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考试史:生员考职与举贡会考

湖北考试史:生员考职与举贡会考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举停废以后,为了解决旧有举贡生员的出路问题,清廷准许限期内举行生员考职与举贡会考。除挑入学堂及见充教员、出洋游学者不予送考外,其余生员,均于考优之年,由各州、县会同教官遴选保送。举贡会考,即举人与恩、拔、副、岁、优贡之会考,亦称举贡考职。时间于考试优、拔与生员考职后,限十一月以前,各按照应送人数如额考选。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举贡会考,录取了吴承仕等367人。

湖北考试史:生员考职与举贡会考

科举停废以后,为了解决旧有举贡生员的出路问题,清廷准许限期内举行生员考职与举贡会考。

生员考职,即生员补考优贡、拔贡。科举停废后,此制依前例继续施行。优贡限考3科,拔贡限考1科。较科举停废之前,取录名额还有所增加,且要求有所放松;但限定,生员之年力尚壮、可入师范学堂及已入学堂者,不准应考。

宣统元年(1909),举行了科举废除后的唯一一次生员考职。湖北考试时,以本省提学使为考官,由提学使调用进士、举人、优贡、拔贡出身之州县官为分阅官。拔、优分两场连考,应试者可俱考;试以史论一篇、四书义或五经义一篇。拔、优复试,则同场举行;题目为史论、五经义各一篇。优贡照原取例额,加4倍考录;拔贡照原取例额,加取一倍(优贡原额每省4名上下,拔贡原额每府2名、县1名)。新取之优、拔贡生,于次年向该省督抚领取咨文,投呈学部,于六月在京朝考,即考职。朝考因人数众多,先在学部考棚分考各省优、拔一场。试题为四书义一篇、史论一篇,分别去取。录取者,定期在保和殿参加优、拔合并朝考;试题为五经义一篇、史论一篇。评定分一、二、三等发榜。一等及二等前10名,中年以下者,用七品小京官;年长者,以知县用;二等10名以后,京官以部司务用,外官以盐库大使、州判、州同、经历、县丞等用。三等者,不授官。

生员之未得优、拔贡者,准比照已满吏考职,用为佐贰杂职,分发试用。除挑入学堂及见充教员、出洋游学者不予送考外,其余生员,均于考优之年,由各州、县会同教官遴选保送。保送人数,比照取额的10倍,以定每州、县应送若干名。俟优生考毕之时,在省城由提学使分别进行两场扃门考试。头场试经义、史论一篇,二场试时务策两篇,于算学、舆地、财政、兵政、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命题,考试前,须认考某项,然后试以专门题目,合校两场以定取法。一等以巡检用,二等以典史用;由吏部分别注选,并准分省或在本省试用。考职限3科以后即行停止。实际只考了一届。

举贡会考,即举人与恩、拔、副、岁、优贡之会考,亦称举贡考职。停废科举后,举贡会考限考三科,每三年一次。由各省保送举贡若干名,按举人4名、贡生1名计算,照戊戌科会试中额,于本额外再加3倍送京考试。各举贡无论游学、游幕、随任及出洋游历,并衙门誊录、录事未得奖叙者,均可应保送之试。其已有官阶或学堂教习、学生定有奖励者并实缺教官与未经朝考之优拔生,不准保送。考试官为各省提学使。时间于考试优、拔与生员考职后,限十一月以前,各按照应送人数如额考选。应考之举贡,于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各择一门于投卷时注明。考试分为二场,头场试以经义、史论各一篇,二场试各报考专门题目,合校两场如额取定。取定后,造具年貌、籍贯、科分、报考某专门清册,随同试卷题纸于年内解部。该举贡等须领取咨文,限次年二月到京复试。复试分一、二、三等发榜。举人取一等及二等前10名,分别京官以主事、中书、七品小京官用,外官以知县用;二等10名以后,分别以州判、盐库大使、府经历、县丞等用;贡生一等者,内用七品小京官,外用知县。三等者落选。

