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像
建文帝,即明惠宗朱允炆(1377—?),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至1402年7月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洪武二十五年(1392),其父朱标病死,朱允文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同时,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其中准备削除燕王朱棣。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开始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建文帝在此役后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而死,或说由地道逃去南方为僧。建文四年(1402),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据清道光吴江黄家溪《黄溪志》记载,建文帝从南京南逃后曾几次到黄家溪镇的史仲彬家。据《黄溪志》、民国《垂虹识小录》和明末清初长洲(今苏州吴中区)人褚人获所著《坚瓠补集》载,建文帝首至吴江史仲彬家,题诗《清远轩》:“玉蟾飞入水晶宫,万顷琉璃破晓风。诗就云归不知处,断山零落有无中。”“画鹢高飞江水涨,老渔倦唱夕阳斜。秋来客子兴归思,船到吴江即是家。”建文帝寓史仲彬别室时,题水月观诗曰:“细雨披杨起绿烟,水波如织影迷帘。午钟何处偏来耳,不似西宫奏管弦。”
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载建文帝至黄家溪(www.xing528.com)
建文帝尚填《吴江观竞渡》词:“梅霖初歇,正绛色、海榴初开佳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处,激起浪花、翻作湖间雪。画鼓轰雷,红旗掣电,夺罢锦标方彻。望水中天日暮,犹自珠帘高揭。归棹晚载荷香,十里一钩新月。”(明弘治《吴江志·卷二十二·集诗》刊此词时标作者为无名氏,词后作注:吴江无竞渡之戏,此词见旧志,然则元时有之,如今无耳,此词佳甚,不忍弃,录之)
《垂虹识小录》载建文帝题《满江红》词
建文帝又三至吴江,题《满江红》词,赞美垂虹桥,词曰:“三过吴江,又添得、一亭清绝。刚占断、水光多处,巧依林樾。漠漠云烟春昼雨,寥寥天地秋宵月。更冰壶、玉鉴暑宜风,寒宜雪。臞庵右,山依缺;垂虹左,波涛截。正三高堂畔,旧规今别。何但渔翁垂钓好,谩将柳子新吟揭。信登临、佳兴属彭宣,能挥发。”词中将垂虹桥和垂虹亭及周边的景观,如臞庵、三高祠等付之笔端,给阅者呈现了一幅四季咸宜、昼夜皆佳的山光水色、亭台相映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