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系误区
人们在看待声乐演唱者与声乐钢琴伴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以下三种误区:首先是大多数人认为两者是绿叶和红花的关系,也就是钢琴伴奏永远是陪衬,或者说是可有可无的,伴奏都是为了衬托声乐演唱者的实力而存在的。其次是认为钢琴伴奏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依附于演唱者而存在。最后很多人认为钢琴伴奏是有固定模式的,就是任何歌曲都可以用同一种伴奏形式来衬托。
对于误区的解读:首先,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并不能用红花和绿叶来形容,两者对舞台效果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并没有可比性或者是一先一后。其次,钢琴伴奏并不能独立于声乐演唱者的表演,随着演唱者情绪起伏的变化,伴奏音型也随之变化,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衬托。最后,钢琴模式论更是无稽之谈,每一首歌曲或表演曲目的音型、节奏都是不同的,需要表演者和演唱者用不同的情绪或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解读。如果钢琴被模式化,不仅会显得整个舞台过于杂乱无序,甚至会混淆视听,影响视听者的判断。
(二)平衡与统一——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1.相互依存
首先,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在旋律表演上是相互依存的。对任何一部声乐作品而言,旋律都是灵魂,是视听者最终能够获得心灵洗涤和感染的部分。旋律优美,律动和节拍就会更引人注目,并且通过音量、音色和节拍的起伏而变化,也就是形成了大众口中所谓的曲调。如果在舞台上,钢琴演奏者的声音盖过了演唱者的声音,那么整个演出就会有头重脚轻,给视听者非常吵闹的感觉。比较而言,如果演唱者的声音盖过了钢琴演奏的声音,视听感觉会非常疲惫,影响声乐表现力的同时,也不利于拉近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整个舞台的艺术性也会被大打折扣。
其次,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在情感上是相互依存的。就情感传达和情绪表现两方面来讲,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彼此之间需要进行心灵上的互动。只有两者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才能让受众感受到整个作品的主旨和魅力,从而引发其情感的共鸣。具体来讲,想要突出声乐演唱者的表现力,不仅需要依靠声音的高低和音色是否优美,还需要借助演唱者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实现。例如,想要表达喜悦的心情,需要演唱者面带微笑,加大并加快动作幅度;如果想要烘托悲伤的情绪,则需要演唱者立即进入相对低沉的状态。当演唱者感受到伴奏者的情绪,并且借助其音乐表现将情绪融入演唱中,才能够形成初步的情感共鸣,继而使歌曲充满情感。只有伴奏和演唱互为一致,才能更有效地烘托出声乐作品的情感,进而带动全场的情绪。
最后,两者在意象上也是相互依存的。音乐作品中最大的生命力就是意境的表现力和意象的感染力,尤其在抒情类声乐作品当中,想要将其中蕴含的情感寄托在意象上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需要钢琴伴奏的准确切入和灵活地切换意境,同时也需要演唱者的配合,为受众带来一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在这种虚实结合的动态艺术欣赏领域中,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作品的表达中受到感染和鼓舞,从而体会音乐的情感和情怀。
2.对立统一(www.xing528.com)
首先,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者在音量上是对立统一的。声乐在表现的过程中,音量是衡量其表现力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听众最先感受和获取到的东西。而对于钢琴伴奏来讲,音量则是伴奏者技巧的体现,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有效发挥出来。在音量表现力方面,钢琴伴奏的音量一般不允许超过演唱者的声音,而演唱者也需要把握好度,音量不能过高于伴奏的声音。所以,在表演一部作品之前,伴奏者和演唱者都需要对彼此的声音进行考量和优化,了解对方音量和音域的要求,并能够始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其次,声乐伴奏和声乐演唱者在音色上需要达到对立统一。作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量是外在的部分,而音色则是演唱者和伴奏者内涵的体现,也就是对音乐的把握和感觉性。具体来讲,伴奏者和演唱者在表现一部作品的时候,由于在音色上有所区别,因此必定会进行事先的交流和沟通,以了解该作品的类型,是要求钢琴伴奏跌宕起伏还是细水长流,要求演唱者激情豪迈还是稳定发挥即可,通过音乐特有的张力,使每一个音色都能发挥得恰到好处,将作品中的情感更好地体现出来,是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最直接的动力。
最后,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在节奏上是对立统一的。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其节奏必然出类拔萃。由此可见,节奏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和内在。不管是对声乐钢琴伴奏来说,还是对声乐演唱者来讲,对节奏进行有效把握都至关重要,这也是最能直击观众心灵的音乐表现方式之一。听众跟着节奏的变化、起伏,会感受整个声乐故事的灵魂,与主人公同悲同喜。因此,对节奏进行有效把握对于拉近舞台和观众距离是异常关键的。如果声乐演唱者因为个人原因仅考虑自己节奏的变化,对伴奏节奏不管不顾,必然会导致扰乱音符的出现,打乱两者配合的节奏;如果伴奏者仅把握自己的节奏没有去配合演唱者节奏的起伏,抢拍或者慢拍,也会出现音律不和谐的情况,使主旋律的美感无法发挥出来。
3.相得益彰
首先,声乐钢琴伴奏可以让声乐表演者更有效地把握声乐的节奏和速度。上文也提到,节奏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声乐钢琴的伴奏,可以为演唱者带来一定的指示性作用,让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始终处在同一个节奏位置上,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除此之外,伴奏和演唱中也不能忽视速度的重要性。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伴奏者都有固定的速度节拍,这就为声乐演唱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和科学的速度参考,使其可以按照这个速度进行情感的把握和氛围的烘托,对于衬托作品的喜怒哀乐、引起观众共鸣来说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其次,声乐演唱者的声音也烘托了钢琴伴奏的气氛和旋律。之所以会有人将钢琴伴奏视为绿叶,主要是由于钢琴伴奏可以有效地烘托声乐作品的氛围,在与演唱内容和歌词进行配合的过程中,将整个声乐作品的旋律、情感和氛围烘托到极致,使旋律变得更加流畅,使表演现场的气氛变得更为火热和生动,使刻画出的音乐形象能够深入到每一位观众的心中,让声乐伴奏者、声乐演唱者和观众的思想情感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最后,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之间的高效率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音乐情绪的变化,增强了整部音乐作品的感染力。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有固定的情感寄托和表达方式,伴奏者和演唱者用高密度的默契配合,使整个演出变得相得益彰,不仅将视听感觉调动了起来,而且也很好地烘托了作品的主旨,使受众可以在特定的旋律中有所感悟。除此之外,作为声乐舞台上两种不可或缺的音乐形式,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者的串换和搭配,还可以提高声乐演唱的效果,使每一个人都能体味到声乐创作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