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探索人工多重城空间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探索人工多重城空间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形维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1366。但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街巷空间、石构建筑、木构建筑与青石板铺地等,都体现着这一时期传统聚落人工多重城的空间形态特征。图3.22南诏太和城遗址与洱海鲫鱼仿生像物特征示意图注:鲫为洱海渔业对象之一,味甚佳美,有“洱海冬鲫,甲于诸郡”之称。构建于平缓坝区的羊苴咩城,在桃溪南侧,背靠苍山,面向洱海,人工构建了多重城的空间体系。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探索人工多重城空间

结合南诏太和城遗址的考古平面图[10],按照其整体规模布局与规模特征,笔者分别选用大尺度层级的800m、400m、200m、100m作为栅格单元尺度,计算其分形维数并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其中,选用800m的栅格单元尺度时,单元区域面积为64hm2;当栅格单元尺度降至100m时,单元区域面积约为1hm2。将相关数值带入公式中计算,可得出南诏太和城的分形维数分别是:1.6847、1.8213、1.7827。如图3.21所示,从尺度层级400~800m到尺度层级200~400m,分形维数值逐渐增大;从尺度层级200~400m到尺度层级100~200m,分形维数值略有变化,显示出南诏太和城遗址的整体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也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且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形维数相差较小,空间分形层级的复杂程度连续性较好。尺度层级的变化显示出南诏太和城遗址的空间形态在尺度层级400~800m时,南诏太和城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最低,为1.6847;在尺度层级200~400m时,南诏太和城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最高,为1.8213;在尺度层级100~200m时,南诏太和城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为1.7827。分形维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1366。

图3.21 南诏太和城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计算

南诏太和城作为南诏时期的都城,也是龙城体系的防御核心。聚落空间的选址利用苍山的天然地势与溪流,如金刚城建于苍山佛顶峰余脉之一的小山——核桃山的山顶,高出外城约150m,为一座独立完整的小山;外城建于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间因葶溟溪溪水冲击形成的自西向东冲沟谷口山前地带的冲积扇缓坡上,坡度约6°,西高东低,西陡东缓。作为军事防御的中心,其利用自然的地形构建城池划分聚落空间的功能分区。南诏太和城的平面形态呈甬钟形,顶上小圆圈如钟之钮,为金刚城;内城形状似东西向网坠,中段束腰略窄;外城的南北城墙西段顺核桃山势以约100°的夹角从内城金刚城中部南北侧分别向东南、东北下山[11],下山后转东大致形成梯形延伸至洱海边。南诏太和城的构建依山就势,分形维数达到1.8213,体现出与自然环境分形同构的特征,并在分形层级上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南诏太和城遗址以自然地形为依据,整个传统聚落的平面形态像洱海中的鲫鱼,具有仿生像物的特征(图3.22)。聚落的分形维数较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较高的自相似性。南诏太和城利用地形高差,自西向东依次布局金刚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空间,构建城墙、城门,并利用当地石材木材构建建筑。遗址内至今保留着南诏德化碑、草帽街等,体现着当时完整的结构体系。金刚城所处的核桃山顶为一人工削筑的平台,延续了苍山马龙遗址的台地式空间。但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街巷空间、石构建筑、木构建筑与青石板铺地等,都体现着这一时期传统聚落人工多重城的空间形态特征。(www.xing528.com)

图3.22 南诏太和城遗址与洱海鲫鱼仿生像物特征示意图

注:鲫为洱海渔业对象之一,味甚佳美,有“洱海冬鲫,甲于诸郡”之称。来源:图中“鲫”引自褚新洛、周伟《云南洱海科学论文集》

羊苴咩城的遗址至今未曾确定其具体范围,但从史料中记载的重楼、南北城门、三重门、门楼、客馆等,可以发现其规模较大,具有明显的分区。南北城门之间的通道是与南诏太和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了不同的台阶。建筑有重屋、架空无柱、大厅、小厅、亭等,设置清池、方池等。构建于平缓坝区的羊苴咩城,在桃溪南侧,背靠苍山,面向洱海,人工构建了多重城的空间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