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省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学校归属感及个体差异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学校归属感及个体差异分析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专业类型上,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志愿选择上,自主选择志愿组的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归属感维度分均显著高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以及调剂组得分;自主选择志愿组和调剂组的抵制感得分均显著低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

贵州省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学校归属感及个体差异分析

一、学校归属感现状分析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总分和归属感维度均分高于理论中值(3.50),抵制感得分低于理论中值(3.50)。与刘金婷(2017)的研究结果相比较,本研究中贵州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归属感的得分(M=3.69)和学校归属感总分(M=3.81)低于刘金婷(2017)的研究中的大学生归属感的得分(M=3.83)和学校归属感总分(M=3.86)。而本研究中的抵制感得分(M=2.90)低于刘金婷(2017)的研究中抵制感得分(M=3.07)。这说明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抵制感均弱于省外普通大学生。其可能的原因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办学时间比较短暂,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备,总体的本科办学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学生的归属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录取时的高考分数较低。他们能考入大学,得益于高校的扩招和大量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新建本科院校想要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本校,也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帮助与关心,以扩大学校的声誉和口碑。因此,学生的抵制感也并不太高。

二、学校归属感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1.学校归属感在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性别变量上,男生在归属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汪雅霜、王芳(2015)[119],黄燕琼(2019)[98]研究结果部分一致。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寄托有关。相比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心思更加细腻敏感,把更多的情感寄托放在了家庭上,她们对家庭有较强的依恋感和归属感,较难形成对新的环境的依赖,因而对学校的归属感相对弱些。男生性格比较豪放,容易与老师同学建立亲密人际关系,较快适应新的环境,因此男生的归属感高于女生。不过,本研究还显示,男生在抵制感维度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这看似矛盾的结果,可能正是他们粗犷性格的体现,反映出他们情感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更容易与身边的同学、老师相处,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友善、温暖;另一方面,他们在遇到不称心的事情时,也更敢于表达自己不满意的情绪。而女生的情感表达相对细腻、含蓄。因此,在归属感和抵制感上的表现不及男生那么夸张。

在年级变量上,大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总分和归属感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得分,与赵联防(2009)[94]、黄慧华(2014)[89]及黄燕琼(2019)[9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抵制感得分上,大学一年级显著小于大学三年级,大学三年级显著小于大学二年级。可能的原因是大学一年级是高中阶段转向大学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对大学充满了新鲜感,同时大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新的挑战,需要他们主动适应和积极融入。比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认识大学、体会大学生活的丰富性。同时,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一般比较照顾大一新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得到的关注更多。随着学业的推进,升到二年级、三年级之后,他们对环境慢慢熟悉了许多,这种新奇感会逐渐消失。伴随着课程任务的加重,他们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开始减弱,教师的支持作用也相比刚入学时降低,加之学校中的很多事物和自己之前理想中的不太一样,可能会产生一种失落、厌恶心理。到了大三之后,他们还会逐渐考虑自己日后的社会发展方向,并做进一步的规划与打算。受到择业或是升学等马上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影响,学生感受到很大压力,特别是国内近几年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容易变得迷茫,所以对班级关注度会慢慢下降,其归属感也随之下降(黄慧华,2014)[89]

在不同专业类型上,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黄慧华(2014)的研究结果一致[89],与黄燕琼(2019)的研究结果不一致[98]。这可能的原因是,在贵州新建本科院校中,各专业的学习条件和师资力量差异不大,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感受到的来自学校、教师、同学给予的关心、支持没有太大区别。

在志愿选择上,自主选择志愿组的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归属感维度分均显著高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以及调剂组得分;自主选择志愿组和调剂组的抵制感得分均显著低于父母或他人意愿组。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所选的学校和专业有所了解,也因为这是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出发做出的选择,所以可能更喜欢自己的专业,兴趣较为浓厚,对学校各方面也比较容易满足。

2.学校归属感在家庭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在生源地变量上,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黄慧华(2014)[89]、刘金婷(2017)[87]和黄燕琼(2019)[98]的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交通状况、网络覆盖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认知的差异程度也在不断减小,他们对学校的关注度、融入度趋同(黄燕琼,2019)[98]。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现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增多、覆盖面更广,老师们对这部分学生予以更多关注,因此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差异不显著。(www.xing528.com)

