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琵琶曲谱的传承与创新成果

传统琵琶曲谱的传承与创新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清初时期,琵琶逐渐普及、乐谱逐渐完善、传承方式逐渐增高、印刷业逐渐兴盛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琵琶在我国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换句话说,琵琶的流派是对琵琶艺术的传承,是随着琵琶发展逐渐壮大,其根据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分为不同的流派。他还统一了琵琶的技巧音符,在我国这也是第一次,这也对后来琵琶古曲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传统琵琶曲谱的传承与创新成果

一种乐器要想流传千古,就要有一个好的流派,这样才能传承未来,琵琶的流派就是这样。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其发展为我国传统乐器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其发展历史悠久,音色特殊,演奏方式独特等因素,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如当今仍有琵琶的流派在相继传承。琵琶作为外来乐器传入中华文化,在经过400多年的衍变及进步,使琵琶的主体发展逐渐成熟起来。明末清初时期,琵琶逐渐普及、乐谱逐渐完善、传承方式逐渐增高、印刷业逐渐兴盛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琵琶在我国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北派逐渐没落,南派也因为受到经济状况、交通因素、流通条件的限制下,形成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流派。换句话说,琵琶的流派是对琵琶艺术的传承,是随着琵琶发展逐渐壮大,其根据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分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不同时期音乐家的认可及传承而来的。

琵琶起源于西亚地区,是在公元3世纪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我国中原地区。伴随着外来乐器的引进,逐渐和中华艺术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演奏的方式和乐器的形态也逐渐发生改变。琵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这两千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繁荣发展的空前时期:隋唐时期和清代时期。隋唐时期,使西域琵琶在我们华夏大地得到全面的展示;清代时期,使得西域琵琶在与中华文化充分融合起来,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一件成熟的典型乐器,这种成熟也促进琵琶的流派在我国的形成。

那么,什么是“流派”呢?概括来讲,流派的本意其实就是指“水的支流”;与此同时,它也包含“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如学派、画派等。从清代中叶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段时间内琵琶流派的数量有很多,说法不一。有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流派分为五大派别,也有的学者分为四大派,甚至还有琵琶七派之说。这也充分说明琵琶在我国的发展是多么地空前、多么地兴盛。虽然学者们对待琵琶流派的观点认识不同。但是他们在对流派划分方法和划分依据上并没有进行过具体论述。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琵琶作为外来乐器传入中华文化,在经过千年的衍变及进步,使琵琶的主体发展逐渐成熟起来。

琵琶的艺术水平不断发展,琵琶曲也在不断出现,所以对于琵琶展现力的要求更加高,演奏琵琶的方法、琵琶的形制同时也不断地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演奏姿势以前是横抱现在是竖抱,以前用右手弹奏,先是指甲弹奏,然后是拨弹,再是用假指甲弹。琵琶的样式促进了琵琶音域不断发展,演奏技巧也慢慢地丰富起来。从最初不换把,到之后换把,对于演奏者,在演奏技巧上必须要持续提高。隋唐的琵琶艺术据史料记载是到达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大批演奏家,例如曹妙达、贺怀志、段善本等。演奏家们风格迥异,琵琶艺术慢慢地形成了不同派别。清朝初期,琵琶演奏分成了南北两派。清朝中后期,南派又出现了几个支派。支派多数在江浙沿海一带,例如无锡派、浦东派、湖派、崇明派和上海派。北派一开始的代表者是王君锡,但是北派的传播赶不上南派,慢慢地就衰落了,直至20世纪80年代王露的出现,琵琶北派才又重新苏醒。北派琵琶的演奏有下面的特征:一是以弹、挑、轮的右手技法为主;二是压、揉、拢等的左手技法。北派比较有名的曲子有《长门怨》《平沙落雁》《渔家乐》。

南派主要有下面几个支派。无锡派代表人物为华秋萍。他综合了南北两派的技巧,取长补短,创造出独特的刚柔相融、有力却不失美的风格。他还统一了琵琶的技巧音符,在我国这也是第一次,这也对后来琵琶古曲的传承打下了基础。他汇编撰写了《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并第一次在我国正式出版。无锡派在华秋萍之后还出现了徐悦庄、杨荫浏、曹安和等一大批著名的琵琶演奏家。20世纪初的民间艺人还有无锡的阿炳,他的演奏技巧及思路也受到无锡派的影响,例如他创作的有名的琵琶曲子《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这些作品的价值到今天都在持续。说到浦东派,它创始人是清代中期的鞠士林。该派的演奏风格特点可以划分文曲、武曲、大曲;并且他们的很多演奏方法一直影响到现在,例如夹弹、飞、虚按等,还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包括陈子敬、鞠茂堂、沈浩初等。(www.xing528.com)

李氏五代人的一脉相传形成了平湖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芳园,该派的演奏被划分为武曲与文曲,二者意义不同。文曲在演奏时候比较注重深刻的意境,着重展示的是细腻的感情元素;而武曲比较注重展示雄壮豪迈的英雄气概,使整个节奏激昂亢进。我国第一本出版的是华秋萍编写的乐谱,其次就是李芳园所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这是继华秋萍编写之后我国第二本出版的琵琶乐谱,也可以简称为《李氏谱》。这些乐谱的出现有利于我国艺术界古曲乐谱的收集,并对乐谱的保留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吴梦飞、朱英、吴柏君等著名琵琶演奏家是该派的代表人物,并随之创新出了“挂线轮”“蝴双飞”等多种多样的新的琵琶演奏技巧。该派演奏家中的代表朱英第一次提出了左手大拇指按托的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拇指的按音轮廓,使琵琶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

蒋泰、沈肇洲、樊少云是崇明派的代表人物。“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是该派的演奏技巧,该派主要擅长演奏高雅、安静的乐曲节奏,一般适合表现温婉、柔美的感情因素。该派的演奏技巧中,“下出轮”应用比较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技巧是“弱起强收”,也被称之为招牌演奏技巧。《飞花点翠》是我国著名演奏家刘天华进行演奏的,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派的不断发展。

上海派又被称之为汪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汪昱庭。该派在内容上吸收了许多其他派别的特点,并充分将它们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凤点头”等出现的新的演奏手法是该派的主要特点。其中“上出轮”的演奏技法更是精彩,手指有力度,声音效果却又饱满圆润。

我国琵琶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琵琶流派是对琵琶艺术的传承,是不同时期琵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而且这些流派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们各具特色的演奏方法和演奏个性,都是我国琵琶界中的瑰宝,有利地促进了我国琵琶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为琵琶艺术带来了传承,为当代琵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乐器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乐器发展旅途中最为灿烂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