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输入,如果输入停止,系统也就失去了功能。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调控能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生态平衡包括3个方面,即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及物质输入与数量上的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是运动着的平衡状态。生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feedback)、抵抗力、恢复力、生态阈限等的调节来实现的。
大理古城在营建初期,利用苍山、洱海之间的自然资源,将溪流引入农田灌溉发展农业,在洱海边发展渔业,以满足基本的生存环境需求。利用苍洱之间的地形条件、溪水资源等,修筑城墙、城楼、街巷、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以满足当时的军事防御和居民使用的需求(图6.7、图6.8)。近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古城的主要街巷与主体建筑(文庙、武庙等)未发生变化,局部街巷与建筑改变,以适应古城的变化需求。当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基本保持原有街巷格局,在酒店、餐馆、公共建筑中增加了旅游服务的相关设施,以满足古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居民需求,使大理古城的环境生态系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节与变化,以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图6.7 大理古城内街巷、环境生态分析图
图6.8 大理古城生态系统分析图
古城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人们对所处环境的不断认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苍洱自然系统提供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时,人们开凿沟渠引入溪流,灌溉农田,发展农业;设置沟渠等防洪措施以防溪流的水患;古城内的“双十字街”街巷空间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骨架,与自然溪流相结合,以实现古城与地形环境之间的平衡;东南角与东北角水库的建设也是古城的生态系统平衡方法之一。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对气候条件的认识,不同季节变化对当地的影响,土壤的特性、地形的变化,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工系统的需求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平衡,最终使大理古城至今仍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图6.9)。
图6.9 大理古城营建分析图(www.xing528.com)
在自然条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时,人们通过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并辅以人工补充的方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构建利于人们生活的空间。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生态平衡机制;而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因子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在不同时期只有将以上因素相协调与统一,才能达到生态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图6.10)。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生态空间(图6.11、图6.12)。
图6.10 大理古城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示意图
图6.11 苍洱地区防风取阳分析图
图6.12 洱海西岸聚落空间营建分析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