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研究现状分析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知网以“洱海”为篇名的文献检索中,截至2020年1月17日,发表文献共计1267篇。其中以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富营养化、环境质量等为学界主要关注的热点,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80年代则以洱海生物与地质环境的研究为主。黄慧君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的蒸发量情况与影响因素。兰波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洱海周丛藻类群落状况。王圣瑞等将洱海水环境与滇池水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袁哲等研究了洱海盆地水体流动的影响。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研究现状分析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是从整体和系统角度出发,研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的学科。

20世纪50—60年代,环境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环境生态学最初的研究以关注环境为主,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1962)通过人类生产活动与春天“寂静”间的联系和机制,阐述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及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途径和全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如美国学者Donella H. Meadows(1972)以世界人口增长、工业增长、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等数据,指明环境的重要性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资源的提供能力相适应,考虑环境问题的限制性因素和人口增长压力等;英国环境生态学家J.M.Anderson(1981)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和群落、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环境间的生态学途径;《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环境生态学以普遍研究为主,包括生态学理论环境科学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生态系统进行的环境科学技术与策略研究、生态修复等实际工程案例的研究等。金岚等(1992)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盛连喜(2002)、杨持(2008)从生态的角度阐述了生态系统的特征;杨志峰等(2010)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恢复生态学理论等;戴天兴(2013)探讨了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董哲仁等(2013)阐述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美国学者Andre Clewell(2017)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修复入手,探讨了生态修复的实施与评估等问题;肖楚田等(2017)研究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徐德兰等(2018)以徐州地区骆马湖等不同湖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型水生植物对水域生态系统氮、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异特征,对受损水域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探讨。

在中国知网以“洱海”为篇名的文献检索中,截至2020年1月17日,发表文献共计1267篇。其中以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富营养化、环境质量等为学界主要关注的热点,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图2.1、图2.2)。

图2.1 中国知网以“洱海”为主题的文献数据总体趋势分析图

来源:中国知网

图2.2 中国知网以“洱海”为主题的文献数据主题分布分析图

来源:中国知网

环洱海区域的环境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对洱海生物的研究,如李良庆(1937)介绍了洱海的藻类。20世纪50—80年代则以洱海生物与地质环境的研究为主。如戴全裕(1958)研究了洱海的水生植被生态特征;李恒(1975)调查了洱海水生植被的变迁,并分析了生态环境改变对水生植被的影响;颜京松(1980)研究了洱海的摇蚊幼虫与水蚯蚓张立(1985)研究了洱海的淡水腹足类;罗尧钜(1986)初步调查了洱海环湖的淡水螺类;褚新洛等(1987)对洱海的鱼类进行调查与归类,并分析了濒危物种的影响因素;云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59)对苍山群的岩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和制图;隋桂荣(1981)研究了洱海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张远志(1983)系统地探讨了洱海环境的地质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以洱海水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等为主,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洱海水环境的相关研究

万国江(1999)研究了洱海沉积物的变化,并与贵州红枫湖进行对比,探讨洱海水环境的变化。陈敬安(2000)对洱海现代沉积物采样并分析,研究表明:15世纪是洱海地区最为湿润的一个世纪,自19世纪末以来洱海区域气候整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预计气候将由干旱转向湿润。王云飞等(2003)分析了洱海湖水矿化度逐年增高,指出被忽视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的增强可能是洱海化学组成变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沈明洁等(2005)探讨了洱海环境演变与洱海流域城市发展的关系,分为洱海形成演化初期、湖泊水位升降不稳定时期、城市雏形阶段、适应环境发展时期等5个阶段。董文鸽等(2008)研究了洱海周边小兽体表革螨的多样性,探讨了生态环境变化对其周边群落生态的影响。张丽(2008)通过筛选基础数据研究了洱海水环境的污染物空间结构特征和环境容量的计算。柯高峰等(2009)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检验,对洱海流域的水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洱海保护必须推进到生态文明流域构建阶段。杨彪(2009)分析了洱海湿地的水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并指明洱海湿地保护治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黄慧君(2010)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的蒸发量情况与影响因素。王世岩等(2010)分析了洱海表层水体中氮素空间变异,表明受湖水流速、水动力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李新等(2011)运用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对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发现人口超标、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等。兰波(2011)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洱海周丛藻类群落状况。卫志宏等(2013)利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建立了洱海湖泊及湖湾的三维水质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为洱海水环境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的依据。肖阳(2015)分析了洱海流域居民环境意识与水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王圣瑞等(2015)将洱海水环境与滇池水环境进行比较研究。孙颖(2016)对水环境约束下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产业空间布局方案及相应的调整措施及建议。万正芬等(2018)探讨了洱海缓冲带模式识别与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的水质。袁哲等(2018)研究了洱海盆地水体流动的影响。(www.xing528.com)

洱海水环境研究呈现的特点为:以洱海水生动物、植物等资源为主,探讨气候变化、周边环境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模拟洱海水环境的变化,加强洱海水环境的管理与整治。