在清政府倒台之前,举贡会考分别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和宣统二年(1910)举行过两次。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举贡会考,录取了吴承仕等367人。宣统二年(1910)庚戌举贡会考,因补考优、拔后贡生增多,而举人拣选就职出路较宽,故改定不分举贡,一体凭文录送,遂将举“四贡一”之例取消。上届未与省送,可由学部甄录送考一节亦行停止。考法、阅卷各事,与丁未会考同。中额为:宗室2名;满洲13名;蒙古4名;汉军5名;直隶32名;奉天4名;山东26名;山西、湖南、广西各12名;陕西、贵州各11名;甘肃7名;江苏20名;安徽、四川各14名;浙江、福建各22名;江西21名;湖北、广东各15名;云南10名。共录取陈命官等320人。[109]

【注释】

[1]参见易力原:《清末科举童子试的形形色色》,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教育文化卷》第4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续增科场条例》光绪十七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4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1414页。

[3]《续增科场条例》光绪二十四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2326页。

[4]清代规定每县学额,按文风之高下、钱粮丁口之多寡分配:大县15名,中县12名,小县7~8名。

[5]参见易力原:《清末科举童子试的形形色色》,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教育文化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6]晚清湖北乡试试期,有两科不在八月: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因水灾之故推至九月;咸丰八年(1858)戊午科,因军事之故推至九月。

[7]参见《申报》1888年9月17日。

[8]参见《申报》1888年9月22日。

[9]实际数目多有变动。根据清季历次科考年份申报登载的湖北乡试题名录统计,1875年正榜中额为76人,1876年为60人,1888年为60人,1889年为76人,1894年为74人,1903年为60名,而1902年壬寅补行庚子、辛丑并科乡试,中额为118人(此两科平均计算的话,每科为59人)。

[10]此“方”字号估计是取“施”字的一部分,同理,下文的“员”字号应是取“郧”字的一部分。另有四川宁远府另编“丁”字号,湖南苗生另编“田”字号,大概都是这样得来。

[1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79页。

[12]咸丰五年(1855)湖北乙卯正科,因太平天国战争的原因未能如期举行,于咸丰八年(1858)戊午正科补行;咸丰十一年(1861)湖北辛酉正科,同样因军事缘故,于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时补行辛酉正科;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正科,因各省均未简放主考而停科,次年只有广东、广西、甘肃、云南、贵州5省举行过乡试,湖北与其他省份则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得以补行。

[13]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14]参见《申报》1876年10月3日。

[15]参见《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0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

[16]此表根据(清)礼部纂辑:《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三.《续增科场条例》(光绪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八年)“年老举人给衔”统计而成。参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0~48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

[17]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18]参见熊贤军:《清代湖北科举考试及第简表》,《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5年第4期(总第22期),第69~71页。其中咸丰九年原文为“公元1858年癸未科乡试”,根据考证应为“公元1859年己未恩科乡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恩科乡试解元原文为“张侪川”,现改为“张济川”,此人曾编撰《湖北闱墨》,登录有光绪年间科举考试文。

[19]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20]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21]《清史稿·选举志一》。

[22](清)《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八,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0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4464页。

[23]参见(清)《钦定科场条例》卷六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80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4723页。

[24]同上书,第4736~4744页。

[2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文教类》,案卷号2415-4。

[26](清)郑敦谨、曾国荃编:《胡文忠公遗集》卷二十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3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印行,第1148~1149页。

[27](清)郑敦谨、曾国荃编:《胡文忠公遗集》卷七七,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38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印行,第3818~3819页。

[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文教类》,案卷号2689-4。

[2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文教类》,案卷号2731-4。

[30](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戊戌变法》(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页。

[31](清)潘衍桐:《请开艺学科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0~31页。

[32](清)郑观应:《考试》,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890页。

[33]梁启超:《论科举》,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23页。

[34]沈桐生辑:《光绪政要·袁世凯等奏请废科举折》(第5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印行,第2158页。

[35]朱有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36]同上书,第126~127页。

[37]参见杨学为总主编:《中国考试通史》(第3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38]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39]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市文史资料文库·教育文化》(第4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0]杨学为总主编:《中国考试通史》(第3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41]罗新:《湖北历代书院考》,《江汉论坛》1988年第10期。

[42]陈英才:《回忆两湖书院》,湖北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编:《湖北省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第5期。

