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弦类别及色彩分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

和弦类别及色彩分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大三和弦的色彩明亮、宽广,给人以坚定感。因此具有扩张,坚硬不安的色彩。减三和弦的五音被降低半音,因此它有种内收的紧张情绪,故其色彩具有收缩、阴暗的特点。在歌曲第一句,第二、三小节的和弦分别是Ⅴ43、Ⅴ7。和减三和弦相比,它的紧张度进一步加强,更具有倾向,苦闷的色彩,在描绘一些紧张的气氛,内心复杂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选用该和弦。

和弦类别及色彩分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

(一)传统大小调中常见的和弦

在传统的大小调式中,我们常见的和弦主要是以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如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等,在这些和弦里,最常见的要数三和弦和七和弦。

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如果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是三度关系,我们就称该和弦为原位三和弦。此时,和弦下方的音叫根音,中间的音叫三音,上方的音是五音。在这个框架下,根据根音与三音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和弦分为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

大三和弦中,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如果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则是小三和弦。在这两个和弦中,根音和五音都保持着纯五度的音程关系。

一般来说,大三和弦的色彩明亮、宽广,给人以坚定感。小三和弦则显得暗淡、柔和,易给人忧伤感。例如歌曲《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革命年代,《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激励了无数的英勇少年。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将是共产儿童团”一句中,旋律抑扬顿挫,音调由弱到强。这部分的伴奏只选用了主、属两个大三性质的和弦,简洁而清晰地表达出歌曲所洋溢着的革命热情与青春活力,给人以坚定豪迈的气质。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苏联歌曲之一。词作家将俄罗斯淳朴的自然景色、年轻人真挚的心声、朦胧的爱情、黎明前的依依惜别巧妙地融为一体,仿佛是真实出现的景象。歌曲的第一个乐句,自然小调(e小调),陈述的是深夜花园一片寂静的场面。此处只有选用柔和、暗淡的小三和弦才符合歌曲的意境和内涵。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各有一种派生形式,即借用变音记号对五音进行改变而形成的。大三和弦的五音升高半音即成为增三和弦,而小三和弦的五音降低半音则是减三和弦。

从和弦的色彩角度来说,增三和弦有一种向外的张力,它不稳定,五音需要上行解决(根据音的倾向性,被升高半音的音要上行解决)。因此具有扩张,坚硬不安的色彩。如《黄水谣》中“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该句的“奸淫烧杀”形象地描绘出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无恶不作的罪行和嚣张猖狂的气焰。在“烧杀”这个地方,我们若配以普通的大三和弦,就会使音乐的感染力大打折扣,而换之以增三和弦,则能将日寇那种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生动地表达出来。

减三和弦的五音被降低半音,因此它有种内收的紧张情绪(降五音要下行解决),故其色彩具有收缩、阴暗的特点。还是以歌曲《黄水谣》为例,“自从鬼子来……”这一句开始,音乐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鬼子的入侵,使老百姓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满,我们如果在此处配以减三和弦,就恰好能表现当时紧张、阴暗的气氛和老百姓内心的恐惧不安。

以上四种三和弦还有转位形式,当三音处于最下方的位置时,是和弦的第一转位,我们称之为“六和弦”,五音位于最下方时是第二转位,叫作“四六和弦”。虽然原位和弦和其转位在色彩上有些差别,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并未发生改变,同时考虑到和弦连接的规则和实际运用的需要,转位和弦在声乐钢琴伴奏中同样经常见到。

增三和弦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根音与五音是增五度,转位与原位的实际音响效果差不多,故在声乐钢琴伴奏中,我们很少使用它的转位。

七和弦由4个音组成,如果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是三度关系,该和弦就是原位七和弦,从下到上的四个音依次称作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在前面的几种三和弦的基础上,再结合根音距七音的音程关系,七和弦可分为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减七和弦等。每个七和弦都有三种转位形式:三音位于最下方时是第一转位,叫作“五六和弦”;五音位于最下方时是第二转位,叫作“三四和弦”;当七音在最下面时是第三转位,我们称之为“二和弦”。

