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敦桢等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调查,开启了国内传统聚落的研究。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环洱海区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2.2.1.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传统聚落的研究最早源于对乡土建筑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引起人们对传统聚落的普遍关注。拉普普特的《住屋形式与文化》(1987)提出社会文化因素对不同类型民居形式产生决定性影响。日本学者的《聚落探访》(藤井明,2003)、《世界聚落的教示》(原广司,2003)则以大量实例阐明传统聚落的多样性。刘敦桢等(1941)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调查,开启了国内传统聚落的研究。初期研究以传统民居为主,如《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中国住宅概说》等。20世纪60—80年代,以不同地域的民居类型为主,体现出不同类型传统聚落的文化与地域特点,如《福建民居》《云南民居》《广东民居》《新疆民居》等。20世纪80年代至今,传统聚落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视角进行研究,以实例为主,研究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与文化,如《乡土建筑遗产保护》(陈志华,2008)、《关麓村》(陈志华、李秋香等,2010)、《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潘安,1998)、《闽海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戴志坚,2003)、《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郭谦,2005)、《旧城新录》(阮仪三,1988)、《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二)》(阮仪三,2013)等。传统聚落的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建筑测绘向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化与系统化发展,如《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聚落空间解析》(段进,2006)、《传统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浦欣成,2013)、《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王昀,2015)等。吴良镛院士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2001)、《中国人居史》(2014)为传统聚落与人居环境的发展研究,构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与框架体系。美国学者Paul L. Knox和瑞士学者Heike Mayer(2018)探讨了聚落发展的环境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聚落可持续发展经济与文化等。

云南地区的传统聚落研究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研究为主。蒋高宸在《云南民族住屋文化》(1997)中系统地探讨了云南地区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与不同民族的居住文化。学者们从传统民居、人居环境、聚落营造、聚落形态与文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云南地区不同的聚落,如《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蒋高宸,2001)、《香格里拉.乌托邦.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翟辉,2005)、《和顺》(杨大禹,2006)、《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车震宇,2008)、《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以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为例》(王冬,2013)、《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杨宇亮,2014)、《大理丽江传统聚落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陈倩,2017)、《历史、传承、活化——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姚青石,2018)等。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研究始于吴金鼎等(1939)对洱海西岸马龙遗址、龙泉遗址等传统聚落遗址的考察。学者们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聚落特点,如张锡禄(1997)、陈谋德(2002)、孙明(2004)、何金龙(2007)、杨宁(2013)、杨若梅(2017)等研究南诏、大理国等时期的传统聚落;从建筑学的角度探讨传统聚落,如刘敦桢(1941)、王翠兰等(1986)、蒋高宸(1994)、刘裕荣(2006)、杨绍恭(2011)、赵勤(2015)等研究民居建筑;从文化学、建筑人类学等角度研究传统聚落,如石克辉和胡雪松(1998)、张崇礼等(2001)、杨毅(2005)、赖德霖(2005)、饶维纯等(2006)、安学斌(2010)等探讨传统聚落的文化、集市白族本主与文化遗产保护等;从景观生态的角度研究传统聚落,如毛刚(2003)、徐静(2004)、褚云生(2006)、崔颖(2014)、卢钖钖(2017)、沈洋(2018)等分析传统聚落的景观资源与优化;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研究传统聚落,如余丞(2009)、张瑾等(2009)、陶惠娟(2016)等分析村镇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从人居环境、城镇化、空心化、社会经济等角度探讨传统聚落的整体发展,如施钊(2005)、董迎春(2007)、李婷(2008)、王思荀(2011)、朱宏莉(2012)、赵敏(2012)、马少春(2013)、张磊(2016)、高婧(2018)等探讨乡村聚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不同类型聚落。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研究从考古遗址中的聚落研究开始,由对传统建筑的研究、白族民居与聚落的测绘拓展至人居环境、民族学、社会学、建筑人类学等方面的探讨,再到针对旅游开发、城镇化、空心化等现实问题,探讨其变化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新的可量化分析数据。然而,将环境生态学与传统聚落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却为数不多。

2.2.1.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传统聚落”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3月,共计3967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016篇,博士学位论文19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474篇,重要学术会议论文258篇,重要报纸论文10篇,其他论文14篇。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内容中主要包括传统聚落、聚落空间、民居建筑等,其中关于空间形态的文献224篇、聚落环境96篇、人居环境65篇、可持续发展43篇等(图2.5、表2.1)[2]。以“空间形态”为主题的传统聚落研究文献中,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最多(129篇),其后依次为期刊论文(76篇)、博士学位论文(9篇)、重要学术会议论文(8篇)等。研究主要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自组织理论、分形理论等为研究视角,通过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聚落的四方街广场、街巷、景观空间、民居空间、公共空间等空间要素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传统聚落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特点与演变规律等。

图2.5 中国知网以“传统聚落”为主题的文献数据量化分析

来源:中国知网

表2.1 中国知网以“传统聚落”为主题的文献统计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整理,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www.xing528.com)