[43]参见雷方圣:《从〈龙山书院条约〉看清末书院的考试制度》,湖北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编:《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5年第3期。

[44]蔡振生:《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45]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自刊,第76~77页。

[46]陈英才:《回忆两湖书院》,湖北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编:《湖北省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第5期。

[47]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自刊,第102~103页。

[48]同上书,第103页。

[49]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自刊,第105页。

[50](清)张之洞:《札委知县蒋楷等充武备学堂稽查委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6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80~4081页。

[51]雷方圣:《湖北军事学堂概况》,《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6年第5期。

[5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页。(www.xing528.com)

[5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517页。

[54]《奏改各学堂考试章程折》,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第9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166~172页。

[55]《通行京外改订学堂考试章程折》,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第9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印行,第451页。

[56]参见《议复湖北各学堂毕业学生奖励折》,《学部官报·本部奏章》第46期,1908年3月。

[57]参见《奏遵议鄂省各高等小学堂毕业生请奖分别准驳折》,《学部官报·本部奏章》第122期,1910年6月。

[58]参见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498页。

[59]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497~498页。

[60]同上书,第498页。

[6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7页。

[62]《议复湖北各学堂毕业学生奖励折》,《学部官报·本部奏章》第46期,1908年3月。

[63]参见(清)张之洞:《札各府暂停中学先办师范讲习所》,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6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70~4271页。

[64]参见朱峙三:《两湖总师范学堂概况》,《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第6期。

[65]参见熊贤君:《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66]参见胡学汉:《武昌博文中学》,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市文史资料文库·教育文化》第4卷,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221页。

[67](清)张之洞:《札道员蔡锡勇等改定自强学堂章程》,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0页。

[68]参见雷方圣:《湖北自强学堂始末》,《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5年第2期。

[69](清)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王树栴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一百二十,“公牍”三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78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8648~8649页。

[70](清)张之洞:《札武备、自强学堂嗣后新收各生必须生员始准入堂肄业》,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62页。

[71](清)张之洞:《札王秉恩等筹办武备学堂》,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2页。

[72](清)张之洞:《设立武备学堂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6页。

[73](清)张之洞:《札王秉恩等筹办武备学堂》,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2页。

[74]参见(清)张之洞:《招考武备学堂学生示并章程》,王树栴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一百二十,“公牍”三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78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632~8633页。

[75](清)张之洞:《晓谕招考武备学生示》,王树栴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一百二十,“公牍”三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78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638页。

[76](清)张之洞:《札委唐监金充武备自强学堂教习》,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1页。

[77](清)张之洞:《兴办农务学堂咨文》,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8页。

[78]参见(清)张之洞:《札发招考工艺学生告示章程》,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6~3727页。

[79]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16~519页。

[80]《奏改各学堂考试章程折》,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第9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版,第166~174页。

[81]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72页。

[82]参见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83]同上书,第185页。

[84]同上书,第185页。

[85]同上书,第198页。

[86]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87]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88]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89]参见朱峙三:《两湖总师范学堂概况》,《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7年第6期。

[90]参见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91](清)张之洞:《创立存古学堂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2~1763页。

[92]参见罗灿:《关于湖北存古学堂的回忆》,《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

[93]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94]同上书,第20~21页。

[95]同上书,第27页。

[96]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97]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98](清)张之洞:《劝学篇·游学》,王树栴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二百零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8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14531~14533页。

[99](清)张之洞:《咨呈总署派往日本游学学生姓名年岁籍贯》,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5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8~3729页。

[100](清)张之洞:《札学务处考验出洋游学生》,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6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79页。

[101]参见《奏拟议湖北文普通中学堂毕业生请奖折》,《学部官报·本部章奏》第132期,1909年9月。

[102]参见《奏拟议湖北初等农业学堂毕业请奖折》,《学部官报·本部章奏》第133期,1910年9月。

[103]参见《各省优级师范全榜复试名单》,《申报》1911年7月14日、17日。

[104]《鄂省各高等小学堂毕业生请奖分别准驳折》,《学部官报·本部章奏》第122期,1910年6月。

[105]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06]参见上书,第61页。

[107]参见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2页。

[108]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教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109]参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71~1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