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变量上,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归属感维度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与黄燕琼(2019)的研究结果一致[98]。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在与人分享、打交道方面可能相对较弱,不那么容易博得他人喜欢,但他们的独立性可能更强,他们更能从容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而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享的机会较多,他们懂得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分享,这使得他们在学校里能够更好地与同学相处。不过,他们依赖性可能更强一些,更容易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独生与非独生各有优势和劣势,这使得他们在学校归属感上差异不显著。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了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归属感。有研究者认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过去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般来源于城镇)在获得的信息资源与支持上比非独生子女多的优势被逐渐打破,导致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归属感等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的情况得以改变。到了2018年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信息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获取信息资源与支持上趋同,因而在学校归属感上差异不显著(黄燕琼,2019)[98]。本研究结果与孙小玉(2014)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该研究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独生子女[90]。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一定关系,孙小玉(2014)研究中关注的是中学生,本研究关注的是大学生。

此外,本研究还显示,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抵制感分数明显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崔晨(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88]。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独生子女的自主性、独立性比较强,受环境的影响可能相对弱一些,并且他们也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不满。而非独生子女的依赖性以及对他人和环境的感受性可能强一些,且他们自小与兄弟姐妹交往多,可能更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因此,非独生子女可能更容易感受到环境中不良因素,并敢于表达出来,抵制感自然更强一些。

父亲文化程度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组的抵制感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未上过学组的得分,在学校归属感总分上则相反。此外,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的抵制感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组的得分。这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对孩子就越能起到榜样作用,对他们喜欢学习、喜欢学校越能起到一种助推作用;另一方面,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对孩子抱有的期望越高,这些父亲也可能更通晓事理,对孩子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会说明其中的道理,并积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些便利(比如购买更多学习用品等),给予更多物质上的关心以及精神上的鼓励等。孩子受到这样的影响,也会理智从容地投入学习,不断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因此,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就越为强烈。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母亲文化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俗话说“严父慈母”,父亲对孩子要求更严,同时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物质上的帮助。母亲则显得更为慈爱、包容,她们一般比较细腻,更多从情感上给予孩子支持和关心。母亲给了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都会受用无穷。无论母亲文化程度如何,她们都会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支持和包容,这使得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形成了对学校相对一致的归属感。

在家庭经济条件上,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组的归属感得分显著低于经济条件较差和一般组,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组的学校归属感总分显著低于经济条件较差、一般、较好及以上组。其可能原因是家庭经济越好,越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需求,使学生承担较少的经济压力,能更好地享受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因而学校归属感较高;而对于经济条件很差的学生,虽然学校提供了各种奖助学金,但是由于学习生活成本较高。已有的经济条件还是较难满足基本消费。他们可能会想其他办法(比如在商场兼职、家教、向他人借钱等)来维持在学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开支,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因而学校归属感较低。

3.学校归属感在学校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在专业学习条件和饮食条件上,条件较好组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归属感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条件较差和中等组得分。在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上,条件较好组的学校归属感及归属感维度分显著高于条件中等组得分,条件中等组的学校归属感总分及归属感维度分又显著高于条件较差组得分。而抵制感得分在四个学校因素上,均表现为条件较好的得分低、条件较差的得分高的态势。校园环境、饮食、住宿条件是大学生在大学求学、生活最直接感受到的外在条件。专业学习条件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学习可利用的资源的多少。可利用的资源越多,学生的学习会更为便利,对学校的归属感就会越强。校园环境越是整洁、安静、优美,越能带给个体以美的享受,本身就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归属感也会越高。饮食、住宿条件是保障人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获得满足的条件之一。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些基本的条件越好,学生的基本需要越是得到了较好满足,就能更好地向上寻求归属和爱的需要,因此条件越好的学校归属感得分就越高。

4.年级、专业类型对学校归属感的交互作用分析

本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受专业类型的影响,亦即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在不同专业类型下表现不一。结合图6-1及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来看,对于文、理科专业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校归属感随年级增加呈现正V型趋势,大二学生学校归属感最低。这可能是大学一年级处于适应大学生活的阶段,学院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乃至于宿管、食堂阿姨可能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对他们予以关注、关心,因此归属感较高。到了大学二年级时,这种关注、关心可能就比较少了。有的学生可能认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因而产生失落感,归属感较低。到了大三时候,随着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增多,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能够逐渐接受现实,并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因此,归属感又有所上升。对于艺体专业大学生而言,大学二年级的学校归属感最高,但各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可能的原因是,艺体专业学生上大学前对本专业就有较多的了解,课堂又多以操作性活动展开,且课程教学多以小班教学为主。因而各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班级氛围、感受到的来自教师的关心关怀不存在太大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