大小七和弦以下方三个音构成大三和弦,根音到七音为小七度而得名,正是这个小七度的存在使得大小七和弦变得不稳定。在色彩上给人以紧张,推动之感。在传统大小调中,其典型的代表是属七和弦。原位属七和弦的低音是调式中的属音,对主音有着强烈的支撑作用,而三音是调式中的导音,对主音有着极强的倾向性。因此属七和弦常在终止或半终止的地方出现,以加强对调式调性的明确、巩固。如俄罗斯歌曲《三套车》,这首歌曲的终止式就是原位Ⅴ7—Ⅰ。在传统大小调和声中,这样的终止式是最常见的。再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曲的第一个乐句,e自然小调。其终止式为Ⅴ7—Ⅰ,两个和弦的根音呈上四度关系,体现了属和弦对主和弦的强烈支持,使调性得到好的巩固。

转位的属七和弦也可以在结构内部使用,其紧张性有利于推动音乐的继续发展。例如歌曲《桑塔·露琪亚》,这是一首闻名世界的那不勒斯歌曲,降E大调。歌曲描写了凉风拂面的晚上,船夫为了让人们坐他的船而深情地歌唱周围美丽的夜景。在歌曲第一句,第二、三小节的和弦分别是Ⅴ43、Ⅴ7。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随着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婉转起伏,仿佛是一圈圈荡漾的水波,Ⅴ4和弦的使用在根音关系上给音乐的发展以有力的支持,为歌曲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构成小七和弦的四个音中,下方三个音构成小三和弦,根音与七音构成小七度音程。原本柔和暗淡的小三和弦加上这个小七度后,色彩变得更加细腻,更具柔和、内敛、忧愁之感。加强了与前后和弦间的联系,能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绪。在大调中其代表是Ⅱ7,对于这个和弦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将其和属和弦连用,构成终止式。当然,Ⅱ7同样可以使用转位形式,用于音乐的内部,和其他和弦一起推动音乐的发展。例如歌曲《玛莱卡莱》第一句,d小调。音乐的和声进行是Ⅰ—Ⅳ—ⅠⅡ65—Ⅴ7—Ⅰ。词作家通过描写水中追逐嬉戏的鱼儿,寄托自己对心上人的思恋。Ⅱ65的使用在低音上对音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令原本活泼的音乐更富动感。

半减七和弦的下面三个音构成减三和弦,根音到七音是小七度,故此它又被称作减三小七和弦。和减三和弦相比,它的紧张度进一步加强,更具有倾向,苦闷的色彩,在描绘一些紧张的气氛,内心复杂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选用该和弦。我们将半减七和弦的七音降低半音即成了减七和弦,此时的根音与七音成了减七度,和弦的紧张性再次加强,色彩上显得更倾斜,纠结和阴暗。对紧张气氛及其内心不安情绪的烘托更为生动。有时我们甚至用该和弦取代半减七和弦。例如歌曲《啊,呀,呀!》的第一句,E大调。作曲家为了表现主人公在夜里等恋人回信时焦急、忐忑的心情,在第二、第四小节分别使用了Ⅶ2、Ⅶ43和弦。Ⅶ和弦特有的色彩与歌曲的内涵、意境十分吻合,形象地把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展现在听众面前。

上述几种常用的三和弦,七和弦都是在自然调式内,除了这些和弦外,还有一些附属和弦也是我们所熟悉的,譬如:重属功能组的和弦、其他各级的附属和弦(七级除外)。这些和弦由于引入了新的变化音,加强了音的倾向性,具有新的色彩,丰富了和声的表现手法,因而在伴奏中也会经常用到。

