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卦爻辞:卦名随与澤中有雷的联系

《周易》卦爻辞:卦名随与澤中有雷的联系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現兑爲行走象在外,震爲動象在内,是震欲跟隨兑出走之象,所以卦名爲“隨”。以隨卦來説,“澤中有雷”究竟與“隨”有什麽聯繫,《象傳》無法解釋。它後面所説“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完全是從“隨”字引申出來的,不能看出它們與卦象的關係。初九爻在隨卦最下,即最後面的一個跟隨者。隨卦六二緊隨六三往外,而初九陽爻沉潛在下,故説“係小子,失丈夫”[4]。

《周易》卦爻辞:卦名随与澤中有雷的联系

  隨:元亨,利貞,无咎。

【異文】

“隨”,《别卦》作“”,整理者認爲聲符是“覒”,讀若“苗”,與“隨”是通假關係[1]。兩字聲韻皆異,似宜存疑。“覒”字有選擇意,而隨卦六二、六三“係小子(丈夫),失丈夫(小子)”也包含有選擇意,疑《别卦》卦名本不同於《周易》。上博簡作“”,此字是“”字的省寫,“”是“隓”字的異體,此處讀爲“隨”。帛書、帛書《繫辭》及《衷》均作“隋”,當讀爲“隨”。傳本《歸藏》卦名作“馬徒”,于省吾認爲當作“馬走”,取“扈從”義[2],可從。“亨”,上博簡作“卿”。

【易傳】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説,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序卦》曰: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釋義】

卦象震下兑上,震爲雷,爲動。兑有行走象(參見履卦),且在外卦,故可比擬出走。重卦由内卦和外卦組成,内卦三爻離初始之時近,外卦三爻離初始時遠,所以泰、否以外爲“往”,内爲“來”。就“往”而言,上三爻在前,下三爻在後,下隨上而往。現兑爲行走象在外,震爲動象在内,是震欲跟隨兑出走之象,所以卦名爲“隨”。

按《象傳》用的卦象看,八卦的卦象是非常整齊、系統的,因此在解釋卦象時難免勉强牽合。以隨卦來説,“澤中有雷”究竟與“隨”有什麽聯繫,《象傳》無法解釋。它後面所説“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完全是從“隨”字引申出來的,不能看出它們與卦象的關係。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異文】

“官有”,《釋文》:“蜀才作‘館有’。”“官”“館”同見紐元部,故可相通。“有”,帛書作“或”。“渝”,上博簡作“愈”,帛書作“諭”,三字聲符相同,故可相通。“功”,上博簡作“工”,讀爲“功”。

【易傳】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釋義】

官,當從于省吾釋,讀作觀:“‘觀有渝’,謂觀有變也。”[3]貞吉,堅固不變則吉。初九爻在隨卦最下,即最後面的一個跟隨者。這位跟隨者距離走在最前面者最遠,是接收到信息的最末端。對於這種情况來説,既要緊跟變化,又要切忌盲目變化。“官有渝”就是觀察變化,緊跟變化。“貞吉”則告誡不可隨意變化,應穩重篤定。

“出門交有功”,猶今日俗語“開門見財”,其中“有”字當理解爲虚詞。交,接。《象傳》中的“不失也”“從正吉也”,都是出自爻象。初九爲陽爻,居陽位,所以爲“正”。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異文】

“小”,上博簡作“少”。“失”,上博簡作“”,是楚文字中“失”的常見寫法。

【易傳】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釋義】

係,牽係,在此當與“隨”意義相同。“小子”指陰爻,即六三。“丈夫”指陽爻,即初九。隨卦六二緊隨六三往外,而初九陽爻沉潛在下,故説“係小子,失丈夫”[4]。《象傳》“弗兼與也”,即説六二無法兼顧初九和六三。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異文】

“失小子”,上博簡作“少子”。“求”,上博簡此字在“有”字前,帛書與今本同。“居”,上博簡作“凥”。“凥”這個字形在古文字材料中,既可讀爲“居”,也可讀爲“處”,此當讀爲“居”。阜簡作“處”,可見其底本當作“凥”。

【易傳】

《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

【釋義】

爻辭中的“丈夫”指九四,“小子”指六二。“隨有求,得”,是説六三跟隨九四,若有所求,當應有得。但六三以陰爻居陽位,居位不當,所以告誡問筮者“利居貞”,利於居止中得正命。《象傳》“志舍下也”是從爻辭“失小子”釋出的,六二在六三下,所以是“舍(捨)下也”。雖然衹引“係丈夫”,但其實是節引,隱含了“失小子”一句在内。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異文】(www.xing528.com)

