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府、州、县学的考试制度,采取每月由府、州、县官对在读学生所学课程全面测验一次的方法,又名“月考”。这是生员在校学习期间的平时考试。考试内容,明初较为全面,包括经史、律条、音律、算法、弓射、礼仪等。后随着科举考试的兴盛,渐与科举考试内容接轨。月考虽为日常考试,但亦与生员前途相关;所有在校生员,都必须按时应试,不得缺考。每次测验完毕,由府、州、县官和府、州、县学教师将成绩登册备案。成绩特优者,可以取得“岁贡生员”的资格,进入国子监学习;而大部分,则可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成为举人的候选者。这对一般的读书人特别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入学的积极性,并波及市野,一时形成了“家有弦诵之声,人有青云之志”[36]的社会风气。
湖北对官学的管理,设有专职学官,名提督学政。学政对官学生员定期举行岁考、科考。
岁考是提学官巡历府、州、县学时进行的考试,是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甄别,每年1次。成绩优秀的,可以升等。最优的,或在学为廪膳生;较长的,可升入太学为拔贡生、优贡生;劣等的,则依次递降。明代张居正5岁入学,10岁就能熟读经书,在荆州已经小有名气。他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他来到武昌参加乡试未中。三年后,张居正再次从府学进入武昌考场赴试,一举成为湖广省最年轻的举人。张居正考试的经历说明,明代的学校考试,与科举考试是密不可分的。《明史·选举志》开宗明义:“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37]一方面,学校成了科举考试制度的附庸,成了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另一方面,科举考试也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入试者和保障考生的质量。
科考于每届乡试前举行,是生员参加乡试前的预备考试,与科举关系更为密切。科考也是由省提学官主持的考试。其应试者,只是岁考中的一、二等生员。科考试卷列入优等的(一、二等及三等前三名)生员,有应乡试的资格。录取生员的名额是有规定的。湖北所属府学、大州州学及大县县学,均定为20名;次等州、县学的名额分三等,即15名、12名、8名,也有少于8名的。
生员考试的内容,一般为:四书义一道,200字以上;经义一道,300字以上。明初应试作文,有用六经语者,后须引《左传》《国语》《汉书》。万历十五年(1587),根据礼部建议,从弘治、正德、嘉靖初年中试者的答卷中,选出百十余篇文章作为范文,刊行全国各地,对生员的考试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www.xing528.com)
官学所习学科,据《大清会典》记载,有《御纂经解》《性理》《诗》《古文辞》及校订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又据《皇朝文献通考》记载,有四书、五经及《理性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总之,不外儒家经典与其衍释的宋明理学著作,以及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之类。凡非规定的书籍,则严禁诵习。
据统计,清代湖北各府、州、县学附生,原定额为:岁试共取文生1135名,武生1025名;科试取文生1136名。官学中,还设有廪膳生和增广生。其名额亦有规定:全省10所府学,除施南(今恩施市)府学只设有廪、增生各4名外,其余9所府学,各设廪、增生40名。各州学(含荆门直隶州学),除归州(今秭归县)20名、鹤峰州(今鹤峰县)4名外,其余州各设廪、增生30名。另,荆州驻防设廪、增生各2名。以上各府、州学及驻防廪、增生名额,各570名。全省60个县学中,有54个县设廪、增生各20名;其余如长乐(今五峰县)设廪、增生各4名,恩施各12名,利川各8名,宣恩、来凤、咸丰各2名。上述60个县学,共设廪、增生额各1100名。全省78所府、州、县学,共设廪、增生各1680名。[38]
湖北的官学,为了促使生员潜心向学,还采取了一些奖励办法。崇阳刘景韶是嘉靖进士,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侯秉性在湖北崇阳为官时的情形:“侯所课士,予谷给膏火。菁莪其俗,语在循治纪。”不久,他调到山东为官,但“侯且依依念于诸士,复为捐俸若干,买田一区,俾学舍掌之,以特周焉”[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