重属和弦,即调式二级音上建立的大三、大小七等结构的和弦。该功能组的和弦最大的特点是升高了调式的四级音(下属音),重属导三、导七正是在这个升高的四级音上构建的减三和弦或减三小七和弦。升高的四级音对于属音的期待非常强烈,因此重属功能组的和弦对属功能组的倾向性异常明显。在实际的伴奏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重属功能组的和弦,最典型的用法就是在乐曲的终止、半终止处取代自然调式中的二级和弦。这样处理可以增强对属和弦的期待,更好地明确调性。例如歌曲《孟姜女》,秦代修建长城,大量男丁被征用,孟姜女的丈夫也未幸免。转眼间一年已过去,思念丈夫的她踏上了寻夫路。歌曲讲述了孟姜女对夫君的深深思念。伴奏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重属和弦。如“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一句中的第二小节第二个和弦则为重属和弦。它与后面的属和弦构成一个非常标准的终止式,很好地明确了调性。同时,重属和弦特有的色彩对“长”字也是一种强调,形象地刻画出孟姜女以及和孟姜女有着同样遭遇的女子内心的无奈、心痛。

除重属和弦外,伴奏中还可能用到其他附属和弦,这里最常见的要数大调的Ⅱ级附属和弦。这是个在调式Ⅵ级音上建立的大三和弦或大小七和弦。它加强了调式Ⅰ级音同Ⅱ级音的联系。Ⅵ级和弦原本是小三和弦,现在却成了大三结构的和弦,色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音乐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五声调式和声中特有的和弦

以上各种和弦都是在大小调体系的范围内,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民歌又该怎么处理呢?从大量的作品来看,我国五声民族调式所使用的和弦与大小调体系的和弦差不多——三度叠置的和弦为主,但由于我国民族调式的调式结构,特别是风格上的差异,因此在和声的运用上又有着独特的一面。

我国五声民族调式中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与大小调中的用法基本一样。有时,为了确保音乐的色彩、风格,我们会使用一些看上去与三度叠置不同的和弦,即变异和弦。这类和弦虽然与三度叠置的和弦有差异,但其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因此我们仍把它们看成三度叠置的和弦的一种特殊变体。

这些变异和弦并不是随意地用几个五声音阶的音组成,它有着自身的结合原则——符合以下两个规律:第一,它必须是五声性的。第二,在三度叠置的和弦的基础上变异。

整个五声音阶中,有大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小六度、小七度这几种音程。构成五声性变异和弦的各和弦音之间的关系也应是五声音阶中所包含的音程。如果和弦中出现了小二度、增四度等音程,则该和弦就不是五声性和弦了。

五声性的变异和弦主要指对三度叠置的和弦进行的变异,在此基础上根据五声性的特点对它们以非三度的处理。在此处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第一,和弦的根音不可改。根音表明一个和弦的级数,决定着和弦的功能作用。如果根音发生改变,和弦的级数、功能作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第二,原和弦的框架结构不能变。对于三和弦来说,它的框架就是根音到五音形成的五度结构;对于七和弦而言,则是根音与七音构成的七度框架。这里的五度、七度是不能发生变化的,否则和弦的外形就要改变,对和弦的根音支持也会造成影响。

在使用变异和弦时,我们一般只用其原位,因为一旦转位就可能成为其他和弦了。常见的变异和弦有空五度和弦、换音和弦和加音和弦三种。

1.空五度和弦

空五度和弦即省去和弦三音而形成的和弦。尤其是三和弦在民族音乐的伴奏中,省去其三音是最常见的做法。它具有空洞、飘浮的色彩。因此空五度和弦可以用于下列情况:当和弦的三音是偏音时;避免明显的大、小调的色彩效果;纯粹需要空五度所特有的音响效果。

空五度和弦可用在乐曲的任何部位也常被用作终止主和弦。例如歌曲《舞曲》的第一句,创作者为了突出五声性,左手部分一直使用省略三音的和弦(空五度和弦)。在这一乐句中,空五度和弦既用在开始处,又被作为终止和弦使用。它所特有的空洞、飘浮的色彩令欢快的舞曲气氛更加热烈。(www.xing528.com)

此外,利用空五度和弦,我们可以模仿一些音响效果。可以借助空五度和弦模仿鼓声,除了三和弦的空五度结构外,也有将小七和弦的三音省略而形成的空五度结构的七和弦,此时的七和弦更具有民族色彩。

