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3.6.2变异影响因素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3.6.2变异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变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以可量化的数据探讨了不同尺度层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分析了环洱海区域不同时期传统聚落的分形特征与变异影响因素。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3.6.2变异影响因素

环洱海区域不同时期的传统聚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同一尺度层级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数值差异。究其变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3.6.2.1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

远古至今,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都在不断地探索之中。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与洱海生态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洱海水位较高时,人们在坡地上构建聚落,将自然地形改造为台地,利用自然的山石储物,利用地形构筑城墙,如苍山马龙遗址。引水与储水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生存资源,如白云甲址。当洱海水位下降时,人们逐渐向平坝地区迁移,构建坝区的聚落并开渠灌溉农田,如羊苴咩城、大理古城。不断总结当地气候变化特征,修筑沟渠防灾抗洪,积累生态环境变化对传统聚落影响的经验,积极改善传统聚落的内部与外部空间,为人们构建宜居的聚落空间。这都归功于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从台地的坡地聚落到利用自然的生态防御型聚落,再到平坝地区聚落,体现着人们从高到低的迁移过程,传统聚落也因海拔高低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人们因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对不同的传统聚落采取了引水与储水并存、引水与防水并重、理水与防洪、引水与取水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调试与改变的反映。在传统聚落外部的护城河、内部的街巷溪流和水库等构筑物,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

对不同传统聚落的分形维数进行比较,在100~200m的同一尺度层级,明清时期大理古城的分形维数值最高。究其原因,大理古城构建于平缓的坝区,地形较为平整,周边有溪流;以自然溪流为护城河,并将溪流引入城内;城外溪流引水开渠灌溉农田,并设置闸门结合季节控制水流;城内的街巷空间与外部形态相协调,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不断认识过程中构建的传统聚落空间。

3.6.2.2 人口与资源变化的需求

构建于坡地的聚落,因人口较少且可获取的自然资源较多,人们因人口的数量而决定传统聚落的规模大小,如苍山马龙遗址与白云甲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坡地空间不能满足传统聚落规模扩大的用地需求。自然资源虽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农业耕作与渔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从较高的坡地空间向相对平缓的平坝地区过渡,如南诏太和城遗址。在对聚落所处地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积累平坝地区构建聚落的宝贵经验,充分利用平坝地区的土地资源与苍山溪流灌溉的农田,使人们在获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得到了综合发展,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需求,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因此产生了变化,如羊苴咩城、大理古城。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受土地资源的限制,传统聚落周边的自然资源只能满足一部分居民的使用与生存,人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对外发展经济,与外界之间增加交流,带动当地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传统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喜洲古镇。

在同一尺度层级中,喜洲古镇的分形维数值最低。究其原因,从南诏时期大厘城发展演变为商贸型的传统聚落,从以农耕为主、农商时期到以商业为主的变化,传统聚落从最初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主逐渐发展成为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型聚落,聚落空间更强调内部的商业运作而忽视了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这是传统聚落的分形维数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洱海东岸地形狭长,资源比洱海西岸较少,受用地与资源的限制,环洱海区域一直以发展西岸为主,而洱海东岸的传统聚落发展相对较少。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稀缺的矛盾,迫使传统聚落不得不以综合发展为主,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产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当资源逐渐枯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重新向外寻找新的资源,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已经构建的传统聚落逐渐被荒废,出现空心村等问题。如果没有新资源引入,传统聚落最终将被遗弃并走向衰落。

基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认识,伴随着人口的变化与对资源的需求,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经历了从坡地向平坝地区的迁移过程。人们积累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的宝贵经验,构建了不同时期的传统聚落,并通过不断的调整与适应,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图3.40)。

从环境生态学的视角,对环洱海区域不同时期的传统聚落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演变经历了生存与防御时期、仿生与生态时期、等级与内化时期、冲击与交融时期等。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进行比较研究,将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计算方法运用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以可量化的数据探讨了不同尺度层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分析了环洱海区域不同时期传统聚落的分形特征与变异影响因素。

图3.40 环洱海区域不同时期代表性传统聚落区位示意图

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自古便具有了明显的环境生态特征,具体如下:

