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卦爻辞校释:遯卦与恒卦之道

周易卦爻辞校释:遯卦与恒卦之道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遯卦與恒卦雖卦名不同,其實仍講的是堅持之道。因此,要將遯卦置於恒卦之後。雖然遯卦是講隱遁的,且被執是不利,但是《象傳》的“固志也”似乎視之爲有利。因九三在六二之上,疑九三或是承六二繼續“莫之勝説”的故事,所謂“係遯”或是説逃跑時仍被捆縛着。遯卦是專談逃遁、隱遁的,從九四看,甚至鼓勵隱遁。上九在遯卦最上,是爲遯之極致。

周易卦爻辞校释:遯卦与恒卦之道

  遯:亨,小利貞。

【異文】

“遯”,《别卦》作“敚”,與“遯”雙聲,韻部亦相近,當可通假。上博簡作“”,此字右半所从與“遂”字右半同,而“遂”與“逐”因右半部件形近的原因在帛書中時或訛混。上博簡用字或即“豚”字的訛寫,與“遯”通。季旭昇以爲上博簡用字與“遯”音近可通,亦可從[1]。帛書和《衷》作“掾”,阜簡作“椽”,“木”部和“扌”部容易互訛,兩字均从“彖”得聲,與“遯”音近,故可通。傳本《歸藏》和秦簡《歸藏》均作“”。《釋文》:“字又作,又作遁。”“”是“遯”字異體,與“遁”同音。“遯”字本義是逃跑,“遁”字本義是遷移,引申有逃跑義,後世多用“遁”表逃跑義,而不用“遯”。“亨”,上博簡作“卿”。

【易傳】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序卦》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釋義】

卦名當讀爲“遁”,逃遁,隱遁。艮下乾上,艮爲山,是隱者所居,所以名爲“遁”。屈萬里:“隱者必於山,天下有山,可供人遯。”[2]六二與九五相應,故卦辭云“亨”。小,稍也。“小利貞”,稍利於卜問之事。《象傳》云“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也是釋“遁”爲逃遁,不與小人同浮沉,與他們保持距離。

遯卦與恒卦雖卦名不同,其實仍講的是堅持之道。哲人何以遁世?爲的就是不被俗世所染,始終堅持個人操守。因此,要將遯卦置於恒卦之後。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異文】

“遯”,帛書、阜簡作“掾”,上博簡在“尾”字前多一個“丌(其)”字,疑爲衍文。“攸”,上博簡作“”,阜簡作“”。“厲”,上博簡作“”。

【易傳】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釋義】

尾,《玉篇·尾部》:“末後稍也。”引申之則有後面之意。遯尾,逃遁時在隊伍的最後。這是離追擊之敵最近的位置,所以是“厲”,危險。這是講戰争中的逃遁。《論語·雍也》説:“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戰争潰敗時跟在隊伍最後面逃跑,此時與追擊的敵人最接近,也最危險。

爻辭説“勿用有攸往”,《象傳》承其意,從反面説。“不往何災也”,既然不宜往,不往就無災。

六二:執之用黄牛之革,莫之勝説。

【異文】

“執”,上博簡作“”,當與“執”通假[3]。帛書作“共”。“共”,疑當讀作“鞏”,兩字旁紐雙聲,韻部相同,故可通。“鞏”與“執”義近[4],可以互替。上博簡在“用”字前少一“之”字,不影響文義。“革”,帛書作“勒”,通假。“勝”,上博簡作“”。“説”,上博簡作“”,與“説”義近。帛書作“奪”。帛書兑卦寫作“奪”,可見从兑得聲之“説”亦可讀爲“奪”,音近可通。

【易傳】

《象》曰:“執用黄牛”,固志也。

【釋義】

六二是承接初六來説的。逃在隊伍最後面,被敵人生擒。執,本義就是人之雙手被捆縛,被拘捕。“黄牛之革”,用黄牛皮做的繩子。説,通脱。牛皮繩堅韌結實,所以“莫之勝説”,不能解開。

《象傳》之“固志也”,孔穎達云:“堅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雖然遯卦是講隱遁的,且被執是不利,但是《象傳》的“固志也”似乎視之爲有利。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異文】