2)洱海污染与治理的相关研究

杜宝汉(2000)探讨了洱海面源污染与控制。李源(2002)运用旅游环境效应理论分析了洱海的湖泊特征与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湖泊旅游环境污染治理的多手段综合应用规划提出建议。张建华等(2006)调查了洱海湖滨区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提出加快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措施,即种养结合、生物发酵生产商品有机肥、沼气厌氧发酵综合利用等。和丽萍(2006)实地调研了洱海人工湿地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并分析了洱海部分区域人工湿地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和平均削减量,表明植物氧化塘、一级潜流湿地、二级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土壤渗滤系统等湿地系统的总磷削减量、总氮削减量等。马艳等(2011)研究了洱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贾丽娟(2013)针对洱海北部流域内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以户用沼气池、户用堆肥推广为主,大中型工程依次考虑基质化工程、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厂等,并在洱海北部流域内以示范工程的形式得以实施。李强(2015)通过对洱海北部区域典型村落污水组成与排放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形成适用于洱海流域村落混合污水处理的技术,为农村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撑。叶桦等(2017)以洱海流域污染源的治理工程为例,研究了水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体系与机制。黄季超等(2017)探讨了生态透水带去除洱海流域生活污水氮的效果。赵海超等(2018)研究了洱海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熊攀等(2019)分析了洱海沉积物的分布与污染风险评价。

洱海污染与治理研究呈现的特点为:针对不同污染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农村的面源污染、村落污水处理等,形成相关的污染治理体系与机制。

3)洱海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

倪喜云等(2001)介绍了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技术,并将不同区域采取的生态恢复工程模式划分为自然模式、人工模式和专有模式。张晴波(2002)介绍了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的鱼塘、村落等改造区基底修复方案,并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制定洱海水域和岸线规划、洱海湖滨带的土地利用审批分区管理、建立农灌水和村落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等提出建议。叶春等(2004)研究了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技术,提出了8种生态修复适用模式,即滩地模式、河口模式、陡岸模式、生态鱼塘模式、堤防模式、少费农田模式、湖滨景区模式、其他专有模式。金丹越等(2004)将洱海湖滨带的现状分为村落占用等类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恢复其功能。胡小贞等(2007)运用日本湖内湖净化法对洱海桃溪河口净化工程进行设计,设置进水系统、沉砂系统、生物净化系统、配水系统等,对氮、磷的净化和悬浮物的去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王圣瑞等(2015)探讨了洱海的生态退化与防治对策。张天力等(2018)研究了洱海入湖河道的综合研究整治与规划。吉凯锋(2018)探讨了洱海流域湿地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宋顺林等(2020)研究了洱海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恢复。

洱海生态修复研究呈现的特点为:以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为主,提出不同的模式,以生态学原理为主并借鉴国外的修复技术,对洱海的湖滨带、入湖河道等进行保护与恢复。

4)洱海生态保护的相关研究

尚榆民等(1994)探讨了洱海湖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李杰君(2001)分析了洱海富营养化的成因,指出人口压力过大、旅游业的危害、湿地系统欠缺、网箱养鱼污染的转移是洱海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罗佳翠等(2003)研究了洱海流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节约用水、生态保护等相关对策。颜昌宙等(2005)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了洱海富营养化加剧、湖滨带生境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明确洱海主导功能,注重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建立洱海湖滨带保护区、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等,保护洱海与改善水环境。汪嘉杨(2007)运用经济、社会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度指数计算公式分析洱海富营养状况,其评价结果说明要加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保持湖泊的生态环境现状。刘聪颖(2012)对洱海生态景观的构建,提出了明确主导功能、进行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管理的策略。张红叶等(2012)对洱海流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近20年来洱海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呈逐渐恶化趋势,1997年健康状态最差。曹洪华(2014)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了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测度的指标体系,表明不同时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建立其驱动机制、农业响应机制、工业响应机制和旅游业响应机制等。曾维军(2014)运用农业生态补偿理论研究洱海流域洱源地区农业投入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减施化肥生态补偿耕地分等、补偿标准核算等。牛坤(2015)研究了洱海周边白族居民的传统生态观,指出其传统民族生态观对保护洱海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杨静芬(2016)分析了环洱海旅游开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郭红娇(2016)对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标准。王生(2017)利用洱海流域2016年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进行评估。李扬等(2017)对洱海流域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李维佳等(2018)从生态红线的角度提出了洱海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科学构建。

洱海生态保护研究呈现的特点为:从洱海湖区到洱海周边的环境保护,分析洱海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等,探讨洱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文明、农业生态补偿等。

环洱海区域环境生态学的研究从最初的洱海植物、动物等生物群落和洱海区域的地质构造等为主,到通过对洱海水域水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视角从单一的生物群落、环境地质构造研究向民族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多学科交叉体系发展,研究范围趋于多元化生态修复、生态评价、生态安全等。从洱海富营养化、周丛藻类群落、渔民生计方式、农村面源污染、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到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生态修复等,对影响聚落空间发展与演变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策略。

运用生态学的技术与策略解决环境问题,一直是环境生态学在环洱海区域的主要研究趋势,从环境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变化却为数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