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发展轨迹及空间形态研究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发展轨迹及空间形态研究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31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轨迹示意图表6.10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时期6.3.2.1起步期近代之前,环洱海区域人口相对稀少,资源富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主要以人工的方式,并通过利用自然环境的资源,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农药的使用、新物种引入洱海、新型动力渔船进入洱海等,对环洱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发展轨迹及空间形态研究

洱海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改变着环洱海区域的资源分布与使用情况。环洱海区域初期丰富的资源与稀少的人口,使人们在构建传统聚落时能够有充足的空间;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空间资源从富足阶段向饱和阶段发展,并日益呈现出资源紧缺的趋势;当代环洱海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从可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2017年大理市国土面积1815km2,其中洱海水域面积250km2,占总面积的13.7%;山地面积1278.8km2,占总面积的70.5%;坝区面积286.2km2,占总面积的15.8%。1989—2017年,人口增长近21万人,人口密度从233人/km2增加至347人/km2,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表6.8、图6.30)。

表6.8 大理市人口密度(1989—2017年)统计表

注:此表根据《大理州年鉴》(1989—2018)整理而成。

图6.30 大理市人口密度增长示意图(1989—2017年)

表6.9 环洱海区域资源变化阶段不同层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示意

环洱海区域有限的资源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日益贫乏。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化,也一直在资源的变化中发生改变,并在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具有鲜明的特征(表6.9)。在资源富足阶段,传统聚落沿环洱海区域呈点状分散布局,传统聚落的规模较小、边界明晰,聚落内部空间层级明显,有完整的街巷、公共建筑、民居与院落空间;在资源饱和阶段,传统聚落数量增多,沿环洱海区域呈点状、线状布局,传统聚落的规模增大、边界清晰,聚落内部空间功能丰富,有发展完善的街巷、公共建筑、民居与院落空间;在资源紧缺阶段,传统聚落沿环洱海区域快速蔓延,并突破洱海生态界线,传统聚落规模激增、边界模糊,聚落内部空间用地紧张,街巷与院落空间尺度减小,公共建筑与民居趋向于集约化发展。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因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坡地向平坝与滨水区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的日益紧缺,促使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发展突破苍山、洱海等自然环境生态界线。当洱海生态环境与传统聚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之后,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传统聚落的发展也岌岌可危。

以Logistic增长方程为基础,采用王飞儿提出的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结合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演变发展特点,尝试将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即近代之前时期为起步期,近现代时期为发展期,当代为成熟期(图6.31、表6.10)。在起步期,资源充沛,人口较少,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到了发展期,资源逐渐向饱和过渡,人口增加,传统聚落生态系统逐步发展完善;成熟期时,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达到饱和,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完善,生态环境的约束作用日益明显;衰退期时,人口过度增长,资源枯竭,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慢慢地趋向于极限,并慢慢停止增长。

图6.31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轨迹示意图

表6.10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时期(www.xing528.com)

6.3.2.1 起步期

近代之前,环洱海区域人口相对稀少,资源富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主要以人工的方式,并通过利用自然环境的资源,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聚落的构建依赖于自然地形与地势,并通过获取当地的物质资料、构筑技术与当地的材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构筑工艺,具体表现为斩土为堑的构筑城墙等,街巷、公共建筑空间、民居院落空间等形式都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如苍山马龙遗址、白云甲址、南诏太和城遗址等。明清时期的大理古城,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不断调整传统聚落的内部结构,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构建了内化型的传统聚落空间。这一时期,在构建聚落空间时人们多以当地的泥土、石材木材等,并形成独特的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统聚落对环境资源利用相对较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还处于认识与适应阶段。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与消费水平不高,整个生态系统增长缓慢。

6.3.2.2 发展期

近现代时期,人口逐渐增加,资源由富足阶段向饱和阶段转变。由于外来文化(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工业技术等)、新技术、新材料等传入环洱海区域,使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得以快速发展。可获取资源的增加,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如近代时期的喜洲古镇,街巷空间中增加了警察局、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在民居建筑中也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的西式小洋楼,在建筑装饰中引入了大量的外来做法与装饰手法,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内建筑的建构材料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木材、石材,而以钢材、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建构传统聚落空间,建筑也呈现出大跨度、大尺度的特点。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农药的使用、新物种引入洱海、新型动力渔船进入洱海等,对环洱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由于人口、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发展,还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环境对传统聚落的限制作用还不明显,传统聚落的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6.3.2.3 成熟期

当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聚落的人口不断增多,资源进入饱和阶段,部分区域资源日益紧缺。大量新型产业的发展,使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逐渐与新兴的工业、旅游业一起成为环洱海区域的主要产业。旅游业主要以苍山、洱海的自然资源和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为资源。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发展聚落的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传统聚落内用于接待游客的客栈、餐馆、游客服务中心等大量涌现。当地居民、外来游客、新移民等成为环洱海区域的主要居住群体。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时期,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大规模地兴建客栈、餐馆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增加,使环洱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洱海污染严重并数次暴发蓝藻,环境对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的约束力日益明显。当前对洱海保护的措施,包括恢复洱海湖滨带、增加生态廊道、设置环湖截污设施、新建生态塘库等,多是为放缓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的发展,使整个系统趋于稳步增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6.3.2.4 衰退期

人口过度增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无法修复,资源枯竭。环境约束作用日益明显,整个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发展缓慢并趋向于极限,慢慢停止增长。这是在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发展中最不希望出现的阶段。一旦环洱海区域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运用生态修复技术与环境策略等也无法恢复时,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生态系统也将停止运作,并最终走向消亡。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利用,在对生态环境不断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体系。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生态系统内部形成了满足自身发展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的时期,新型能源的注入使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在各要素与内部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产生新的产品,在不断的平衡过程中实现了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依赖于传统聚落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发展依赖于洱海、苍山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保护洱海、保护自然环境是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得以运作的重要保障。而将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一直处于发展期和成熟期则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