2.换音和弦

根据五声性的特点,在一个和弦中我们用根音上的二度或四度音(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个音程),替换和弦的三音所得到的和弦叫作换音和弦。换音和弦的使用可以避免和弦中原本存在的偏音,例如商和弦的三音,徵和弦的三音,它们的存在会使五声性大大削弱,若采取换音的方式将其换掉后,其五声性就会变得突出。当然,换音和弦也可以使大小调的色彩变弱。我们知道,宫和弦如果采用三度叠置的形式,其大调色彩必然占据优势,但是采用换音结构后,大调色彩则变得很弱了。

使用换音和弦时,我们应注意:在三和弦中,既可以使用大二度,也可以使用纯四度的音替换三音。但如果是小七和弦,我们则应少用二度音作为换音,理由是,二度的换音距离和弦的根音太近,会影响和弦功能性的明确,倘若将二度音移高八度,就成了九和弦,使和弦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小七和弦中,我们最好采用四度换音的方式。

调式中的每一级都能使用换音和弦,同时乐曲的任何位置也可以使用换音和弦。如歌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这是一首新创作的陕北民歌,选自电影人生》。歌曲陈述了女主角对恋人的依依惜别,期盼他早日回来的情景。歌曲的第一句,c商调式。为了表现出陕北地区高亢、明亮的音乐特点,伴奏选择属和弦作为开始和弦,且用四度音程替换属和弦的三音(三音是偏音)。该乐句结束时,伴奏采用分解和弦式织体并同时使用二度、四度音程替换主和弦三音,以此增加音乐的五声色彩,由此把听众带入无垠的陕北地域。

3.加音和弦

在一个大三和弦、小三和弦或者小七和弦上,另外加入一个或两个非三度叠置的音而构成的和弦,就是加音和弦。以五声音阶所包含的音程为依据,加音和弦的具体加音方法如下:

第一,大三和弦一般加根音上的大二度、大六度。在这种结构的和弦中,如果加入纯四度的音,和弦的三音与加入的这个音就形成了小二度,而小二度未在五声音阶所包含的音程范围内。

第二,小三和弦、小七和弦只能加纯四度的音。小三和弦中,若加入大二度的音,则加入的这个音与和弦的三音构成了小二度;加入大六度,三音同加入的音又构成了增四度。小七和弦加入大二度,会出现和小三和弦一样的情况;加入大六度,加入的音与七音也形成了小二度。因此,在为小三和弦和小七和弦加音时,我们一定要谨慎。

加音和弦使用最多的就是在宫和弦,徵和弦上加六度。它们可以分别用作宫调式,徵调式的主和弦。如《红色娘子军》,这是首大家熟知的革命歌曲,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一批来自农村的青年妇女英勇作战的光辉事迹。歌曲的第一句,G宫调式,旋律欢快优美。音乐为了突出五声性特点,在主和弦上方附加六度音程。左手低音一直在主、属音之间重复,积极地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将娘子军勇敢、乐观的革命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

此外,三和弦也可以附加二度音程;小七和弦加纯四度,在乐曲的开始处作为主和弦使用。值得提出的是,在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和声中,也有“加六度和弦”,即在大调主和弦的根音上加一个大六度。但对该和弦的用法却远远不及我国调式和声中那样灵活。

此外,在论述这三种变异和弦时,七和弦只提到了小七和弦,这是因为,受五声性的影响,构成和弦的各音彼此间的音程关系应是五声音阶所包含的,小七和弦恰好满足此条件。

(三)流行音乐中的特有和弦

流行音乐,又名“通俗音乐”“商品音乐”,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而创作的音乐。这种音乐在当下最普遍,流行最广,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其艺术性也不容小觑。如果说传统和声强调功能进行,调式和声除了注重功能外,对色彩也很有讲究,那么,流行音乐的和声则主要强调色彩性。

流行音乐的和声灵活多样,它的发展,形成可谓“博采众长”——其根基是传统和声,发展变化受调式和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和声理论。

