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修垂虹桥征信录》载垂虹桥对联
上文中的“苕溪渔隐”,系胡仔自谓;“子美”,指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他作有《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诗题中的“新桥”即是垂虹桥(当时新修),全诗为:“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绝冷光中。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佛氏解为银色界,仙家多住玉华宫。地雄景胜言不尽,但欲追随乘晓风。”胡仔所云之句,为其诗的颔联;“杨次公”,指北宋诗人杨杰,字次公,他作有《舟泊长桥》一诗,诗题中的“长桥”即是垂虹桥,全诗为:“区区朝市逐纷华,不信湖心有海槎。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古今风月归诗客,多少莼鲈属酒家。安得扁舟如范蠡,烟波深处卜生涯。”胡仔所云之句,也为诗的颔联;“郑毅夫”,指北宋诗人郑獬,字毅夫,他作有《新桥》,诗题的“新桥”即是垂虹桥,全诗为:“三百阑干锁画桥,行人波上踏灵鳌。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路直凿开元气白,影寒压破大江豪。此中自与银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涛。”胡仔所云之句,同样为诗的颔联。
文中的“永叔”即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关于这三联,明代王昌会的《诗话类编》中也云及。垂虹桥除了苏舜钦、杨杰和郑獬这几位诗人在诗中所写的三联外,在民国四年(1915)垂虹桥重修时,倒是真正地镌刻了一副联在桥身上的,其内容为:
八十丈虹晴卧影;
万千年浪直冲湖。
此联采用集句法。所谓集句法,即集句成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也就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分别选取几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上联撷自上述杨杰之句,下联为明代诗人杜庠的《垂虹桥》诗颔联的下句,全诗为:“天垂螮蝀跨三吴,桥上分明见画图。七十二湾平作路,万千年浪直冲湖。石阑干外青山小,芦苇丛边钓艇孤。老我昔年题柱手,举杯今日醉莼鲈。”
两位诗人虽相隔数百年,但他们的诗句经后人“匹配”,倒也浑然一体。对仗上,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甚为工整;平仄上,不仅第二、四、六、七字相协,而且不做要求的第三、五字也相谐。视之,真无集配之感。联中的“虹”指垂虹桥;“八十丈”,为诗的语言,非确切数字,据元代袁桷所撰的《重修垂虹桥记》,垂虹桥长“一千三百尺有奇”。此联的意境似为:晴日风徐,艳阳灿金,垂虹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静静地浮卧着,将倒影落在似碧玉一般的水面上;忽而风起,水面上卷起朵朵雪花似的白浪,挟着千百年的沧桑穿过桥洞,向前涌去……
鲈乡亭 三高祠
鲈乡亭,原在吴江垂虹桥南,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建,明成化八年(1472)在垂虹桥前重建,清光绪十年(1884),由松陵人国子监祭酒吴仁杰移建至西门外文昌道院梓潼观旁;三高祠,祀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唐代陆龟蒙,原在垂虹桥底定亭南,后移至垂虹桥北侧钓雪滩上,初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3),清光绪年间(1875—1908)移建至西门外文昌道院东南隅之鲈乡亭。
旧址难寻,相距八百二十年之久;
高风可仰,总在三万六千顷之间。
逝水如斯,愧我重来问道晚;
高山仰止,始知今日布衣尊。
——丁祖荫题
注:
丁祖荫:民国初年任吴江知事(详见本书《历代修建垂虹桥纪事(选辑)》中的丁祖荫《重修垂虹桥记》注释)。
秋色满东南,看滩回钓雪,桥卧长虹,廿五年宦迹重经,大好停车爱枫晚;
乡心动寥廓,忆屋绕春山,村堆黄叶,三十载归田来赋,且教借箸味莼羹。
——蒋犀林
注:
蒋犀林(1830—1903),字一桂,廪贡生,原籍江西奉和,安徽无为人,室名“金粟山房”。清同治三年(1864)和光绪十四年(1888)两任吴江知县。
计成纪念馆
计成纪念馆门景
计成(1582—?),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吴江人,爱好游历山水风光、园林名胜,喜作诗绘画,中年定居镇江,常往来于南京、扬州、苏州等,考察各地园林。他曾为武进吴又予、仪征汪士衡叠石造园。明崇祯四年(1631),他将造园心得写成《园冶》三卷。该书对于我国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并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的声誉。计成纪念馆坐落在垂虹桥东端桥洞北侧,为一园林式建筑。(www.xing528.com)
门联
竹坞寻幽,醉心即是;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
注:
联语摘录计成《园冶》中句。
泰安桥
泰安桥,俗称新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垂虹桥南侧的盛家厍,跨新桥河,连接盛家厍与北侧的东门街,拱形单孔,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
近傍城隅通笠泽;
远连淞水隔垂虹。
注:
1.淞水:指吴淞江。
2.垂虹:指垂虹桥。
泰安桥
红桥
红桥,一作虹桥,位于垂虹桥南侧的盛家厍,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梁式三孔,现存之桥为民国十九年(1930)所建。
春日几家还放鸭;
秋风何处不思莼。
注:
上下联分别描述唐代陆龟蒙、西晋张翰之事。以前,在垂虹桥畔有一亭,名鸭漪亭,相传为陆龟蒙养鸭处。
太平桥
太平桥,在盛家厍南侧,初建无考,梁式,原为三孔,现改建为单孔。
千家城廓蚕桑地;
万顷烟波鱼米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