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垂虹桥:沈锡华的修长桥重建

垂虹桥:沈锡华的修长桥重建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战火,垂虹桥与垂虹亭均遭到破坏。值得一提的是,沈锡华在同治五年捐俸修垂虹桥,并重建了桥上的垂虹亭。时吴江宿儒黄象曦还为沈锡华重建垂虹亭,喜赋七律一首:“垂虹景色一亭收,尘劫荒凉几度秋。旧制翚飞标胜概,新欣鸠筑颂贤侯。人间兴废全关运,吾辈登临复此游。往迹天随何处认,茫茫烟水问沙鸥。”

垂虹桥:沈锡华的修长桥重建

清咸丰十年(1860)四月十三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四月二十五日占领吴江县城。翌年至清同治二年(1863),清军与太平军在吴江县城一直进行拉锯战。由于战火,垂虹桥与垂虹亭均遭到破坏。

同治二年(1863)四月二十八日,晚清重臣、淮军统帅李鸿章手下程学启部占领吴江县城。此时,浙江海宁人、监生、吏员沈锡华随程学启部进城。此前,李鸿章在攻克吴江前,就已物色人才前来宰之,他推荐了沈锡华,上疏后准报,为“奉委代理”,于同治元年(1862)九月在上海接任。翌年正月,补授。

清光绪《吴江县续志》载沈锡华入吴江城

沈锡华在两次担任吴江知县期间(第一次是任至同治七年(1868)八月去任,当了六年时间;第二次是同治八年(1869)八月署任至九年(1870)元月去任,时间比较短,办了不少事。如:同治四年(1865),他会同震泽知县万青选重建吴江文庙(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东西两庑、戟门、棂星门及乡贤祠、名宦祠。同治五年(1866)春,他到各乡动员修筑圩岸,竣工后,又到各圩踏勘,并定下每年农闲修圩岸的规矩。八月,他进行清粮,改立版图,分设乡柜,并勒石。同治六年(1867),重建养济院、育婴堂,置田荡4200余亩为育婴堂的开支,重建城隍庙,捐养廉银重建松陵书院。同治七年(1868),他在同里、黎里、芦墟、莘塔四镇设社学。同治八年(1869),在同里、盛泽、芦墟三地建积谷仓。(www.xing528.com)

值得一提的是,沈锡华在同治五年捐俸修垂虹桥,并重建了桥上的垂虹亭。当时,垂虹桥仍是太湖水东泄的主要出口之一,但蒿芦丛生,桥拱淤塞。因此,他组织人力疏浚城河和垂虹桥,既利于舟楫往来,又有利于太湖的泄洪。垂虹亭重建落成之时,沈锡华延请吴县木渎人、道光二十年(1840)榜眼、官至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的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冯桂芬作《重建垂虹亭记》,记中说垂虹桥所在地已非当年南临太湖、北枕吴淞江的地理环境,“垂虹左右蒿芦壅淤,渐成平陆”之状则始于明代中叶,但他对垂虹桥的胜景恢复仍充满着憧憬,他在记的最后写道:“一旦旷然复宋元之旧,余老矣,尚将携杖登亭,凭阑眺远,朗吟半山青邱之句,与波涛相应和,此岂寻常游观之美登赏之乐云尔哉!”

时吴江宿儒黄象曦还为沈锡华重建垂虹亭,喜赋七律一首:“垂虹景色一亭收,尘劫荒凉几度秋。旧制翚飞标胜概,新欣鸠筑颂贤侯。人间兴废全关运,吾辈登临复此游。往迹天随何处认,茫茫烟水问沙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