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名宦祠祀李问等
明弘治《吴江志》载“去思祠诸公像”图1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佐官王庭坚
宋庆历三年(1043),大理寺丞李问到吴江来任知县。同一年,王庭坚来吴江任县尉。
庆历七年(1047)冬天,李问和王庭坚“嗟邑民之陋,鲜慕学者”,拟扩建孔庙,增大学宫,以让更多的读书人前来学习。于是,向县里的富民晓谕“以奉释氏不若助县官兴学”。民众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很是骇异,隔了些日子,“心晓意解,欢然从命”,大家一共捐了数百万缗钱。
正准备动工,朝廷下诏令来说,郡县不可新建庙学。李问和王庭坚俩人很是着急,一起商量道:“民既从,财既输矣,倘不能作一利事以便人,吾何以谢百姓?”于是,决定将这些捐款移来修桥。
那时的吴江县城,被江流分为两半,一半居民住在吴淞江南,一半居民住在吴淞江北,“晨暮往归,事无纤巨”,两地的联系全靠舟船,居民们感到非常不便。而且“县当驿道,川奔陆走者,肩相摩、橹相接”,遇有大风大浪,则“左江右湖,漂泊无所”,水上舟船和陆上行人多有风险。因此,李问察看了地理形势后,觉得在这里建一座桥很有必要。(www.xing528.com)
但在这里造桥也非易事,桥要横跨宽阔的吴淞江,又处在太湖出水口上。大家听说桥长一百余丈,要用木材万余根,都很惊骇,非议的意见非常之多。李问和王庭坚坚持不动摇,召集工匠,筹集工料。于庆历八年(1048)春开始兴建,由王庭坚亲自负责施工。两个月后,是年六月,桥建成了,长千余尺,桥面建有护栏。李问和王庭坚给这桥取名为“利往桥”,寓有利于往来之意,并将桥名表于桥两堍的亭子上。由于桥长,吴江当地人就称之为“长桥”。桥心的地方比较宽阔,便在上面建了一个亭子,名曰“垂虹亭”,在亭里“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桥竣工后,还延请武进人、吴中名士、皇祐进士钱公辅写了《利往桥记》。
利往桥的建成,消除了南北通道上的一个险要渡口,从此士民称便。桥左江右湖,蜿蜒其间,仿佛长虹卧波,桥心又有垂虹亭可登高眺远,成为三吴胜景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