(1)顺应自然环境,利用苍山、溪流、洱海、自然地形等构建聚落。

(2)结合不同时期的生存与生活需求,与自然环境生态协调发展。如苍山马龙遗址的安全生存防御,南诏太和城遗址的军事防御体系,明清时期大理古城的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近代喜洲古镇的商业等形成了不同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3)比较不同传统聚落的分形维数值,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不仅需要其边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内部的街巷、建筑等也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才能形成较好的空间形态。

(4)选取代表性传统聚落的分形维数值,发现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具有传统聚落空间规模决定尺度层级、同一尺度层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分形特征。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产生变异则深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人口与资源变化的需求的影响。

综上所述,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的构建自古以来便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特征。在对苍山洱海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认识的过程中,积累气候变化、防洪减灾等宝贵的生态环境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www.xing528.com)

【注释】

[1]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01.

[2]大理民间流传的“创世神话”中曾记载:“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大理地方是一片茫茫无边的水。浪头比山还高,太阳就在水面上,烤得海水烫乎乎的。又过了很久,海水渐渐落下去,水中央突起一个小岛。慢慢地,小岛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树木,树尖插在云霄,有的树叶比簸箕还大,岛上有各种各样的藤子、花草和五颜六色的果子。密林里还有野猪、野牛大象、狮子……一次,突然发生了大地震,海水像颠簸箕一样,倾过来,荡过去;波涛像打雷那样轰鸣,卷走了树木、野兽。一会儿,一声巨响过后,地陷裂了,深不见底,大水直向裂沟涌流。直到小岛变成一座屏风似的高山,水才平缓下来。这道裂缝,后来就变成洱海的出口处:天生桥……新出现的高山,把水阻在东面。山上全是泥土、石头。后来,从山顶流出十八股水。年深日久,水越流,沟越深,就成为十八条溪涧,把山从南到北分隔成十九座山峰。冲下来的泥巴、石头,日积月累,堆成了十八个扇子一样的小坝子。一扇一扇地伸入海里,慢慢地又连成了大坝子。接着,山上和坝子里都长出各种花草树木,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3]陈敬安,万国江,陈振楼.洱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与气候演化[C].大理洱海科学研究,2003:50-60.

[4]吴金鼎等通过考古,对苍山马龙遗址的相关记载:“所得结果,知溪水实自西面而来,东流至城西墙下入城(是时尚无城墙之存在)。至城内中部而分为三支,又东行而合为二支,又分为五,又合为三,又合为二,东流经内城东门下出城。至东墙外十六公尺半,仍为二支。自此以东,虽未发掘,然登城眺望,草地中有一道东北行,地势较凹。为今日人行路所经,出外城而直达山下,即溪流至故道也。”

[5]吴金鼎等对苍山白云甲址的考古记载:“在磬折形平台之南,方形平台之东,有长方形洼地一块,长约四十公尺,宽约二十六公尺。地面中部稍洼,西、南、北三面渐斜而上。中部比磬折形平台之南边,低四公尺余,其西、南、北三面,均为长条形地,比洼地中部高一公尺许,微向洼地倾斜,成为此洼地之边缘。北缘之北,即为磬折形平台。南缘之南,为一高崖,上有近代墓葬。西缘之西,为近方形平台。惟洼地东边,有人工修成之堤,比南北两缘高一公尺许……洼地东北角与西南角,均有一缺口。西南角之缺口,与一窄而深之引水沟相接。此盖近代人所筑,以防雨季时从山上冲来之水将方形平台之上墓葬破坏……假定古代雨季水面与现在无大异,则古代当水大时,(水池)可深至二公尺。以池面九百八十平方公尺计,可容水一千九百六十立方公尺。”

[6]吴庆洲.仿生象物意匠研究[M]//2017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7:1-11.

