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学《论语》:你将看到什么?

小学生学《论语》:你将看到什么?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你发现了吗?“子曰”在《论语》这本书中经常出现,当看到“子曰”,就要明白后面就是孔子说的话了。《论语》一共有二十篇,492章。当你翻开《论语》,你会看到一章又一章的对话、一章又一章的故事,就像一页页日记。在《论语》一书中,“君子”是名副其实的高频词,出现了107次之多。“仁”和“义”在《论语》中分别出现了109次、24次。

小学生学《论语》:你将看到什么?

吴春玉

01 从“子曰”开始,一章又一章

孩子,不知道年幼的你有没有听说过《论语》,有没有听说过孔子?我相信很多孩子应该都听说过,可能是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那里听说的,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听说的,甚至有的孩子还读过《论语》。如果你是一位小学生,一定会在语文课本上学到《论语》的名句。还记得吗?在课本上,《论语》是这样与你第一次相见的——

这一句出现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里。

等你到了五年级,你会再次发现《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下问。

默而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课文所选的,只是《论语》中的几句话而已,千万不要认为这几句话就是《论语》的全部了,更不能认为《论语》中的句子就是课本所节选的那个样子。不信,你看,五年级语文课本所选的那五句话,完整的应该是这样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篇第八》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你发现了吗?和课本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这五段话里都有“子曰”。对了!“子”是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中的“子”多是指孔子,“子曰”就是“孔子说”。“子曰”的后面,就是孔子所说的话。“子曰”在《论语》这本书中经常出现,当看到“子曰”,就要明白后面就是孔子说的话了。

孔子是谁呢?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一位教师,据说他有三千多个学生。《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确的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把《诗经》、《尚书》、《易》、礼、乐、历史文献等教授给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大约有三千人,“身通六艺”是说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样的学霸有七十二人。孔子热爱学习,也愿意和学生们谈论学习、谈论理想。他也带着学生们游历各国,增长见识,传播自己的主张,寻找实现理想的机会,甚至也会遭受没有粮食的困境。孔子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深刻的思考。但是,在那个时代,他始终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机会,“时君莫尚之”,他的主张也无法获得统治者的青睐。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他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行记录了下来,最终汇编成书,就是《论语》。《论语》一共有二十篇,492章。前文提及的《公冶长篇》是其中的第五篇,《为政篇》是第二篇,《述而篇》是第七篇。

学而篇第一 先进篇第十一

为政篇第二 颜渊篇第十二

八佾篇第三 子路篇第十三

里仁篇第四 宪问篇第十四

公冶长篇第五 卫灵公篇第十五

雍也篇第六 季氏篇第十六

述而篇第七 阳货篇第十七

泰伯篇第八 微子篇第十八

子罕篇第九 子张篇第十九

乡党篇第十 尧曰篇第二十

每一篇当中包含很多章(或者称“则”),每一章就是一条语录。篇目的名称是以每篇当中的第一章中的第一个词语或者“子曰”之后的第一个词语命名的。比如,《学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比如,《子罕篇第九》中的第一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当然,并不是每章都是孔子一个人说话。孔子的学生也会问很多问题,孔子会和学生探讨。书中有很多关于学生问仁、问孝、问礼、问君子,甚至问古代圣贤、历史事件的记录,当你看到这些,就明白那是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孔子提出来,孔子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比如,《为政篇第二》中有这样一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颜渊篇第十二》中有这样一章——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当然,书中也记载了孔子的学生的言行。比如,《学而篇第一》中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除了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还有孔子和其他人的对话,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当你翻开《论语》,你会看到一章又一章的对话、一章又一章的故事,就像一页页日记。最短的只有6个字,最长的有317个字。读着读着,你会慢慢喜欢孔子和他的学生,更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产生自己深刻的感受。

02 从“君子”开始,到社会到国家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篇》,《学而篇》的第一章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的最末篇是《尧曰篇》,《尧曰篇》的最末章是——(www.xing528.com)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你发现了吗?无论是开篇,还是末篇,都谈到了“君子”。在《论语》一书中,“君子”是名副其实的高频词,出现了107次之多。

《论语》高频词举例

“君子”并不是孔子发明的词语,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词就出现了。它一是对统治者的泛称,指有地位、有权位的人,与被统治者“小人”“野人”是相对的,俗话说,就是当官的人。二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这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孔子赋予了“君子”第三种内涵,那就是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这是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孔子自身的追求,也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追求。而《论语》中大量提及的“君子”,有时是指当官的人,有时是指道德高尚的人,这一点要注意分辨。

