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区别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钢琴伴奏与演唱艺术的和谐搭配是一门综合艺术,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必然要求演唱者与伴奏者高度合作,密切配合。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一定要做到与他的伴奏对象互相了解,双方要了解对方的演奏、演唱风格,在合伴奏的过程中找到最佳配合点,达成共识。独唱离不开伴奏,钢琴伴奏是主要伴奏形式之一。钢琴伴奏无论怎样重要,毕竟是伴奏,它的魅力是在与人合作中发挥出来的。

(一)读谱的区别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钢琴谱是只有两行谱表的,极个别的情况是因为作曲家的需要或者为了弹奏者读谱方便,有时增加一个声部的谱表,所以弹钢琴的人往往习惯于注视双行钢琴谱表,而伴奏谱通常是在钢琴谱上方还有一行合作者的分谱,也就是三行谱表,甚至在声乐作品或重唱、合唱作品中会出现七八行,同时还要看歌词的部分,所以,很多弹伴奏的人练就了“一目多行”的本领,读谱方式的区别是钢琴独奏与伴奏最根本的区别。

(二)音色控制的区别

音色,是指音的色彩。从客观角度理解,音色是由于起振物体和制动物体控制发音体的振动使其泛音产生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听觉变化。演奏手法不同会形成华丽、朦胧、如歌、颗粒般不同听觉色彩效果,而这是由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泛音的强弱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结果。从主观上讲,音色是由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变化,使人产生如同色彩般丰富的联想,引起不同层次的对比感受。良好的音色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唤起人们对所听到的音乐的共鸣。多样的音色在体现钢琴音乐作品风格与特色方面,在展示不同音乐流派与不同钢琴艺术特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琴独奏是充满个性的活动,在完全尊重作品的内容及作曲家的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及对作品的理解,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同的音色表现音乐作品。钢琴伴奏则不同,要比独奏更加注意音色的控制,而且要求更高,不能单凭谱面上的力度记号和表情记号盲目地演奏,而要考虑到伴奏的对象是什么样的音色,音量如何。如果谱子上面标记为p,但独唱者的音量比较大的话,伴奏者就要适当加强自己的音量;独唱者的音色比较暗的情况下,伴奏者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音色不能过于明亮,不能喧宾夺主。伴奏中的音色变化和音响平衡是作品演奏是否成功的关键。单独的伴奏不能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它需要服从主唱或主奏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伴奏不仅是和声的铺垫,同时与表演者形成音色对比,伴奏部分时要突出表演者的声音,不能将自己的表现凌驾于其上,但是演奏前奏、间奏、尾奏部分时又要像独奏那样尽量去表现和发挥。(www.xing528.com)

(三)钢琴伴奏通过合作来体现其价值

随着艺术歌曲的诞生和发展,钢琴伴奏早已不是单纯的旋律陪衬、和声背景,许多音乐作品中需要钢琴去烘托、补充、渲染音乐形象,加深对意境的刻画。作曲家或是一开始就把钢琴伴奏作为整体构思的一部分来考虑,或是在基本确定了某作品的性质、风格、调性等要素之后来考虑钢琴伴奏的风格和织体,作曲家可以用钢琴丰富多变的音色和音高模仿很多声响;也可以利用钢琴可以多个音同时发响的特点,运用音程或和弦,吸收并模仿民间舞曲的节奏、部队行进的步伐节奏等,确立音乐作品的风格及情绪。这种精心构思之后谱写的钢琴伴奏与整个作品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通过伴奏者与其合作者相得益彰的配合技巧,使音乐作品的表现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境地,从而提高表演的艺术魅力。艺术歌曲的人声与钢琴是完全融合不可分割的,丰富的钢琴和声和织体,进一步揭示了歌词的内涵,从而表达和补充了文字中没有表达且无法表达的内容。

钢琴伴奏与演唱艺术的和谐搭配是一门综合艺术,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必然要求演唱者与伴奏者高度合作,密切配合。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一定要做到与他的伴奏对象互相了解,双方要了解对方的演奏、演唱风格,在合伴奏的过程中找到最佳配合点,达成共识。伴奏者要恰如其分地为独唱者营造音乐气氛,把他很自然地带入音乐中去,使表演者轻松自如地发挥,从而使二者成功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独唱离不开伴奏,钢琴伴奏是主要伴奏形式之一。离开了钢琴伴奏,独唱活动就无法进行;同样,离开了独唱,钢琴伴奏也就不复存在了。如同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独唱与钢琴伴奏两者也应是既有各自特点,又必须保持统一、平衡的关系,从而使听众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钢琴伴奏无论怎样重要,毕竟是伴奏,它的魅力是在与人合作中发挥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