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耕时期的社会经济及传统聚落研究

农耕时期的社会经济及传统聚落研究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耕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狩猎、渔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苍山马龙遗址在自然石块的储藏空间中,保留着谷物等农作物。《南诏野史》中也记载了南诏时期兴修高河、摩用江等水利工程用于灌溉农田,发展农业。摩用村位于苍山白云峰麓,南诏时期修筑的摩用江将水引入鹤拓的区域,并将水用于灌溉农田。农耕时期,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

农耕时期的社会经济及传统聚落研究

农耕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为主,兼有狩猎、渔业畜牧业养殖业等。人们利用肥沃的土地开垦农田,并将溪水引入农田灌溉。苍山马龙遗址在自然石块的储藏空间中,保留着谷物等农作物。《南诏野史》中也记载了南诏时期兴修高河、摩用江等水利工程用于灌溉农田,发展农业。[2]高河位于苍山玉局峰山顶南,利用山泉的水修建人工水池,通过高河将水引入农田。摩用村位于苍山白云峰麓,南诏时期修筑的摩用江将水引入鹤拓(今大理古城)的区域,并将水用于灌溉农田。摩用村的本主为“育物景帝”,就是供奉为民兴修水利的有功之臣晟军。

明清时期,环洱海区域兴建沟洫、堤坝等用于储水与引水灌溉农田,如府城北四里沟、塔桥沟、湾桥沟、喜洲沟、峩崀沟、周城沟,府城南十里沟、鹤桥沟,城北渠堤、穿城三渠、三板闸,城西御患堤、麻黄涧等。结合季节变换,掌握理水与治水的方式,构筑人工水利,发展农业,以发展社会的经济。(www.xing528.com)

农耕时期,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地形选址。坡地聚落多构筑于向阳的山坡,平坝地区的聚落背山面水、视线开阔。聚落周边土地肥沃且靠近水源,既利于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于灌溉农田。洱海西岸良好的土质与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势,既利于引水,也利于排水,成为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主要聚居地。苍山丰富的动植物石材等资源,洱海的水生物资源等,使人们能够发展养殖业、手工业、渔业。传统聚落内逐渐形成植物晾晒与储藏、动物养殖的空间。由于农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而传统聚落一般与农田相近,城墙和沟渠也是传统聚落构筑的主要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