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桥自元泰定二年(1325)由吴江州判张显祖易木以石改建后,至明建文四年(1402),县令蒋奎“复加甃甓,民尤便之”。隔了七十来年,由于太湖和吴淞江水“狂澜冲激”,垂虹桥“石剥洞欹”。成化七年(1471),都知监右少监福公奉上命镇守浙东,路过吴江,见到垂虹桥的现状后“慨然兴怀,捐金百两”,并与前知府贾奭商议道:“长桥将圮,及时新之,事半功倍。”贾奭正欲向上面进言,正巧辞官归家的原地方长官宋彰前来,也说道:“桥梁王政之一,事良不可缓。”贾奭深以为然。接着,他就下令吴江知县王迪担任修桥之事。
王迪全心投入,首先倡导下属捐献俸银来赞助修桥。正开始筑堤围堰、召集工匠和准备材料时,少监福公到浙江去了,贾奭亦因母亲故世回家奔丧去了,修桥费用也因较大而一时筹措未就。
翌年,知府邱霁上任,“兴废举坠,德政一新”。他对王迪说道:“桥不可久堕,其亟成之。”王迪遂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吴江当地许多热心人纷纷捐款,赞助修桥工程。这时,奉敕巡抚南畿的都宪毕亨“纲维庶政”,监察御史郑铭“振扬风纪”,俩人都将修垂虹桥之事周遍宣示,并对王迪进行激励。于是,王迪加紧提调,丝毫不敢懈怠。这时候,“巧者殚技,勇者效力”,垂虹桥修缮工程抓紧进行。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成化五年王迪任吴江知县(www.xing528.com)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梅伦生平
到第二年六月,垂虹桥修缮工程竣工。“乃撤其旧”,原先的紫石(武康石)换成了青石(太湖石),“危栏穹洞,焕然可观”,长度仍为一千三百余尺,桥洞也仍为六十二孔。桥东西堍的汇泽、底定两个亭子废圮已久,桥心的垂虹亭归然独存。王迪“复于亭之后,筑基垒石,刱(创)屋数楹,以为宾旅憩息之所”,这些则由监督修桥工程的义官申俊、庞谅两人出资,以助完成。
垂虹桥修好后,王迪还致函于吴江人、在湖广任右参议的梅伦撰写了《重修长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