的线性补充,此时已形成支声复调)。它的出现使歌曲此时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音乐由此更为打动人,对母爱的赞美之意也因此得到更充分地表达。

以上论述了伴奏中的一些特殊手法。在实际伴奏中,这样的手法种类还有很多,且用法也是灵活多样。适当地使用这些手法可以使伴奏“锦上添花”。我们应该在伴奏中不断地学习、总结,力争早日对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和声在声乐钢琴伴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渗透于伴奏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对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伴奏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和声的理论学习,还应把这些理论知识付诸大量的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运用好和声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歌曲创作背景、内在含义创作出的伴奏才是彻底与歌曲融为一体的伴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