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防水与引水研究成果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防水与引水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6南诏太和城遗址区位示意图来源:根据Google Earth底图加绘图3.17南诏太和城遗址平面示意图来源:根据黄颖底图加绘引水、利用水灌溉农田、借水流之力磨面等,是人们利用环境资源的主要方式。图3.19南诏太和城遗址与环境生态分析图图3.20南诏太和城遗址考古照片来源:根据朱忠华照片编辑传统聚落逐渐从坡地向平坝地区过渡,构建规则的水池用作储水与观赏。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防水与引水研究成果

这一时期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环境生态格局,不仅延续了利用自然地形的特点,而且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洱海水位的下降,传统聚落呈现出向低海拔发展的趋势。引溪流入城,用于生活与生产;加强溪流两侧的防水设施,以防止水患,是这一时期对生态环境利用的主要特点。

3.3.2.1 南诏太和城遗址

南诏太和城遗址为南诏时期都城,位于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之间的东西向狭窄冲积扇缓坡上,西高东低,西陡东缓,海拔约2100m,葶溟溪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图3.16、图3.17)。太和城分为内城、皇城及外城3个部分。内城有半圆形瓮城,南诏德化碑前为当时城内的南北大街,皇城、外城的建筑材料为石材金刚城内宫室的建筑以木材为主。外城南北城墙东段墙体主要用黑色淤泥掺加砂石等夯筑,有黄色细沙夯筑的墙基及基槽,墙体内外两侧有挡墙柱等[8]。太和城内城东西长210m,南北宽150m,城墙宽约5m;东隔墙从北城墙中部拐角处沿等高线呈曲弧状往南延伸,东隔墙西部为核心区域[9]。太和城遗址内至今保留着建筑基址、水井、水沟等遗迹

图3.16 南诏太和城遗址区位示意图

来源:根据Google Earth底图加绘

图3.17 南诏太和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来源:根据黄颖底图加绘

引水、利用水灌溉农田、借水流之力磨面等,是人们利用环境资源的主要方式。位于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之间的葶溟溪,自西向东从聚落中部穿过流入洱海,利于居民的用水需求。南、北城墙因顺缓坡而下,在城墙中间辟为引水沟。之所以在城墙上挖引水沟,是因为城墙被夯过后土质坚硬而不会渗漏水。苍山之水经沟东流而下,城墙内外两侧田地需水时,从附近城墙侧面开分水口,水即由高往低向两侧分别流入需水的田地,引水极为方便,不需水时用石板堵上分水口即可。引水沟上还安有水磨、水碓等,借水流之力碾磨面。

据《南诏野史》记载,南诏时期劝丰佑曾派人修建了苍山洱海之间著名的水利工程“锦江浪”和“高河”,“灌田数万倾,民得耕种之利”,促进南诏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过引水的方式便利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大理坝子地区洪水灾害频繁,自明代以来至民国年间有史可查的大洪水就有70多次。其原因是每年雨季,苍山十九峰上的大量雨水顺十八溪倾泻而下,并同时携带沿途的大量山石形成泥石流,到各溪冲沟出山口处的谷口山前地带,由于地形地势骤然变宽变缓,洪水、山石的流速随之减缓,山石泥沙逐渐沉淀堆积于此,从而形成东西向的冲积扇缓坡。太和城筑于葶溟溪谷口山前地带的东西向冲积扇缓坡上,葶溟溪穿城而过,虽然利于取水,但雨季时遭遇洪水侵袭,也对太和城造成巨大的破坏。葶溟溪穿城而过带来的洪灾,南北城墙成了挡墙,导致泥沙、沙石等全部沉积于城内,使太和城在短短使用40年后即迁往大厘城、羊苴咩城。

自然的地理位置和溪水资源为传统聚落的构建创造了条件,使人们能够充分地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等满足生存需求。然而,当地的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却给南诏太和城造成较大破坏,人们不得不重新选择居址。

3.3.2.2 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遗址(图3.18)位于苍山中和峰下大理古城及其周围一带,779—1253年,一直为南诏、大理国政权的国都。羊苴咩城位于桃溪南岸,西起苍山中和峰麓北坡,东至大理镇才村村西约200m处,还保留着断续的城墙遗址(北城墙),残墙基宽8~10m,高2~4m,大部分为夯土建筑,部分用石块砌成。羊苴咩城位于地势相对平缓的坡地,具有丰富的植被与肥沃的土壤,利于居住与农耕。吸取南诏太和城选址的经验,临桃溪而建,既方便取水,又可以避免聚落受水患破坏。

图3.18 羊苴咩城平面示意图

来源:根据杨周伟《百二河山——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绘制

羊苴咩城作为大理国时期的国都,具有较大的规模。《蛮书》中曾记载:“重屋制如蛛网……两边皆有门楼。下临清池……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馆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鱼鳖悉有……。”羊苴咩城内的建筑多而密集,并设有门楼。门楼下构建水池,水池宽而深,池内可储存一定规模的水,并在池内养殖鱼和鳖等。说明在这一时期,人们除了利用苍山溪流水源生活与生产外,还能够在聚落内构建规则形状的水池,用于储水与观赏。羊苴咩城构建于较平缓的坝区,相较南诏太和城构建于坡陀之上,说明传统聚落已经逐渐从海拔较高的地带向海拔较低的平缓地带过渡。这也得益于人们对环境生态的认识与利用。(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营建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构筑特点:

(1)利用苍山自然地形的高差,形成不同层级的军事防御体系。

(2)葶溟溪穿过聚落内部,不仅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农田灌溉,还用于加强人工设施以抵御自然溪流带来的泥石流等灾害。

(3)利用地形的高差布局传统聚落的内城与外城。

(4)内城位于聚落的最高点,地势较高的区域,供上层社会的官员居住。

(5)外城位于聚落的东部,沿洱海区域,地势相对较低,供平民居住。

(6)在延续使用当地石材砌筑城墙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当地的材料制作一些建筑材料,如地砖等。

(7)建筑基址的夯土上砌筑下水道

(8)在葶溟溪上构建石桥等(图3.19、图3.20)。

图3.19 南诏太和城遗址与环境生态分析图

图3.20 南诏太和城遗址考古照片

来源:根据朱忠华照片编辑

(9)传统聚落逐渐从坡地向平坝地区过渡,构建规则的水池用作储水与观赏。

尊重自然,并利用自然资源构建满足当时社会使用需求的传统聚落空间,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构建的环境生态观。南诏太和城遗址凸显军事防御体系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利用溪流生产、生活,但也因水患而被迫迁址。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把双刃剑,善于掌握和利用其规律,就可以服务并造福于人类;如果背离自然规律,最终将会让人们自尝恶果。从太和城迁都羊苴咩城可以看出,人们对苍山、洱海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并尝试总结其生态环境的规律,运用于未来的传统聚落营建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