作为理想人格的“君子”,需要具备“仁”与“义”的基本品质。“仁”和“义”在《论语》中分别出现了109次、24次。孔子的学生樊迟、子贡、子张、仲弓等都向孔子请教过“仁”的问题,孔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阐述。比如,“仁者先难而后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先达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孔子自己也从反面进行论述——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义”也是君子必备的素质,“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有仁有义,才是君子。

“仁”和“义”是君子人格的核心,还有礼、知、信、忠、恕、孝、悌、勇、刚、毅、正、直、修、让、敬、恭,等等,这些都在《论语》中有所表述。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努力追求达到君子的境界,出现了大量君子的社会才是“有道”的社会,出现大量君子的国家才是“有道”的国家,出现大量君子的天下才是“有道”的天下。

《论语》中的“邦”与“国”往往指的是诸侯之国,是隶属于周天子的诸侯国,而其中的“天下”范围更为广阔。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有人会产生疑惑,个人的修养怎么会和社会、国家扯上关系呢?这一点从孔子的一段话中,我们便能有所领悟——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从37岁到50岁的14年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办学上,他的学生在不断成长,他自己也不断完善自我的修养,但是,他却没有“出仕”,也就是没有做官。他的名气很大,就有人觉得,孔子这么厉害,怎么不出来做官呢?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用《尚书》的一句话来说明。《尚书》中说的是什么呢?其实讲的是一个人在家庭中的修养。在家庭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孝顺的,对兄弟是友爱的,这个家庭一定是和谐的。这样的人,到了社会上,就会谦让他人、助人为乐。那么,社会就会变得和谐,这也是在参与政治啊!

所以,在孔子看来,“为政”并不一定是做官,每个人提高修养,成为君子,弘扬正能量,也会影响到社会的风气,对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你看,翻开《论语》,你看到了“君子”,是不是也立志成为一位“君子”啊?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大事,更是社会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

03 从“愉悦”开始,有孤独有悲伤

还是《论语》开篇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这是反问,是在强调对于君子来说,这些都是令人愉悦的,让人感到快乐的事。

是什么事呢?

学习并经常练习,有朋友从远方来,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感到生气。这些事,多么普通,看起来微不足道,做起来却似乎不那么容易。

君子的愉悦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是和金钱、权力没有任何关系的。这样的愉悦,也恰恰是孔子的愉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第七》

你看,在孔子看来,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充满乐趣。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心中有个“义”字,通过不义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对孔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和自己没有关系。

这样看来,你能明白君子为什么愉悦了吗?因为“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第四》

君子追求内在道德的“义”,身外的物质之“利”那不是君子的追求。

孔子有一个品行最好的学生,叫颜回。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生活非常贫困,但是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有近30处记载颜回的地方,颜回一直跟随着孔子。孔子这样赞扬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颜回的德行多好啊!一小筐饭,一瓢水,住在陋巷,别人受不了这种苦,他却自得其乐。颜回的德行多好啊!”颜回的生活,怕是别人无法忍受的,但是颜回自己并不因为贫穷而改变学习的乐趣。有一个成语叫“孔颜乐处”,讲的正是君子的喜悦。

出自《论语》的成语举例

登堂入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名正言顺 言必信,行必果 巧言令色 言而有信

贫而乐道 一言蔽之 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

见义勇为 了如指掌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举一反三 任重道远 循循善诱 后生可畏

孔子还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忧虑的是仁义之道是否实行,而不是富贵与否。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名存实亡,各国诸侯崛起,互相争夺土地与财富,甚至一些大夫也不遵从诸侯,社会一片混乱。

面对这样的局面,孔子感到非常哀伤,他和他的弟子四处宣扬仁义的主张,但是却处处碰壁。他在混乱的鲁国无法改变“君不君,臣不臣”的现实。在齐国,齐景公以自己年老为借口,不采用孔子的主张。在卫国,卫灵公派人监视孔子,对他并不信任。在宋国,孔子差点儿被人杀害。经过蔡国,又赶上吴楚交兵,被乱兵围住……疲惫而孤独的孔子最终还是将精力放在了一直从事的教育上。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不由得发出了感慨:“没有人了解我啊!”“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颜回去世了,子路去世了,孔子的儿子孔鲤也去世了,这位孤独的老人,只剩下子贡、子夏、曾子这些年轻的学生陪伴着他了。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73岁的孔子一病不起,在学生们的悲痛之中,离开了纷乱的世界

鲁哀公亲自为孔子作了祭文。他的学生无比悲痛,在他的坟边搭上棚子,住了三年,为孔子守孝。子贡为他守了六年孝。

孔子一生的往事,时常被学生们想起,他们带着对孔子的无比思念和崇敬,把那一幕幕往事记录了下来。

就记录在《论语》里。

你,看到了吗?

【唐】 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