“孚”,帛書作“復”。“獲”,上博簡作“雘”,與“獲”聲符相同,故可相通。“貞凶”,上博簡作“貞工”。《易經》有“貞吉”“貞凶”,無“貞工”者,楚簡用“工”字或爲音近訛誤。“工”與“凶”上古韻部相同,聲紐亦相近。因此,通假亦或可能。“以”,上博簡作“已”,帛書作“巳”,“以”與“已”相通,其例甚多。“巳”在古籍中又常讀爲“已”,兩字關係密切。從文意看,“巳”和“已”都應讀爲“以”。

【易傳】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釋義】

九四隨九五之後,九五剛健中正,可以庇佑九四,所以説“隨有獲”。獲,收穫。九四近九五,本有憂懼之心,今又在隨卦,且居位不當,因此當隨時而變,所以爻辭説“貞凶”,堅固不變則凶。

在,“在視”之在,與“在師”之“在”同義。在道,視道也,猶言循道。明,成也。《詩·周頌·臣工》:“於皇來牟,將受厥明。”王引之:“明,成也。暮春之時,麥已將熟,故曰‘將受厥成’……古謂成爲明。”[5]有孚,即有應驗。“在道以明,何咎”是指九四之“隨有獲”是符合道義的,故不用擔心有災禍。

由於《象傳》釋貞爲守正,所以用“其義凶也”釋“隨有獲”。若“有孚在道”成句,則“以明”與前後文皆不可成句,其義難明。因此,《象傳》對爻辭的句讀或許有誤。

九五:孚于嘉,吉。

【異文】

“孚于嘉”,阜簡作“復嘉”,“嘉”字前脱去“于”字。“孚”,帛書作“復”。

【易傳】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釋義】

嘉,嘉獎。“孚于嘉”,是説即將應驗的是嘉獎,這是很好的回報,故言“吉”。嘉也可能是美、善的意思。清華簡《四告》之四有“唯上帝命其孚于戾”“唯上帝命其孚于若”[6],其中“孚”字用法與此處當相同。

九五爻剛健中正,自有主張,所以不言“隨”。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享]于西山。

【異文】

“拘係之乃從,維之”,上博簡作“係而敂之,從乃之”。“拘”,帛書作“枸”,當讀爲“拘”。“維”,帛書作“”,可讀爲“維”。“亨”,上博簡作“亯”,帛書作“芳”,京房作“享”,今本用“亨”當是因亨、享形近而訛,上博簡用字與别處作“卿”字不同,就可證明此點。“西”,阜簡作“支”,漢人或據“西山”即“岐山”,故將“西”寫作“支”。

【易傳】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釋義】

今本此條略微晦澀,孔穎達讀作“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云:“最處上極,是不隨從者也。隨道已成而特不從,故須拘係之乃始從也。‘維之,王用亨于西山’者,若欲維係此上六,王者必須用兵,通于西山險難之處,乃得‘拘係’也。”[7]雖然對“亨”字的解釋欠妥,但還是大體疏通了文義。“維之”,即維係之,維係是“拘係”的延續。爲此,王還在西山舉行祭祀。這樣解釋與《象傳》所説“上窮也”相合。隨道發展到上六,難以爲繼,衹有依賴拘係這樣的强制手段,並嚮神靈祈禱。至此田地,可謂窮盡一切手段,人事盡矣。《詩·小雅·白駒》有“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縶之維之”與爻辭中的“拘係之乃從,維之”字面意思大略相同。

按,上博簡本文字亦可讀通。“係而拘之,從乃維之”,不僅句式整齊,而且意思明了。從,接着。乃,猶而也。經文的意思是説係縛之,繼而維係原有關係。論者以爲帛本和今本有誤,古音“圭”“巂”與“解”聲相通,上博簡之“”字當讀爲“解”。經文本當從上博簡本,意爲先把俘虜拘係起來,當他們表示服從之後,則解除束縛[8]。在兩者都可讀通的情况下,宜兩存之,上博簡本的來源或與帛書及今本不同。卦爻辭在流傳中被反復整理,好些句式被整飭成四字句。儘管如此,帛書和今本中仍有一些參差不齊的句子。因此,現有情况下不能排除上博簡本的句子是整飭後的結果。

【注释】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中西書局,2013年,第133頁。

[2]于省吾:《雙劍誃尚書新證、雙劍誃詩經新證、雙劍誃易經新證》,中華書局,2009年,第674—675頁。

[3]于省吾:《雙劍誃尚書新證、雙劍誃詩經新證、雙劍誃易經新證》,中華書局,2009年,第676頁。

[4]俞琰:《周易集説》卷一,《通志堂經解》,康熙十九年刻本,第34頁。來知德:《周易集注》,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211頁。屈萬里:《周易集釋初稿》,載《讀易三種》,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第128頁。

[5]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2頁。

[6]黄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中西書局,2020年,第123頁。

[7]孔穎達:《周易正義》,載《儒藏》精華編第二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0頁。

[8]孟蓬生:《上博竹書〈周易〉字詞考釋》,載《華學》第八輯,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121—126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