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0.21 所示,将一块宽度为b、厚度为d 的导电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并在导电板中通以纵向电流I,此时在板的横向两侧面A、A′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电势差U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所产生的电势差UH 称霍尔电压.实验表明,霍尔电压的值为
其中比例系数RH 称为霍尔系数.
图10.21 霍尔效应示意图
霍尔效应可以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来解释.导体板上的电流是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而成,以带正电粒子为例,则其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图10.21 所示,设导体板中的载流子为电荷q,漂移速度为vd.于是载流子在磁场中要受洛伦兹力Fm的作用,其大小为Fm =qvB.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导体板内的载流子将向板A 移动,从而使A、A′两侧面上分别有正、负电荷的积累.这样,便在A、A′之间建立起电场强度为E 的电场,于是载流子就要受到一个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电场力Fe.随着A、A′两侧面上电荷的积累,Fe 也不断增大.当电场力增大到正好等于洛伦兹力时,即Fe =Fm,电荷将不再继续积累,达到了动态平衡.这时,导体板A、A′两侧面之间的横向电场称为霍尔电场EH,此时它与霍尔电压UH 之间的关系为
由于动态平衡时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有
于是
上式给出了霍尔电压UH,磁感应强度B 以及载流子漂移速度vd 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漂移速率vd 与电流I 的关系,有
所以可将式(10.66)改写,得霍尔电压为
(www.xing528.com)
对于一定材料,载流子数密度n 和电荷q 都是一定的.式(10.68)与式(10.63)相比较,可得霍尔系数的理论值为
可见霍尔系数RH 与载流子数密度n 成反比.应该注意:从霍尔电压的正负,可以判断载流子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载流子数密度n 越小,霍尔系数RH 越大,霍尔效应越明显.我们知道,在金属导体中,由于自由电子数密度很大,故金属导体的霍尔系数很小,相应的霍尔电压也很弱.在半导体中,载流子数密度要低得多,因此半导体的霍尔系数比金属导体大得多,所以半导体能产生很强的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目前在科研、生产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霍尔电势差来测定磁感应强度B、电流、血流等.
另外,我们从式(10.68)中可以看出,在给定电流I 和导体厚度d 情况下,霍尔电压随磁感强度B 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然而,1980 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利青(K.Klitzing,1943—),在研究低温和强磁场下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时,发现霍尔电压UH 与B 的关系如图10.2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UH 与B 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台阶”.这一效应称为量子霍尔效应(quantum Hall effect).相应的霍尔电阻为
图10.22 霍尔电压UH 与B 的关系图
式中,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元电荷,它们的值可以由物理常量表查得.按照量子霍尔效应理论,所以霍尔电阻为
m=1 时的霍尔电阻为25 812.806 Ω.由于量子霍尔效应给电阻提供了一个新的测量基准,其精度可达10-10.所以1990 年人们把由量子霍尔效应所确定的电阻25 812.806 Ω 作为标准电阻.为了表彰克利青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他于1985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崔琦(D.C.Tsui, 1939—)等于1982年在研究更强磁场中的量子霍尔效应时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并以此获得了199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