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前洱海生态治理与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环境生态学、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分形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历时性与共时性问题为线索。本书的研究主要从中观与微观的层面出发,结合不同时期的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展开研究,探讨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挖掘其蕴含的环境生态观;研究当代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要素的演变与生态修复现状;运用生态系统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科学地构建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探讨高原湖泊人居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技术。最后,在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思路框架如图1.16所示。
历时性思考——以纵向的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环洱海区域人口与资源变化对传统聚落的影响,选取典型传统聚落实例研究其环境生态特征。归纳、总结不同时期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探讨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环境生态思想,深入研究环境生态学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之间的关联性。
共时性比较——以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比较为主。通过分析同一时期不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归纳、总结传统聚落在这一时期所体现出的环境生态特征。并通过可量化的数据分析比较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特点,挖掘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从环境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环洱海区域不同类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
理论模型构建——以环境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历史性与共时性的演变特征,归纳、总结出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与动力机制。通过对不同类型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比较,借鉴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尝试构建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生态模型,探讨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图1.16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研究框架示意图
【注释】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016.12重印):116-177.
[2]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省政府召开第107次常务会议[EB/OL].http://www.yn.gov.cn.
[3]新华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过哪些地方?[EB/OL].http://www.xinhuanet.com.
[4]CCTV央视网.《焦点访谈》20170812砥砺奋进的五年:保护洱海,怎么干[EB/OL].http://tv.cctv.com.
[5]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大理州全面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EB/OL].http://www.dali.gov.cn.(www.xing528.com)
[6]凤凰网.央视六提洱海为了啥?七大行动,保护洱海这样干[EB/OL].http://news.ifeng.com.
[7]国际节能环保网.大理市划定蓝绿红线保护洱海生态红线[EB/OL].http://huanbao.in-en.com.
[8]CCTV央视网.《新闻调查》20180721洱海客栈沉浮录[EB/OL].http://tv.cctv.com.
[9]贫养湖的养分少,生物有机体的数量不多,生产力低。一般来说,高山区和水温较低的深水湖,多是贫养湖。在营养丰富、生产量高的湖泊,一般较浅且具有大片的湖岸带。充足的阳光为湖岸带及大部分湖水中的自养生物提供了能源,使有根的水生植物大量发展。在水中和底部,底栖微生物降解了大量有机物质,产生高浓度的无机养分,因而造成浮游植物的繁荣,使深水层的氧气浓度较低。这种相对浅而生产率高的湖泊称为富养湖。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EB/OL].http://www.gov.cn.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EB/OL].http://www.mohurd.gov.cn.
[12][明]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M].卷之二,地理下:三、四.
[13]中国网.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EB/OL]http://www.china.com.cn.
[14]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gov.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