孙莹研究了梅州客家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张东研究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何峰研究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杨定海研究了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的形态。张大玉解析了北京古村落的空间。张以红从聚落形态的角度出发,对潭江流域城乡聚落进行了研究。胡学慧研究了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陈淑冬解析了莆田市洋尾古村落空间形态解析。高惠灵等研究了福州嵩口古镇空间形态等。对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域的空间特点,通过大量的聚落调研,探讨空间形态的演变。

2)研究不同地域类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梁健、张博、曹萌萌、翟静分别从坡地型、平地型、靠山型、沟谷型的传统聚落环境空间形态探讨气候适应性;李振研究济南市郊村落畔泉空间形态;刘杰分析了城市郊区村落空间形态;闫霓裳研究了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董军等解析了浙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杜佳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郑海晨等研究了积石山地区保安族乡土聚落的空间形态与营造等。通过对不同地域类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尝试归纳、总结不同类型传统聚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特点,挖掘其聚落空间形态的营建策略。

3)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不同地域类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学者们从安全防御、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等视角研究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例如:从安全防御的视角,王益分析了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魏宏杨等分析了广西贵港君子垌客家传统民居聚落空间;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胡小稳研究了潮州象埔寨空间形态的特色与传承;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令宜凡研究了青海循化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从保护与利用的视角,王凯圣研究了阳泉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肖佳琳研究了浙东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姜乃琛研究了泉水聚落空间组构,白梅等分析了冀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从类型学的视角,杨斯亮研究了休闲旅游类城郊型乡村的空间形态;从分形理论的视角,王嘉睿解析了川渝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王辰晨研究了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南天等研究了腊铺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从文化基因的视角,曹紫佳、邹伦斌分别研究了湖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和黔东南侗族乡土聚落的空间形态;从资源优化的视角,薄盟研究了旅游型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刘锐研究了张谷英村、唐亮解析了舍米湖村的空间形态;从空间组构理论的视角,王鑫研究了山西传统聚落;从社会学的视角,朱少武研究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从生态学的视角,王钊研究了聚落形态和美学特征,林琳等研究了岭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生态智慧并进行了模拟分析,范俊芳等研究了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其影响等。众多的研究视角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拓宽了视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中,通过可量化的数据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相结合,为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文化、生态、保护等的基础资料。

4)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不同地域类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对典型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包括史前时期、明清时期、城镇化时期与当代等。例如:闫杰研究了秦巴山地的乡土聚落与当代的发展;王丽娟分析了明清时期晋中典型晋商民居空间形态;张尧等研究了共时形态下大研古镇空间形态的结构模式;唐婉珍等以武汉天兴乡为例研究了环境变化与城市化双重作用下近城乡村聚落演变;陈赛狄研究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台州市高迁古村聚落与民居空间形态;郭楠研究了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程易易研究了阿坝县空间形态演进历程;杨林等研究了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形态;周维楠等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商道影响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等。

5)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运用于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

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以测绘聚落内的建筑、街巷、公共空间等为基础,通过社会学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从社会、文化、技术等层面进行综合研究。随着基础数据的不断丰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被引入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中。例如:宋靖华等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聚落生成的影响因素;王双双用分形理论量化解析了闽南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韩雪运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泉水聚落的空间形态;杨燕如研究了陕南历史文化名镇空间形态特征评价体系;浦欣成等对国内传统乡村聚落形态量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等。通过GIS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态进行量化分析,为提供科学的策略与方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传统聚落空间的结构、街巷、建筑、庭院、水系、景观空间等进行分类研究。例如:郑凯研究了陕西华县韩凹村乡村聚落形态结构演变;王磊研究了新疆喀什噶尔古城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形态;龙琳研究了黄龙镇的街道空间形态及其演变;张瑞纳研究了清代鄂西北山地血缘型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余韵诗研究了粤北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张雨蒙研究了滇西传统商贸聚落的四方街建筑空间形态;田凯分析了甘孜老城区檐廊空间的扩展;肖鑫分析了湘鄂西土苗地区滨水聚落街屋的空间形态;田银城研究了传统民居庭院类型的气候适应性;韩雪等研究了济南的泉水聚落空间形态;李振分析了济南市郊村落的畔泉空间形态;肖佳琳研究了浙东传统聚落的景观空间形态等。通过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并结合不同的传统聚落实例进行研究,为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与思路,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综上所述,当前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以选取不同地区的典型性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如湘南、海南、东北、福建、西南等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聚落;按照不同地域类型的传统聚落,如坡地型、平地型、靠山型、沟谷型、山地型等,研究其环境空间形态与气候适应型的特征等;从学科交叉的多视角研究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如文化学、类型学、社会学、生态学、分形理论、空间句法、空间组构理论等;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进行研究;拓展了传统聚落的研究方法,如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特征评价体系等;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结构与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挖掘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要素中的潜在的营建智慧与策略,对当代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与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