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引水与储水共存

环洱海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引水与储水共存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苍山马龙遗址区位示意图来源:根据GoogleEarth底图加绘图3.7苍山马龙遗址平面示意图来源:根据吴金鼎等底图加绘依山傍水是苍山马龙遗址的选址特点,在其聚落构建的过程中,利用苍山溪流自西向东进入传统聚落内。

环洱海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引水与储水共存

这一时期由于洱海的水位较高,传统聚落多分布于洱海西岸、苍山东坡。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南北与苍山十八溪相邻,成为聚落选址与构建的主要方式。水源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与传统聚落紧邻。人们将水源引入聚落空间内部,或在聚落外部修建蓄水池,以满足生产、生活使用。

3.2.2.1 苍山马龙遗址

苍山马龙遗址位于洱海西岸苍山马龙峰下山麓顶部,海拔约2266m。遗址北临龙溪,南滨清碧溪,东西长200m,南北宽100m(图3.6)。马龙遗址建于苍山台地之上,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进行布局。聚落呈长方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因紧靠苍山溪流,为防水患,于内外城墙下均设置了壕沟;外城设置六门,即东北门、东门、西门、西南门、南门、东南门;内城设东门和西门(图3.7)。从其考古文化层和出土的遗物中可以推断出,古代人曾居住在溪旁和距溪较远处,其出土陶器中带有中原色彩。

图3.6 苍山马龙遗址区位示意图

来源:根据GoogleEarth底图加绘

图3.7 苍山马龙遗址平面示意图

来源:根据吴金鼎等底图加绘

依山傍水是苍山马龙遗址的选址特点,在其聚落构建的过程中,利用苍山溪流自西向东进入传统聚落内。在《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中,曾对苍山马龙遗址的溪流有相关记载[4]。苍山马龙遗址的水流自西向东引入城内,并采用分、合的方式流经内城,利用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形,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传统聚落。其体现出较早时期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营建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南北溪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②利用苍山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势,形成不同的台地,构建聚落;③聚落由内城和外城构成,设置城墙和城门;④在外城的城墙内侧设内壕沟,既用于排水,又用于防御;⑤在内城的城墙内外两侧各设置一条壕沟,从其构筑方式上体现出内城与外城的层级差别;⑥沿西高东低的地势,从外城西门设一条穿越外城与内设的排水沟,自东门流出。这是古人在营建传统聚落时尊重自然与利用自然的重要体现。

3.2.2.2 白云甲址

白云甲址位于洱海西岸,苍山白云峰麓北支系山脉的缓坡上,海拔约2366m(图3.8)。聚落北临茫涌溪,东、北两面地势较险峻,南面地势较缓,西南面原连主山,因构建聚落时挖掘城壕,已与主山隔断。白云甲址为不规则狭长形,设城墙。城墙东、西、南各设一道城门,南城门外设城壕,东西城墙外有两条古道,为人工修筑。城内平面布局利用台地,与苍山马龙遗址相似。因北临茫涌溪,便于取水,聚落内没有溪流水道引入。在聚落西南面设置一水池用于储水,水池东侧设堤(图3.9),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学会“筑池储水”的方法,比起引水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www.xing528.com)

图3.8 苍山马龙遗址环境生态分析图

图3.9 白云甲址区位示意图

来源:根据Google Earth底图加绘

图3.10 白云甲址平面、剖面示意图

来源:根据吴金鼎等底图加绘

吴金鼎曾对白云甲址外的水池进行了详细的记述。白云甲址的储水池,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具备利用自然地形构建水池的能力,不仅修筑水池,还在水池东侧设置堤坝。在应对不同自然环境经验累积的基础上,人们学会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储存雨水。白云甲址水池东北角的缺口和西南角近代新修筑的缺口与引水渠(图3.10),表明人们通过人工的方式,为满足生存与安全防御,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材料,开始构建环境生态设施,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5]

这一时期的传统聚落,以生存与安全防御为主,在宜居的坡地上选址,并利用天然的地形作为自然的防御屏障。利用地形构建台地、营建聚落,将苍山溪流的水引入聚落内,或是紧邻溪流,以利于取水。为满足战时的使用需求,在聚落外修筑水池用于储水,设置水池、堤坝、取水口、引水渠等,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掌握,是环洱海区域在聚落构建中最早体现出的环境生态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