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除了一部分光被反射外,其余的一部分光会进入另一种介质继续传播,且传播方向在界面处发生偏折,这一现象称为折射,如图12.1 所示.折射实验以及折射定律的表述最早是在菲涅尔的遗稿中发现的,所以直到现在人们常称折射定律为菲涅尔定律,表述为:
(1)折射光线总是位于入射平面内,并且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2)入射角i 的正弦与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取决于两种介质光学性质及光的波长的恒量,它与入射角无关,即
恒量n21称为第二种介质相对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简称相对折射率.
如果光从真空中进入某种介质,并设光在真空中和在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c 和v,则该介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
称为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为光疏介质。 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特性、光的波长有关,与入射角度无关,通常由实验测定。 同一媒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白光经过棱镜后被分解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手册中提供的折射率数据通常是对波长为589.3 nm 的钠黄光而言。表12.1 为几种常见物质的折射率。
表12.1 常见物质的折射率
(www.xing528.com)
续表
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实验表明,两种介质的相对折射率等于各自的折射率之比,即
将式(12.4)代入式(12.2)中,则有
式(12.5)是折射定律的另一种常用形式,称为菲涅尔定律.
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如果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界面上,必然会逆着原来入射方向反射或折射出去,即当光线反向传播时,总是沿原来正向传播的同一路径逆向传播,这种性质称为光路可逆性或光路可逆原理.光路可逆性可用反射定律或折射定律证明,应用光路可逆性可使许多复杂的光学问题简单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