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揭秘药用植物学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揭秘药用植物学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是通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形成次生构造的过程,其活动结果使茎不断加粗。2.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特点 多数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具有典型的次生生长,但由于其生长期短,次生生长有限,所以次生构造不发达,质地较柔软。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构造揭秘药用植物学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是通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形成次生构造的过程,其活动结果使茎不断加粗。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

1.维管形成层及其活动 当次生生长发生时,髓射线中邻接束中形成层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束间形成层,并与束中形成层连接成为完整的形成层环,即维管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多呈纺锤形,称纺锤原始细胞;少数细胞近等径,称射线原始细胞。

维管形成层成环后,纺锤原始细胞通过切向分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增添于初生木质部外方,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增添于初生韧皮部内侧,构成次生维管组织。通常产生的次生木质部数量远多于次生韧皮部。同时,射线原始细胞也进行分裂,产生次生射线细胞,贯穿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形成横向的联系组织,称维管射线。

在形成次生维管组织的同时,形成层的细胞也进行径向或横向分裂,向四周扩展,以适应内侧木质部的增大,其位置也逐渐向外推移。

2.木栓形成层及其活动 次生维管组织的增加使茎不断增粗,最终破坏表皮。此时,多数植物表皮内侧皮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时间较短,可依次在其内侧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其位置逐渐内移,甚至深达次生韧皮部。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1.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特点 木质茎常为多年生,具有发达的次生构造(图4-7)。由于形成层向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数量远多于次生韧皮部,所以在木质茎的次生构造中,次生木质部占有较大比例。

图4-7 双子叶植物茎(椴)四年生构造

1.枯萎的表皮 2.木栓层 3.木栓形成层4.厚角组织 5.皮层薄壁组织 6.草酸钙结晶 7.髓射线 8.韧皮纤维 9.伴胞10.筛管 11.淀粉细胞 12.结晶细胞13.形成层 14.薄壁组织 15.导管16.早材(第四年木材) 17.晚材(第三年木材) 18.早材(第三年木材) 19.晚材(第二年木材) 20.早材(第二年木材)21、22.次生木质部(第一年木材) 23.初 生木质部(第一年木材) 24.髓

(1)次生木质部:是木质茎次生构造的主要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是木材的主要来源。导管主要是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孔纹导管最普遍。

次生木质部细胞的形态受气候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一个生长季中,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较强,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径大壁薄,质地较疏松,色泽较淡,称早材(early wood)或春材(spring wood);秋季气温下降,雨量减少,形成层分裂活动减弱,产生的细胞径小壁厚,质地紧密、色泽较深,称晚材(late wood)或秋材(autumn wood)。同一生长季中春材向秋材逐渐转变,没有明显的界限,但秋材与下一生长季的春材之间界限分明,形成清晰的同心环层,称年轮(annual ring)或生长轮(growth ring)。但有的植物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1年可以形成3轮,这些年轮称假年轮。

此外,在木质茎横切面上,可见到靠近形成层部分的木质部颜色较浅,质地较松软,称边材(sap wood),边材具输导作用;中心部分较早产生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深,质地坚硬,称心材(heart wood)。心材中有些与导管相邻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上的纹孔侵入导管内,形成侵填体,其中常沉积挥发油、单宁、树脂、色素等,侵填体的形成使导管堵塞,失去运输能力。所以心材比较坚硬,不易腐烂,有的还具有特殊的色泽。心材常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如茎木类药材中的沉香降香等均以心材入药。

在木类药材的鉴定中,常采用三种切面(横切面、径向切面、切向切面)对其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图4-8)。由于三种切面中年轮和维管射线的形状特征明显,故以此作为判断切面类型的主要依据。

图4-8 树皮、木材、年轮简图

甲:横切面 乙:径向切面 丙:切向切面
1.树皮 2.韧皮部 3.边材4.心材 5.年轮 6.射线

横切面(transverse section):是与纵轴垂直的切面。年轮为同心环状;射线为纵切面,呈辐射状排列,可分辨射线的长度和宽度。其他细胞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多角形。

径向切面(radial section):通过茎的中心沿直径的纵切面。年轮为稍偏斜的纵向平行线;射线横向分布并与年轮垂直,可分辨射线的长度和高度。其他细胞多为长筒状或棱状。

