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苍山马龙遗址,以考古中的聚落总平面图为依据,运用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法,计算其分形维数,尝试对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根据苍山马龙遗址的整体规模特征,笔者选用50m、25m、12.5m、6.25m作为栅格单元尺度层级(图3.11)。
图3.11 苍山马龙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计算
其中,选用50m的栅格单元尺度时,单元区域面积为2500m2;当栅格单元尺度降至6.25m时,单元区域面积约为39.06m2。按照计算公式:
式中 Db——分形维数;
N——所覆盖的盒数目;
1/S——划分栅格比例。
将相关数值带入公式中,可得出其分形维数分别是:1.7538、1.8674、1.9282。从尺度层级25~50m到尺度层级6.25~12.5m,分形维数值逐渐增大,且苍山马龙遗址的整体空间形态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说明其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较高的自相似性。在不同尺度层级的分形维数值有一定差值,表现出其空间分形层级的复杂程度连续性相对较小。随着尺度层级逐渐缩小,分形维数值逐渐增大,体现出苍山马龙遗址在小尺度层级的分形维数较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较好。分形维数的具体表现为:在尺度层级25~50m时,苍山马龙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最低,为1.7538;在尺度层级12.5~25m时,苍山马龙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为1.8674;在尺度层级6.25~12.5m时,苍山马龙遗址总平面图分形维数值最高,为1.9282。分形维数值逐渐增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1744。
苍山马龙遗址作为史前的聚落遗址,其聚落的选址与构建主要依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苍山马龙峰西高东低的地形、北边的龙溪、南边的清碧溪都是其主要的选址依据。顺应地形高差自西向东构筑台地,利用地形排水、设置壕沟和城门、构筑城墙;从安全防御和社会等级的角度设置内城和外城。整个聚落的空间形态布局以苍山和溪流的自然条件为主,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生态条件,在其小尺度层级中分形维数达到1.9282。苍山马龙遗址体现出环洱海区域的聚落空间形态自古便有顺应地形、呼应地貌的相似性融合的分形同构思想。
在白云甲址的传统聚落构筑中采用了“劈山为城”的营建方式,其北、东、西北三面均为陡坡,北面最为险峻。古人以天然的陡坡为墙,并将天然陡坡改成台阶形状,东北向的广道为主要通道。城墙、城台与广道等均以御敌为主,利用天然地形构建易守的传统聚落。白云甲址西南面的深壕采用“斩土为堑”的方法修筑(图3.12),居住以半穴居为主。
苍山马龙遗址也以半穴居为主,其上搭一顶棚以遮风避雨。多以天然石块为家具,用石搭炉灶而炊。溪流两岸也是主要的聚居空间,并设置储米、果实、植物根茎、薪炭等窖穴作为储藏空间。内城墙是砌筑而成,在地面上一墙隆起。外城墙是改坡为墙,斩土为堑,外面较陡,内面的城壕虽为凹弧形,但是比内城壕浅。外城的东、南、北三面,内高外低的斜坡,稍微斩削,就成了高墙。只有西北面外边的坡,比城内的坡要高,以前两者是相连为一体的,但人们在构建聚落时把它改为了深堑。
(www.xing528.com)
图3.12 苍山马龙遗址、白云甲址部分纵断面图
来源:根据吴金鼎等底图加绘
通过对上述两个传统聚落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环洱海区域的人们主要以生存和安全防御为主,在传统聚落空间的构建中也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特点。具体如下:
(1)利用苍山自然坡地与地形特点,选址于紧邻溪水或具有险峻地势的坡地,构建不规则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2)设置城墙、城壕与城门,形成人工构筑的防御体系,设置外城或外城与内城相结合的传统聚落空间。城内依自然坡地形成台地,构建聚落内部空间(图3.13)。
(3)传统聚落内以半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并设置顶棚以遮风避雨;以天然石块为家具,并设置炉窑空间与储藏空间。
(4)利用苍山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将溪水引入聚落内部,并利用分、合的方式用于生产与生活,构建了独特的内城与外城空间形态。
(5)结合聚落区位特点与当地气候条件,构建储水池,设置堤坝,既满足聚落的用水需求,也进一步丰富了聚落的空间形态。
(6)运用“斩土为堑”的方法建造聚落城墙,形成不同高度的外墙与城壕,增加传统聚落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形态之间的一致性。
图3.13 苍山马龙遗址内城、外城平面形态与台地关系示意图
以生存与安全防御为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在这一时期的传统聚落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从分形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的整体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较高的自相似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