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知网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篇名的文献检索中,截至2020年1月26日,发表文献共计280篇,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性发展(135篇)、生态可持续性(88篇)、生态可持续发展(54篇)等。研究领域涉及城市、农业、林业、环境、教育、法律、不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及其定量分析等(图2.15、图2.16)。
图2.15 中国知网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文献总体趋势分析图
来源:中国知网
图2.16 中国知网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文献主题分布分析图(www.xing528.com)
来源:中国知网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提出“知命畏天”“使民以时”,管仲认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即体现出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就会实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可以协调发展的思想。两汉时期的刘安认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唐宋时期,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态观;欧阳修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都体现出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美国学者Donella H. Meadows指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联系;英国环境生态学家J.M.Anderson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途径;《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4]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所有领域全球行动的总体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和行动框架。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从经济的角度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代际的公平;新西兰的Waitakere、澳大利亚的Whyalla、德国的Erlangen等生态城市建设也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美国生态学家J.B.Foster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李秉成阐述了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李仁杰等研究了中国国内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王如松等研究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尹昌斌等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美国学者Paul L.Knox和瑞士学者Heike Mayer则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创新,研究了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为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