切向切面(tangential section):不通过茎的中心而垂直于茎的半径的纵切面。年轮呈完整或不完整的“U”字形;射线为横断面,细胞呈纺锤状,作不连续的纵行排列,可分辨射线的宽度和高度。

(2)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有的还有石细胞,如肉桂厚朴;有的具乳汁管,如夹竹桃。由于形成层向外分裂的次数远不如向内分裂的次数多,因此次生韧皮部的细胞数量要比次生木质部少,次生韧皮部形成时,初生韧皮部被挤压到外方,形成颓废组织。韧皮射线形状多弯曲不规则,其长短宽窄因植物种类而异。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常含有糖类、油脂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3)周皮:由于木栓形成层的不断产生与活动,木质茎常具有发达的周皮。由于新周皮的形成,老周皮与新周皮之间的组织被隔离后逐渐枯死,老周皮以及被隔离的死亡组织的综合体,常以各种方式剥落,称落皮层(rhytidome)。落皮层的脱落方式随植物种类而异,有的呈鳞片状脱落,如白皮松;有的呈环状脱落,如白桦;有的呈大片脱落,如悬铃木;有的裂成纵沟,如柳、榆。但也有的周皮不脱落,如黄柏、杜仲

“树皮”有两种概念。狭义的树皮即指落皮层;广义的树皮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落皮层、周皮、皮层和次生韧皮部等,皮类药材如厚朴、杜仲、黄柏等均取材的是广义的树皮。有时将落皮层也称外树皮。

2.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特点 多数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具有典型的次生生长,但由于其生长期短,次生生长有限,所以次生构造不发达,质地较柔软。其主要结构特征如下(图4-9)。

图4-9 薄荷茎横切面简图(www.xing528.com)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内皮层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髓

(1)表皮长期存在,其上常有各式毛茸、气孔、角质层、蜡被等附属物。少数植物表皮下方有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少量木栓层和栓内层细胞,但表皮仍存在。

(2)皮层发达,近表皮处常有厚角组织,厚角组织集中的部位还会形成纵棱,有的植物皮层中有分泌组织。

(3)次生维管组织通常形成连续的维管柱,韧皮部狭长,外有少量纤维环绕;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在茎生长发育到后期会连成一片。有些只有束中形成层,没有束间形成层;有些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均不明显。

(4)髓部常发达,有些植物茎的髓部破裂成空洞状。

3.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特点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与双子叶草质茎构造类似,其构造特点如下(图4-10)。

图4-10 黄连根状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皮层 3.石细胞群4.射线 5.韧皮部 6.木质部7.根迹维管束 8.髓

(1)表面常具木栓组织(多由表皮及皮层外侧细胞木栓化形成),少数具表皮或鳞叶。

(2)由于根状茎的节上生有鳞片叶和不定根,所以皮层中常见根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不定根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茎中维管与叶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斜向通过,薄壁细胞含贮藏物质,有些有纤维或石细胞。

(3)维管束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射线宽窄不一;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4)由于根状茎生长于地下,常为养分贮藏的部位,所以机械组织不发达,而贮藏薄壁组织发达。

(三)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有些双子叶植物的茎和根状茎除了正常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外,还形成异常构造(图4-11、图4-12)。

图4-11 茎的异常构造简图(海风藤)

1.木栓层 2.皮层 3.周维管纤维4.韧皮部 5.木质部 6.纤维束环7.异型维管束 8.髓

图4-12 大黄根状茎横切面简图

(a)大黄 1.韧皮部 2.形成层 3.木质部 4.星点
(b)星点简图(放大) 1.导管 2.形成层 3.韧皮部 4.黏液腔 5.射线

1.髓维管束 有些双子叶植物茎或根状茎的髓部形成多数异型维管束。如胡椒科海风藤茎的横切面上除正常的维管束外,在髓中有6~13个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大黄根状茎的横切面上除正常的维管束外,髓部有许多星点状的异型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芒状排列,称星点。

2.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 有些双子叶植物茎的正常次生生长进行到一定阶段,次生维管柱的外围又形成多轮呈半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如密花豆老茎(鸡血藤)的横切面上,可见韧皮部具2~8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图4-13)。

图4-13 密花豆茎横切面

1.木质部 2.韧皮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