在实际运用中,流行音乐也是以常规的三度叠置和弦为主。但不同的是,它对功能性的要求大大降低,甚至对传统和声的功能序进予以“颠覆”,例如Ⅴ—Ⅳ的功能倒置在流行音乐中经常可见。其次,为了突出色彩性,取得好的效果,创作者往往会使用一些不常见的和弦,例如:Ⅴ13和弦,Ⅴ13和弦既有属七和弦的紧张,推动之感,也有小三和弦的忧伤,暗淡之色。使用Ⅴ13和弦,除了在和声的进行上能更顺利外,音响效果上的新颖也是一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了适应大多数人们的听觉要求,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会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摇滚的元素,在和声上的直接体现就是运用强力和弦。强力和弦其实就是我国五声调式和声里提到的空五度和弦。所不同的是,在流行音乐中,这个和弦被用在失真的电吉他上。由于纯五度有着极强的融合性,因此当它与旋律结合起来时,不易给人不谐和的感觉,且该和弦一般出现于强拍强位,给人们以强而有力的效果。如歌曲《曹操》,这首歌曲的伴奏大量使用了强力和弦。创作者运用电吉他演奏这些强力和弦,作品需要的恢宏气势立刻得到体现,眼前仿佛出现了千军万马的征战场面,给人们更加生动的感受。该曲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量使用七和弦甚至九和弦代替三和弦,这在传统和声中很少见。可是流行音乐追求的就是复杂多样的色彩,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创作者有意使用七和弦或者九和弦代替三和弦。这时的七和弦、九和弦已经没有非解决到三和弦的倾向了,它们有着独立的性格,是流行音乐中一种特有的和声现象。例如歌曲《我的快乐》的前奏,a小调。音乐以Ⅱ7开始陈述,中间还使用了Ⅲ7、Ⅵ7和弦,且这些七和弦没有按照传统大小调和声理论进行解决,在音响效果上给人新颖的感觉。

通过对以上谱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它们都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了六度音、七度音。对于这些附加了六度音、七度音的主和弦来说,它们现在只是一个具有特殊稳定感的色彩性终止和弦。从一定的程度上讲,它们仍可以看成是三和弦的复杂形态的替换和弦。

在这类和弦中,和弦的根音不能改变,属和弦的三音也尽量不变,其他的五音、七音等都可以向上,向下做半音变化,但是变化后等于自然音程时,可以不用。

根音上方或者下方三度关系的替换和弦色彩变化非常强烈。这种根音关系决定了它们的功能性很弱。同时,这类和弦又具有两种功能属性。因此,它们有可能成为不同功能组的替换和弦。如:Ⅵ7既能替换主和弦,也可以替换下属和弦,究竟替换什么功能的和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提到流行音乐,我们不得不说说爵士乐。它源于美国,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作为爵士乐的起源和组成部分之一的布鲁斯音乐最为我们熟悉。布鲁斯音乐除了节奏上的鲜明特点外,在调式上也有独立的特点——与大调式相比,它降低了三级音、七级音、甚至五级音,这样的调式我们称之为“蓝调”,蓝调音阶中,三级、七级属于不稳定的调式游移音,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为了强调游移音的效果,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属和弦的降三音和自然三音并置使用,形成特有的音响效果,这已成为爵士乐的一大特点。

蓝调中,降三音、降七音的倾向性也与传统大小调的理论不同,它们有向上和向下两种解决可能,但是以上行解决居多,若下行解决则和大小调的用法接近。

蓝调中常使用的主音及下属音上的属七和弦,在和弦连接时以进行到下四度的属七和弦为特点。

综上所述,蓝调和弦在构成上与大小调和弦没太大的差别,但是在组成和弦组合(和声语汇)上却明显不同。

以上内容对传统和声、调式和声和流行音乐的常用和弦进行了论述。受生活阅历、文化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和弦的色彩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和弦,在演奏力度、乐器音色等不同条件下,色彩也会有差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积累,加强对和弦音响的认识、感受,从而使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尽早地成熟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