“係”,上博簡同,帛書則作“爲”,疑係訛誤。《釋文》:“本或作繫。”係、繫聲韻相同,可通。“臣”,帛書作“僕”,同義替换。今本“臣”字,帛書一般作“僕”。

【易傳】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釋義】

係,縛也。係遯,被束縛着遁去,這是一種比喻的説法。遁去本爲自由,若仍有束縛,是有令人牽挂連累之物,身遁而心未遁。有疾,既指身疾,也指心疾。臣、妾,均可指奴僕。“畜臣妾”,或許是指買入奴僕。

因九三在六二之上,疑九三或是承六二繼續“莫之勝説”的故事,所謂“係遯”或是説逃跑時仍被捆縛着。(www.xing528.com)

爻辭説“係遯。有疾,厲”,即是鼓勵遁而無所牽挂。但後面的“畜臣妾”則有違於此,反求安逸閑適。“畜臣妾”與“係遯”之間的關係很不好理解。《象傳》“不可大事也”,應該是批評“畜臣妾”以求安適的做法。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異文】

“否”,帛書作“不”。帛書中凡與否卦卦名意義不同的“否”字均作“不”。

【易傳】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釋義】

好,喜好。“君子好遁”,是因爲君子有高潔品德,小人則無,所以君子吉,小人不吉。意思是君子可以隱遁而去,小人則没有這個必要。經文中的君子、小人已經帶有一定的道德色彩。《象傳》“‘君子’好遯”,正讀好爲喜好之好,非美好之好。

九五:嘉遯,貞吉。

【異文】

“貞吉”,上博簡作“吉”,帛書與今本同。疑上博簡脱“貞”字。

【易傳】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釋義】

嘉,嘉獎。嘉遯,嘉獎隱遁者。重耳入晉後,於其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隱居了起來,重耳數次以重賞勸其出山。這就是“嘉遯”。貞吉,堅固不變則吉。遯卦是專談逃遁、隱遁的,從九四看,甚至鼓勵隱遁。所以,用“貞吉”放在“嘉遯”後,就是勸人不可因嘉獎而放棄隱遁。《象傳》“以正志也”,是釋貞爲守正。嘉獎隱遁者就是贊許其志,使志不致隱没,所以説“正志”。

上九:肥遯,无不利。

【異文】

“肥遯”,吕祖謙引《晁氏易》云:“陸希聲本作飛。”[5]淮南九師道訓》:“遯而能飛,吉孰大焉。”[6]《文選·思玄賦》作“飛遯以保名”,注既引《淮南九師道訓》文字,又説遯卦上九“肥遯,最在卦上”[7]。《國語·吴語》:“建肥胡,奉文犀之渠。”汪遠孫云:“肥,古與飛通。《易》‘肥遯’亦作‘飛’,見《文選·思玄賦》及注。”[8]肥、飛旁紐雙聲,韻部相同,故可通假。《隸辨》記《老子銘》云“遁之吉”[9],“”即“肥”字。“无”,帛書作“先”,當是形近而誤。

【易傳】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釋義】

肥,通飛,形容動作迅疾。肥遯,即飛快地遁去。上九在遯卦最上,是爲遯之極致。能飛快遁去,不僅决斷迅速,行動果斷,而且了無牽挂,是爲隱遁的至高境界。《象傳》“無所疑也”,就是從“飛”字闡釋出來的。

釋遯卦的關鍵是對“遯”字的理解,如果理解爲“豚”,以爲遯卦諸爻的主題是講小猪,則很多句子都不好解釋。如初六“遯尾,厲”,猪尾巴爲什麽是危險呢?六二“執之用黄牛之革”,黄牛皮是比較貴重的物品,用黄牛皮做的繩子捆猪未免有悖常情,用草繩則比較合適。其餘“好遯”“嘉遯”都不好解釋。經文如此,《象傳》更是如此。所以,遯當指逃遁、隱遁。叔齊、伯夷就是隱於山中,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也是隱於山中,自古以來,山就可以被視爲隱居之地,故卦象“天下有山”被命名爲“遯(遁)”卦。

【注释】

[1]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79頁。

[2]屈萬里:《周易批注》,載《讀易三種》,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第728頁。

[3]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80—81頁。

[4]李零:《讀上博楚簡〈周易〉》,《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4期。

[5]吕祖謙:《古易音訓》,載《續修四庫全書》總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7頁。

[6]《周易淮南九師道訓》,載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0頁。

[7]《六臣注文選》卷十五,中華書局,1987年,第278頁。

[8]徐元誥:《國語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第548頁。

[9]顧南原:《隸辨(隸書字典)》,北京市中國書店,1982年,第69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