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冲击与交融

环洱海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冲击与交融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理地区获得解放。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大理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2月,国务院又将大理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大理县、下关市,组建为大理市。冲击与交融成为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发展的主导因素,传统聚落也在探索传统聚落的文化传承与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空间形态。

1911年,昆明举行了重九起义,大理驻军和地方官绅宣布“反正”,并成立迤西自治机关,推选赵藩为正议长。1913年,同盟会会员杨春魁响应孙中山先生“二次革命”的号召,在大理发动“反袁”斗争。辛亥革命后,云南省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了大理县(原太和县)、蒙化县(原蒙化)等13县。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由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经过大理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滇西工作委员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理地区获得解放。

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成立,大理专区辖大理、下关、邓川、洱源、云龙、永平、漾濞、蒙化、凤仪、弥度、祥云、宾川,以及现属临沧市的云县、缅宁(今临沧)、顺宁(今凤庆)共15个县市。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相继成立,区划几经调整为:下关市,大理、凤仪、剑川、鹤庆、洱源、邓川、云龙、永平、漾濞、弥渡、宾川、祥云等12县,巍山、永建两个自治县。1959年,巍山、永建两个自治县合并,设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65年11月27日,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区设立了南涧彝族自治县。

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大理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2月,国务院又将大理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www.xing528.com)

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大理县、下关市,组建为大理市。

这一时期,传统聚落不仅适应了平坝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扩大手工业与商业,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资源的需求。传统聚落从农耕时期向农商时期转化,商业在传统聚落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同时在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传统聚落空间中新增警察局、图书馆、小洋楼等,传统建筑中也出现了巴洛克等符号。经济的发展促使当地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变化,如喜洲古镇。外来的新型建筑材料与建造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冲击与交融成为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发展的主导因素,传统聚落也在探索传统聚落的文化传承与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空间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