[7]方国瑜等对南诏、大理国时期传统聚落的相关史料记载进行整理:“大和城(即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本皆河蛮所居之地也。开元二十五年蒙归义逐河蛮,夺据大和城。后数月,又袭破哶罗皮,取大厘城,仍筑龙口城为保障。阁逻凤多由大和、大厘、邆川来往。蒙归义男等初立大和城,以为不安,遂改创羊苴咩城……大和城北去阳苴咩城一十五里。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城中有大碑,阁逻凤清平官郑蛮利之文,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龙尾城,阁逻凤所筑。萦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邻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大厘城南去羊苴咩城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邑居人户尤众。哶罗皮多在此城。并羊苴咩并邆川,今并南诏往来所居也。家室共守,五处如一。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月最清凉,南诏常于此城避暑……阳苴咩城,南诏大衙门。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甃以青石为磴。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大和往来通衢也。从楼下门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门屋五间。两行门楼相对,各有牓,并清平官大将军将六曹长宅也。入第二重门,行二百余步,至第三重门。门列戟,上有重楼。入门是屏墙。又行一百余步,至大厅,阶高丈余。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两边皆有门楼。下临清池。大厅后小厅,小厅后即南诏宅也。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馆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鱼鳖悉有。”

[8]云南考古.大理太和城遗址[EB/OL].http://www.ynkgs.cn/html/hot/20170911163829.htm.2017-09-11.

[9]朱忠华.热点跟踪——大理太和城发现东隔墙及南北干道[EB/OL].云南考古微信公众号,2019-02-18.

[10]何金龙,黄颖.大理太和城遗址调查勘探发掘报告[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7(1):25-76.

[11]林荃在其《南诏城址概说》(载《南诏文化论》第23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一书中言60°。经调查勘探,应为100°。

[12]明代李元阳关于大理古城沟渠相关描述:“府城北四里沟,此沟灌溉十余顷,大雨时行则覆没田畴,宜及冬浅之……塔桥沟,此沟覆没田地,岁复一岁,所没渐多,若及冬月疏浅,犹可救也……府城南十里沟,每岁宜一浅,不然则沙石泛漫,为田畴患……论曰府西为点苍山,东为叶榆泽,山之十八溪东注于泽,灌溉之利他县所不能及,百年之内,沃土变为沙石,人民大窘水利,不讲之故也。”关于城壕的相关记载:“府城西御患堤,即城壕也,面阔丈五尺,瀑流沙石,再岁,不浅,则兴堤。弘治间六月五日,溪潦横至,大水入城,庐舍半坏。府卫共谋修堤于农隙,特令军筑三之二,县民之为上,军者筑三之一。每岁以十一月二十五日兴工,加高一尺为常规云。”关于城北渠堤的相关记载:“城北渠堤,在府城北有数处,昔因居民坏塔,以致蛟变。如峩崀头铺诸村,良田覆没,鞠为茂草。尝闻府议,欲渠之堤之,募民间垦卒,以惮费中止,惜哉。地有遗利,人有饥色也……城三渠,北曰大马江,中曰卫前江,南曰白塔江。此三渠者,穿城而东出。一以防备火灾,一以灌溉城中之田。经年冬不浅,往往壅塞。坐令百顷骨腴变为斥卤。司民祖者所不忍见。”

[13]康熙年间黄元治对大理古城的水闸进行了相关记载:“三板闸,中和峰马龙涧之水,流注西城壕。自北而下通狮子桥,至千家村后分五螳,之一灌溉千家库邑诸村,余四分流至东北城角下,筑此闸。停水分为两半,一半北流灌溉柴村正甸,一半南流灌溉夜梦,得及柴村南瓦村,北诸甸井接流入马江,不足之水旱固。岁益沥,亦分散,不至为害。辛未秋,河水大涨,覆没田地,并损城脚。知县张奉交重修,较前此为更坚云。”

[14]周宗麟曾记载民国时期苍山五台峰与万花溪为:“五台峰,居莲花之北,坡大箐深,山路平坦,土脉肥沃,材木繁多,石质松而多不成用。其下略分五支,北支有铜矿,前经开采,日久停废……万花溪,位于阳溪北,发源于花甸哨,大而且远。七八月间洪涛汹涌,行人病涉。其支流所经,上则辰登、新登上下院旁,左则阁洞旁,下及南北星登小沟尾,右则江渡城南下及喜洲、寺上、寺下、中和邑,以至河矣城、河矣江、江上村诸田亩,皆得灌溉焉……气候随地不同,如北乡喜洲一带温度较高,附近南乡之下关则冷于城市,此以风力之强弱为等差也,至于地面高低寒暖亦因之而异。”

[15]明代李元阳对喜洲的沟渠描述为:“喜洲沟,此沟覆没田地甚多,若每岁及冬浅之,可救什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