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方主持和办理的科举武科,除武童试、武乡试外,尚有荆州驻防翻译童试和乡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武童试
清代科举武科与文科一样,分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武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后,可获得武生资格,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清代没有专门的武学设置,因此武生都附在相应的府、州、县儒学之中。
图5-1 湖北黄州考棚
武童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于本省学政到任的第一年举行。武县试由知县主持,城守营(城防武官)参加。武府试由知府主持,都司(武职)协助。武院试由学台主试,协台(参将类武职)副之。由于与试的武官都是科甲出身,娴习各种武术,所以考生的录取,基本上由他们来决定,地方官或学台只是履行手续而已。武童试共分三场,两外一内:头场试马射,驰马发三矢,全不中者,失去第二场的与考资格。第二场为步射,连发5箭,仅中一箭或全未中者,不得续考;接着试开弓、舞刀、掇石。以上考试,称为外场。第三场为内场,默写“武经七书”,即默写《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中的一段。
清代各省武童学额,均照文童例,按大、中、小取录:府为20名,大州、县为15名,中州、县为12名,小州、县为7~8名。但实际情况是,与考的武童生较文童生为少,而且大多是地主、乡绅子弟。因为唯有他们,才有财力购办弓、刀、石、马匹等“武器”;唯有他们,才有精力习练开弓、舞刀、掇石、射箭、跑马等武术。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清代重文轻武之风仍旧,所以民间称呼武科生员为“土秀才”。因之,其实际录取生员名额每每不满,大体仅占文童生试的3/5。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战争和捐输的缘故,许多地方的武生学额,才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
2.武乡试
武科乡试和文科乡试一样,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遇子、卯、午、酉年举行。时间略晚于文乡试两月,即于以上年份的十月举行。(www.xing528.com)
晚清湖北的武乡试,依例在省城武昌举行,以本省巡抚为主考,湖广总督为监临。外场有近省之提督、总兵1人同考,并会同荆州驻防将军考阅;内场选科甲出身之同知州县4人为同考官,阅看文字。与考者,为各府、州、县学武生及绿营兵丁。武乡试也分内外3场:头场试骑射,骑3射9;每骑一次,射3箭,3次共9箭,中3箭为合式。二场试步射及弓、刀、石等技术。步射也以中3箭为合式;弓有8力(10斤为一力)、10力、12力三等;刀有80斤、100斤、120斤三等;石有200斤、250斤、300斤三等。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离地尺余,三项能完成一二者为合式,方可参加内场试。第三场为内场,默写武经,由主考官挑选一段,约百余字,形同虚设。清初规定,武乡试的中额,略为该省文乡试的一半,湖广为50名。雍正二年(1724),湖北、湖南分闱,湖北武举中额为35人。咸丰、同治年间,各省武乡试中额,因捐输军饷而屡有增加。
武生中举后,可参加于次年九月、十月在京城举行的武会试、武殿试。通过后,可获取武贡士、武进士出身,并得以授官。清代湖北武乡试共开科105次,取录武举人3405人,平均每科32.42人。其中,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录取武举人53人;咸丰八年(1858)戊午科补行乙卯科,录取武举人64人。就地域分布而言,武举人尤以江夏县为多,清代该县共有武举人259人。[19]清代武会试也曾开105科,取录湖北武进士307人,平均每科2.92人。[20]然而,在与西方列强入侵的抗争中,刀、弓、石、马在与坚船利炮的交锋中不堪一击。面对接踵而至的败仗,清政府不得不承认,武科毫无“用武之地”,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诏令,永远停止武科考试。实际上,湖北的武乡试,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停止了。
3.荆州驻防翻译童试、乡试
荆州八旗军驻防,始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驻防地,位于江陵荆州城内。驻防区内,设有旗学,专门用以教育满族和蒙古族八旗子弟。驻防考试,按照清初定制:“各省驻防弁兵子弟能读书者,诣京应试。”[21]翻译一项,从前归京旗考试;八旗各驻防军子弟,均可应汉文武乡、会试。道光二十三年(1843),各省驻防始准自行考试翻译。
荆州驻防翻译童生试,三年两考。岁试于八月内举行,科试于乡试前一年豫期举行。凡驻防弁兵子弟有愿应翻译童生试者,先由荆州将军、副都统等先看骑射,合式者方准与考。试题由该将军、副都统拟出。满洲翻译童生,用汉文一道翻译满文;蒙古翻译童生,用满文一道翻译蒙古文。录取进额为,五六名中取进1名,录取总数不得过5名。如果应试人数在110名以上,可酌加进额1名;在130名以上,可酌加进额2名;在150名以上,可酌加进额3名,但总额不得超过8名。光绪十三年(1887),荆州将军祥亨咨称:“荆州驻防翻译,本届岁考童生共计一百三十九名,援案取进七名。”[22]
驻防翻译乡试,按照清初定制,各省驻防八旗生员、贡监可赴北京参加翻译乡试。道光二十三年(1843),各省驻防始准自行举办翻译乡试。荆州驻防翻译乡试,三年一次,仅限一场。各考生于文闱士子3场完竣后进场,即于八月十七日点名入场,十八日发题考试,十九日出场。考题照京旗例。满洲题目:四书汉字论一篇,翻译汉字四书题一道;蒙古题目:翻译满字四书内题一道。录取时,每10名取中1名,过半者增中1名,至多不得超过3名。如咸丰八年(1858)举行戊午科荆州驻防翻译乡试时,送到试卷22本,即有22人与考。照每10名取中1名,共取中2名。[23]以下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至光绪十一年(1885)间,荆州驻防翻译乡试录取人数简表(表5-3)。
表5-3 晚清荆州驻防翻译乡试录取人数简表[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